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前教师“职业化一实践化”的培养体系设计

时间:2022-08-29 09:25:41

基于职前教师“职业化一实践化”的培养体系设计

摘要:师范院校一直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任务,但是许多偏远山区都存在优秀师资严重匮乏的问题,因此,需要强调职前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职业化一实践化”人才培养体系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主要以“职业化”渗透“实践化”,以“实践化”贯穿“职业化”,突出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职业的实践性特征,突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彰显师范院校的服务社会功能,以及变革传统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和相应的管理和评价措施等。

关键词:职前教师;职业化一实践化;以就业为本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8-080-03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广东调研高等教育时强调,高等教育要“改革创新,办出特色”…,对不同地域、不同属性、不同类别的高等学校,要改变动辄“一流大学”、“国际知名”等“趋同”思路。不同院校要“办出特色”的首要条件是办学定位要准确,人才培养“以能力为本”固然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更要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不同高校的办学目标和层次不同,其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不同。因此,对于师范院校来说,笔者认为,“以就业为本”的“职业化一实践化”人才培养方案也许更加实事求是:人才培养定位于“以就业为本”,变革传统的职前教师培养模式,强调“职业化一实践化”特色,为农村地区和山区培养“管用”的从事基础教育的人才。

一、“职业化一实践化”教师培养的必要性

(一)教师职业的属性

我国的《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表明教师不再是一般的职业人员,而是专门的职业人员。这是国家对教师身份的认同和角色的定位,所以,教师必须具有专门职业的“从业资本”,对于教育来说,就是“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须的工具、手段或素质、技能”,即教师教育的从业资本是具有顺利展开教育活动所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知识、人格、道德、信念处于辅助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认为,“教师是一种专业人员”,这就意味着教师的知识、技能的特定性和专门性。所以,对于师范院校来说,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以追求教师职业的专门性、不可替代性为主题。

(二)师范院校的职责

一般来说,大学的职责是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但是就特定的院校来说,这些职责需要具体化。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转型,对专门技术和管理的需求十分迫切,于是,范海斯校长提出了“大学应当成为服务于本州全体人们的机构”,即“威斯康星理念”。“威斯康星理念”的实质就是大学应该发挥其服务社会的职能。对于地方高师院校来说,发挥这一职能直接实践就是面向农村,培养适合本地区从事基础教育的人才。

二、“职业化一实践化”人才培养方案

本研究主要是面向高等师范院校,提出“职业化一实践化”职前教师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定位于“以就业为本”,变革传统的人才模式,提高职前教师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适应性,强调“职业化一实践化”特色。

(一)“职业化一实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多数师范院校采用“平台+模块”或“2+2”培养模式,即前2年按学科大类(平台)进行通识培养,后2年按学科专业方向(模块)进行专业培养,这类培养模式使教师教育课程边缘化;另一类是“4+1”或“4+2”培养模式,即在4年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再接受1年或2年教育专业训练,这类培养模式能够满足中心城市重点中学对“学者型”、“研究型”教师的需求,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在农村中学“留得住”。

针对上述两类培养模式的利弊,笔者提出职业化一实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及配套的课程设置,如图1。

其中,教育技能实训:普通话、“三笔字”、教学技能、教案、中学数学解题等;

前后配套仿真:微格教学、讲课比赛、说课比赛、教育见习和实习;

顶岗实习见习:在真正的环境中得到真实的训练;

相关实践能力:教育技术、教育调查、教育论文、数学建模等。

(二)“职业化一实践化”人才培养的建设方案

1.方案设计目标:本着循序渐进的、符合教师教育成长规律的教育链,有效地交叉融合中学数学课程模块并与教育实践活动并重,形成开放的、符合中学数学教师培养规律的课程教学体系,以“实践化”贯穿“职业化”、“职业化”渗透“实践化”的职前教师教育过程,通过“实践”促使学生对“职业”认知的内化。

2.方案设计思路:(1)在完成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增设教育类课程,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为主(如中学数学解题研究、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实践、微格教学、数学教育科研法、中学数学试题研究与设计、中学数学教育改革动态等);(2)与基础教育改革紧密结合,开设一些有助于师范生了解学生的成长、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和中学生交流的课程(如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数学学习心理学、中学数学校本培训指导等);(3)了解数学学科的知识,开设诸如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及中、高考命题研究等;(4)严格现有教材选用、编写、审核制度,鼓励选用国家面向2l世纪教材、“十一五”规划教材、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积极组织编写或更新自选课程教材;(5)制定“职业化一实践化”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细则、管理制度与质量监控评价体系,通过增加实践时间,以及强化管理制度来给予保障;(6)进一步创设校内外教学实践平台,加大对学生社团组织如“教育教学创新学会”、“数学兴趣协会”的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创设校内外实践平台的积极作用,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以赛促练,以练带学,交叉办好“三笔一话”比赛、说课比赛、试讲比赛、课堂教学设计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等。

3.强调“实践”特色:(1)强化实践环节教学,力求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采取“全程教育实践”的做法,构建“职业化一实践化”的实践教学体系。(2)开发暑假小学期,小学期可用于实践教学体系、课外科研以及开放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实施。(3)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强化与中学互动,加强高校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联系,签订“师徒”合同,使师范生教学实践的时间得到保障,培养方案得到落实。(4)教育实习采用“顶岗实习”的办法,时间延长至一学期,让实习生全面介入中学的数学教学,担任起作为一个教师的全部责任,学习掌握学校各个领域的经验;不断总结和完善教育实习“前期培训一过程指导一后期检验”的三段式管理模式。同时通过实习和见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用小结的形式作书面汇报,并给出解决方案。(5)建立试讲制度。安排教学法教师审阅备课讲稿,并组织有关教师和学生听其试讲。在试讲中,安排教师和学生共同评课,给予指导。(6)加强微格训练。对于教师的教态、语言表达、板书等不恰当的表现通过重复录像给予纠正,更直观,效果更有效。扩充微格教学实验室,以弥补学校公用实验室条件不足的限制,加强人才培养的中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技能。

上一篇:教育孩子,贵从正面引导 下一篇:论开放教育中的学习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