文学作品中的隐国主义教育探析

时间:2022-08-29 12:02:59

文学作品中的隐国主义教育探析

摘要:文学作品中的隐国主义教育与显国主义教育相比具有潜隐性、渗透性、开放性、生活性等众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特有品质。本文试从文学作品分析入手,挖掘文学作品中的隐国主义教育资源并加以运用,以期取得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效。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隐性教育 文学作品

爱国主义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与国俱存的历史现象。对国家而言,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凝聚民族与国家精神、推动民族与国家奋发图强和持续发展。对个人而言,爱国不仅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内在要求与社会属性的外在体现,也是人的精神需要的反映和满足。[1]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在各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都受到人们的学度重视。如何从文学作品作品入手,更有效地开展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学作品中隐国主义教育的内涵特质

是相对于显国主义教育而言的,源于“隐性课程”[2]理论的兴起。通过文学作品进行隐国主义教育,学生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其他心理的发展。“隐性课程”理论被引用到爱国主义教育中,便有了文学作品中的隐国主义教育的概念,其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本质上的潜隐性。文学作品中的隐国主义教育是“ 隐形”之教,贵在无声“潜隐”,而不是机械“粘贴”。 [3]潜隐性主要表现为:一是施教过程的潜隐性,即隐性教育无声无息地 “隐”与“寓” 在其他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是“身”与“形”,爱国主义教育是“魂”与“神”,“形神兼备”中文学作品中的隐国主义教育的最学境界;二是受教结果的潜隐性,显性教育做得不好很容易使受教育者再现“封闭” 与“逆反”倾向,而文学作品中的隐国主义教育则主要是在潜移默化中使受教育者受到启发、激励与教育。

(二)内容上的生活性。文学作品源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具有极强的生活性。而不同的时代就会产生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生活就会产生不同的需求。而最成功的教育一定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教育。这一点在文学作品的隐性教育中恰恰能够得到生动的体现。隐性教育总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开展教育,立足生活、贴近生活,植根生活、融入生活,充分体现了大我与小我的统一,应然与实然的统一以及知情意行的统一。

(三)形式上的开放性。文学作品中的隐国主义教育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其不像显国主义教育那样追求封闭速成,立竿见影,而是将爱国主义教育寓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不仅具有“全天候”的时空优势,还具有“万花筒”的形式优势,更具有“一人千面”的思维优势,让受教育者在全方位、立体式的氛围中亲身感受最终内化顿悟。

(四)方法上的渗透性。文学作品中的隐国主义教育不像显国主义教育那样强调强行灌输,而是关注巧妙渗透,是在不破坏原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前提下,把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和意图渗透到相应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全过程及各个环节之中,突出的是融合中的渗透。为此,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把渗透泛化,一泛化就容易使受教育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进而出现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的结果。二是要注意把握渗透之魂,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通过文学作品推进隐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随着社会信息化、学校规模化的快速推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多元化,需求多样化、生活个性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为此,新时期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文学作品教学、校园文学建设、科技文学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文学作品中的隐国主义教育资源并加以灵活运用,以期取得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效。

(一)潜隐型文学作品中的隐国主义教育。这些文学作品中蕴涵的诸如民族精神、爱国思想等文学作品中的隐国主义教育元素,具有与“爱国主义理论课”教育同等甚至是更加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正因为如此,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就十分重视发挥文学作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要求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要渗透伦理道德特别爱国主义教育。相比之下,我国学校的课任教师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识还相当薄弱,技法还相当简单。因此,必须加强利用这些“隐性课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充分发掘隐藏在这些课程中的极其宝贵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尤其要加强与提升教师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加强文学作品中的隐国主义教育的意识与水平,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真正使这些“隐性课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陶冶型文学作品中的隐国主义教育。校园文学是学校的“容貌”和“灵魂”,包括校园人际氛围、校风学风、纪律观念以及师生的精神风貌等,透射出一所学校特定的人文底蕴。[4]校园文学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这种教育作用往往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学校可以通过在教室、宿舍、图书馆张贴爱国格言、名言、开设民族文学讲坛,寓教于物,寓教于景,寓教于事,努力营造极富爱国主义元素的文学氛围,使学生的爱国情操受到陶冶、爱国思想得到升华,爱国行为得到强化。

(三)创新型文学作品中的隐国主义教育。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伟大战略指导下,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学素质人才不仅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行动爱国的具体体现。为此,学校应积极为学生搭建学术科研创新平台,将爱国主义教育融进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教育当中,让学生在锐意创新中迸发爱国热情,在实现梦想中产生兴国之举。为此,学校可以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文学研讨,对获得重大文学进步成果的同学进行重奖与广泛宣传,让所有同学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家庭学校社会无限大、人人事事处处可创新”的理念,牢固形成“成就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爱国主义责任意识。

(四)开放型文学作品中的隐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情感与其他道德情感一样需要通过问题认知与生活实践才能真正形成。[5]鉴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受到受教育者个体的差异性、情感发展变化的缓慢性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应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受教育者”的要求,紧紧联系时事,紧扣时代脉搏,经常组织或者让学生自行组织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城市农村社区进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文学创作活动,让学生自己去看、去听、去访、去做、去思、去悟,在自由开放的社会实践中,将“小我”融进“大我”,将“小家”融进“大家”,自觉形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与爱国情怀,最终将爱国情感、报国之志落实到兴国之举上。

当然,极具“阴柔之美”的文学作品中的隐国主义教育与极具“阳刚之气”的显国主义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两种主要的教育理念与基本的教育形式,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相互对立,又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理论认识与实践操作方面,不能将它们完全割裂开来,更不能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而是要结合它们的自身特点与优势,因时因地因人灵活加以运用,才能使爱国主义教育取得好的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徐佐彦 在德育中实施隐性课程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133

[2]王承就 范碧鸿 马克思人性论与爱国主义――兼论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J],教育探索.2007,1:5

[3]白显良 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品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9:11

[4]王雄年 学校德育工作隐性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学研究,2007,4:73

上一篇:基于儿歌特质进行儿歌创作 下一篇:让美育走进古典诗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