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作学习角度对初中英语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08-29 11:24:50

从合作学习角度对初中英语教学的思考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一直是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模式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强调的是书本知识的正确性与绝对性,授课教师的权威性,现成的结论被灌输进学生的头脑中,这些结论完全正确,无需验证和怀疑。我还记得我初中时候的英语老师一句非常经典的口头禅:“不要问为什么,这是规定的。”当时的我是一脸的迷茫,根本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回答,直到现在我也当了老师,才能体会这句话的无奈。不仅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独立人格、丰富情感、主体意识、批判精神被忽视和压抑,甚至是这种教育理念下的老师都同样被这样的体制同化。教师的急功近利,家长的望子成龙,都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一门并不熟悉的语言来说,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可以说操控在老师和家长手中。过分的强调了这种模式下学习结果的考评,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过程,这是传统教学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之一。

一、合作学习理念的提出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特别是新课改之后,课堂教学目标首次明确提出了三维立体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明确指出,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也包括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在这样理念的指导下,合作学习的理念逐渐走进了课堂,特别是一些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绩的名校的出现,如江苏洋思中学、山东的杜郎口中学等,让更多的学校和老师有了模仿和借鉴的样板,并坚定了进行课堂改革的决心。

其实合作学习模式并不是凭空而出、无迹可寻的,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就有“相观而善谓之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学习思想;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有“切磋琢磨”的合作交流思想和“为仁由己”的学习主体性思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经大力倡导“小先生制”。这些提法、行为都体现了合作最基本的理念——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现阶段的合作学习教育模式,近几年来经过了诸多名校的实践,教学理论逐渐完善,操作过程逐渐成型,学习过程逐渐改变。实践证明,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对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开发学生的综合潜能,有着积极的意义,是大面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学习方法。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是一门以交流为基础的学科,初中英语更处在系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无论是文字的表达还是口头的交流,都强调学生的全面参与。在初中英语的学习中,合作交流体现在英语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

1、课堂之外,学生独立自主完成的合作学习过程。这一过程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新知识的接触和自主学习阶段,包括最基本的单词认知、文本阅读等,也包括最后的巩固复习方面和生活应用。没有老师的直接参与,同学之间通过大量时间的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全身心投入学习,自身具有学习能力,学习符合自身目的,当学习者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这样的自发学习才是最持久深刻的。

合作学习下的小组合作模式,强化了学生们的集体观念,增强了互助合作的意识。同学们认识到他们是团体中的一员,只有积极参与才能为团队争来荣誉,只有互助合作才能共同促进,共同提高。当组内成员有困难时,他们会热情帮助;当组内成员有缺点时,他们就会诚恳地提出,并帮助其纠正。合作学习中角色的分工和轮换,加大了完成自学任务的责任感。

2、在课堂这一主阵地,由老师和同学共同参与完成的合作学习过程。这一过程主要体现在对学习目标的理解与完成上,包括文本理解、文字表达以及解疑答惑。有老师参与的合作学习,教师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是变成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学习小组疑难问题的解答者,最终学习成果的评价者。

合作学习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定式,激发了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合作学习中,重视了学生多渠道获得知识,重视了已有知识的运用,重视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学习和类推、正反面争论、论证思维的运用,对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颇具积极意义。同学们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结果展示,教师评价,同学互评等环节,期待别人认可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能将自己的努力转变成一种获得知识的成就感。

四、制约合作学习效率最大化的因素

1、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素质对合作学习的效果影响很大。

教师的组织管理不力、问题考虑不周不细都有可能导致合作学习的失败。在进行小组的组建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学生的能力、兴趣、性格特征、智力差异等因素,合理搭配,综合平衡。在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要考虑各个学生的需要及各种因素的影响,保证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在总结评价阶段,教师要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公正、合理的解释。

2、在实施合作学习时,我们要承认学习小组之间的差异性,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学习目的的差异性,评价结论的差异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变量。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性格外向、语言表达能力较好、对所学知识感兴趣的学生表现会非常积极,学习效果相对较好,而性格内向、喜爱个体学习的学生可能参与的意愿不强,表现不够积极,效果也不够好。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多数学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但是有些学生则缺乏必要的合作学习技巧,甚至有些学生不知所以,根本不会进行有效的合作。有些学生自制力差,习惯于受管束,缺乏必要的自我约束能力,不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合作学习上,又不听从组长指挥。这些都影响着合作学习的效果,需要我们在实施合作过程中逐步发现并克服。

综上所述,虽然合作学习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学习问题,但是相比以往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不仅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也都随之发生了变化,学生在交流互助和合作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践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得到了共同提高,因此值得运用和研究。作为一名教师,运用合作学习时要有效组织,加强指导,努力克服消极因素的影响,更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修养,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下一篇:在“对话”中构建作文有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