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游戏识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8-21 02:12:04

浅谈“幼儿游戏识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长期以来,识字教学忽视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脱离了学生个体,过分注重识字技能的传授,一味强调识字的工具性作用。因此,识字教学常常与单调枯燥联系在一起,被视为纯技能性的训练,单调地读重复的写,机械的识记学生不堪重负,而结果却是高耗低效。

关键字:课程资源 兴趣盎然 解除束缚

《语言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汉字的愿望。因为有了这种愿望,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笔者觉得在语言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性课程资源、人文性课程资源,语言教育应植根于现实生活,面向未来,语言教师要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拓宽孩子学习语言的空间。既重视以识字技能为重点的认识目标,又要关注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学习能力。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自主参与,对识字的秘密进行探究,掌握多种识字方法,使幼儿识字能力突飞猛进。

那么如何让学生一开始接触汉字就喜欢上汉字、爱汉字,从而主动识字呢?

要激发幼儿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生活识字,要从兴趣开始,因为兴趣是一节学习的原动力。要想激发幼儿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首先必须培植学生热爱中华汉字的情感,中华汉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它形象优美,极富魅力,音形义三位一体是汉字与一般拼音文字的最大不同。也是它的魅力之所在。教师要善于领悟汉字的规律,并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神奇,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调动学习情绪,产生驾驭汉字的乐趣,从而对汉字产生喜爱之情。

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

识字一定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

阶段,各方面发展都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时时保持教学内容的丰富、学习形式的新颖,变枯燥为生动,变“学会”为“会学”;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生活识字方法名目繁多,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几种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方法、经验。

象形字教学,感受汉字之源。我安排了一组象形字的教学,其中有“口、耳、目”、“羊、马、兔”等12个象形字,教学中,我运用生动的识字课件,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感知汉字的演变规律,使孩子们豁然开朗:噢,原来汉字是这么来的!孩子们发现了三者的相似之处,很快记住了这几个字。接着,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很自然地利用象形字特点,认识了“鱼”、“石”、“井”、“网”、“刀”、“水”等字。下课了,孩子们意犹未尽,争着问我还有哪些字是从图上变来的,从孩子们一张张兴奋的小脸上,我明显地感受到了他们对汉字的喜爱。

利用古诗识字。古诗是我国重要的文学遗产,其精巧的对仗,高低的平仄,悦耳的韵律以及综合而成的优美意境使今天的认读起来也是一种美的享受。那么,讲识字教学与古诗的吟诵结合起来,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识字方法,既符合儿童的天性,又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识字效率。比如:古诗《一去二三里》、《画》、《静夜思》、《春晓》、《村居》等,内容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古诗,学生在吟诵古诗中识字,兴趣大大提高,识字效果自然很好。

利用《三字经》识字。《三字经》是古代一本家喻户晓的蒙童识字教材,它的许多内容广为人知,导致《三字经》流传久远、影响巨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它的编排方式上。都采用三字一句的形式,前后两句又大致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儿童很喜欢这种编排方式,在朗读文章的过程中自然也就记住了字型。

开展活动,在多样的游戏中识字。教育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小学生天性喜欢游戏,特别是幼儿,因此,要尽可能通过游戏、表演、实验、操作、动手、模拟等活动,让他们的眼、耳、脑、手、口等齐“动”起来,以“动”激发识字教学,所以,我用“猜字谜”识字方法的探究,编出了许许多多有趣活泼的字谜。

重视汉字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把两个或几个已经学过的熟字拼凑在一起成为新的字。

如:木+羊=样、父+巴=爸;

与加一加的方法类似,不同点是从一熟字中去掉某一部

件。如;学“晴”字提到启示,说“睛”去掉一横就是“晴”;

换一换,依据形声字的特点,通过换熟字的部首来变成生

字。如;清换“三点水”为“米”就成“精”,换“三点水”为“日”就成“晴”。

画一画,汉字源于图画,一些看似平常的字,稍加一点,

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如“休”字,学生先画了一棵树,又在左边画上了个人,边画边说:“一个走累了,就靠在树上休息”。

利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直观形象,唤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易识易记,积极动脑,求知欲被大大激发起来。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帮助学生尽早学会识字的方法,解决了识字教学中最基础,最难突破,最重要的部分——看图识字。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吸收“随课文识字”方法的长处。

四、解除束缚,开放性地识字,使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一提起识字,我们总是习惯地想到课本、课堂、学校,这些当然很重要,但是社会发展了,人们生活的环境不同了,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汉字到处都有,随处可见。因此,我们要改变思维方式,拓宽途径,走开放识字之路。

利用校园文化识字。校园,扑面而来的校名、校训和学校

里的文化设施等,都是学生识字的素材。

利用电视媒体识字。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如新闻联播、儿

童故事片、动画片等,学生都能从中获得大量信息。引导学生在看电视时,不懂问家长。

利用商业资源识字。生活在商业化的信息社会里的学生,每天都要面临着铺天盖地的广告、商标、招牌,问问爸爸妈妈上面写的是什么,一次可能记不住,但次数多了,不知不觉就认识了很多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听你忘记了,你看你记住了,你做你学会了”。一句中国格言,一条外国谚语,都说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实践中能悟出道理、发展规律。学生在这个语言实践活动中,自主参与、小组合作,对识字的秘密进行了探究,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识字能力自然而然提高的突飞猛进,与时俱进。

上一篇:妙笔生花的梦想 下一篇:浅谈初中英语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