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活动实施之探究

时间:2022-08-29 11:49:17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活动实施之探究

初中生在数学探知、数学实践进程中,需要合作学习实践活动.课堂之中的学与教的实践活动、生与生的互动活动,是一个独立实践和协作配合相交织、相融合的有机整体.课堂之中的学与教的实践活动、生与生的互动活动,是一个独立实践和协作配合相交织、相融合的有机整体.学生个体需要借助和吸收他人的聪明才智和见解观点,形成自己独特、深度的看法和认知.加之合作交流进程中,学生个体之间的深度协作配合,促进和提升了初中生的交际能力、沟通能力,这为初中生更快、更好适应社会,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因此课堂之中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是现实需要、当务之急、迫在眉睫.

一、情感渲染,构建“愿意合作”的学习氛围

任何阶段的学生主体,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阶段,更容易受到外在环境氛围的影响和制约,学习情感波动幅度较大,对学习活动有着明显的反应和表现.笔者发现,许多初中生迫于教师的压力,内心没有参与合作学习的欲望,在其具体合作进程中,表现出“走过场”的形式主义,身在曹营心在汉,游离于教师组织开展的合作学习实践范围之外,达不到深度交流、协作的预设效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从情感方面入手,通过声情并茂、形象生动的教学场景或轻松愉悦氛围的设置,让初中生从内心产生能动感、认同感和积极性,从而在积极情态的趋势下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初中数学教材的现实应用性、生动趣味性以及历史悠久性等等方面的特点,都是提振初中生数学合作学习欲望的“宝贵资源”,教师应该切实加以利用和实施.如“三角形的性质”教学中,教师为提高初中生探究合作的内生动力,抓住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特性,在组织初中生小组合作探究三角形特性前,向学生展示瓦工师傅在砌房门的时候,在一扇门的两边用一根木棒固定住,此时门就不容易变形,方便师傅砌墙.并且展示与此内容相对应的画面,让初中生对三角形的稳定性有切身体会,从而在感受三角形生活之美中形成愿意合作的潜能和动力.

二、搭建载体,组织“有效合作”的实践平台

笔者在近年来的课堂观摩中发现,有不少初中数学教师虽然重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在具体实施进程中,为了追求有限时间效率最大化,不能提供和腾留初中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舞台”和“时机”,出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忽视”的现象.而实践学认为,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素养,需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实践和努力,才能获取和达成.因此,教师组织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时,要有意识地提供他们进行“有效学习”的实践平台,结合教学要求和学习任务,设置出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让初中生结合教师的提出合作学习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合作学习活动.同时,初中数学教师不能将合作学习活动集中在某一环节,应该“化整为零”,分布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组织搭建合作学习实践平台,以此锻炼提高初中生合作学习能力.如在“矩形的初步认识”一节课教学中,由于该节课的教与学的重点是:“矩形的定义以及性质”.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师将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渗透在教学过程的相关环节.在矩形概念定义讲解中,教师设置初中生动手观察、合作感知矩形的学习活动,让初中生在合作讨论中,对矩形的概念进行表述.在矩形性质讲解中,教师采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活动,组件合作学习活动,组织他们对矩形的对角边、对角线以及对应角等方面进行集中观察、讨论等活动,让初中生在深入观察、集体讨论中获得矩形性质的深刻认知.同时,针对初中生提出的“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问题,教师组织初中生通过动手操作、变化图形、讨论研究等合作学习方法予以解决,切实为初中生学习实践搭建了丰富、多样的平台.

三、互动交流,推动“深入合作”的学习进程

合作不深入、交流不深刻、沟通不积极,是初中生合作学习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缺陷.如何让学生能够深入的合作交流、沟通探讨,是教师组织合作学习活动的重要任务和重点工作之一.笔者以为,教师要达到“深入合作”的学习效果,需要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强化教师的引导.由于初中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还不强,初中数学教师要发挥主导“指”和“引”的作用,通过设置合作学习问题、提出启示性话语、一问一答等方式,引导初中生逐步深入感知、研究、分析问题,推动初中生合作学习的深度以及合作学习的进程,使初中生能够在教师或他人的带领、引领、指引下,有序实施合作学习.

如“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学中,教师针对初中生学习认知现状和实情,采用师引生学的合作式教学方式,设计如下合作学习过程:

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内容是什么?请同学们检验它的逆命题是否为真命题?

生:阅读相关教材内容,并合作思考讨论它的逆命题是否为真命题.

师:请学生们用已知、求证的形式,展示该定理的内容:已知:如图,ABC中,∠B=∠C.求证:AB=AC.

师:组织学生开展共同分析活动,引导学生联想求证有关线段相等的知识.

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共同研析活动,要先需构成AB、AC为对应边的全等三角形,由于没有对应相等边,因此要添辅助线构建起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

师:引导学生复习一般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生:共同思考,回答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师:引导学生进行求证AB=AC的解析活动.

师:向学生提出解题时的注意点:一是要弄清判定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不要与性质定理混淆;二是在没有判定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前提下,不能简单的认为一个三角形两底角相等,那么他的两腰边相等.

四、强化点评,培养“高效合作”的良好习惯

指点评价学生主体学习成效以及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任务.初中生知识素养、学习技能、解题水平等方面,与现有课程学习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导致他们合作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瑕疵”和“缺陷”.初中生作为“当局者”,不能予以全面认识和掌握.教师在初中生合作W习活动结束后,应该通过指导评判的形式,对他们的合作学习活动进程以及表现予以客观评判,让他们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教师要创新评判方式,让初中生成为合作学习的“裁判员”,组织引导他们“由己及人”,在深入反思剖析的基础上,对他人合作学习予以点评,以此提升评判的效果,促进良好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活动的实施,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连贯性的教学工程,在做好上述合作学习组织活动基础上,教师不能忽视合作学习小组的有效构建,做好全过程指导引导,培养他们合作互助、团结协作的团队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

上一篇:微课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下一篇:烹饪始祖问题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