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猗县农业面源污染情况的调查与探讨

时间:2022-08-29 09:22:06

山西临猗县农业面源污染情况的调查与探讨

摘要:通过对临猗县目前农业面源污染情况调查分析,并针对目前临猗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农业 面源 污染 调查 措施

近年来,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畜禽养殖粪便、农村废弃物的任意丢弃,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受污染的农田逐步上升,它对造成生态的冲击效应可谓是全方位的,涉及到以人为中心的整个食物链。为了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农业环境污染,避免走工业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子,近期,笔者对临猗县农村面源污染情况做了专门的调查与探讨

1 临猗县农业面源污染基本情况

1.1现代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情况

临猗县农业生产以小麦、棉花、果树为主,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枣粮间作分布在庙上乡,面积达14万亩,年产鲜枣7363吨,苹果种植主要分布在北景、闫家庄、卓里、孙吉、角杯等坡上乡镇,面积达68.55万亩,年产量125万吨;蔬菜种植主要在楚候、牛杜、嵋阳等乡镇,面积达5.6万亩,年产量为9.6万吨。近年来,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但随之带来的污染也可想而知。据统计,全县农药施用量共达3573吨,其中杀菌剂用量为1980吨,杀虫剂用量为544吨,除草剂用量为380吨,生物类农药用量为454吨,其它农药用量为215吨。施用的种类主要有克百威、吡虫啉、丁草胺、毒死蜱、其它磷类和菊酯类农药等。目前盲目施用农药现象普遍,有施用高毒有机磷农药,大面积喷施农药真正对病虫害起的作用几乎只有20%,其余滞留在环境中,农药浪费很大。化肥主要有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复合肥等。每亩农田平均化肥使用量为:氮肥平均用量10.24千克/亩;磷肥平均用量7.71千克/亩;钾肥平均用量4.95千克/亩,而化肥的利用率氮肥为35%,磷肥为30%,钾肥为40%,平均为35%左右,化肥流失量较大。农药浪费更大,地膜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全县每年农膜用量为145吨,而地膜基本不回收,目前普遍使用的农膜不易分解,留在土壤中100年也不会烂掉,对土壤环境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造成“白色污染”。

1.2农村生活污染情况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绝大多数村都还没有一个固定的废物丢弃点以及废水的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染物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每年产生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造成人居环境污染。

1.3家庭作坊和集约化养殖场产生的工业污染情况

由于家庭作坊和小型养殖场布局不当,治理不够,造成废弃物、粪便和污水的任意排放,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而且农村污水灌溉和堆置固体废弃物,大量承载了工业污染的转移,导致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以及延伸的食品污染。

2 临猗县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分析

2.1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农业环保社会氛围还没有形成,特别是一些镇街领导和有关部门对农业面源污染与资源破坏问题的严重性缺乏清醒的认识,没有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目前仍只注重城市环境保护,忽视农业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现象还十分突出,片面追求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期效益,旧帐未除新帐发生,以牺牲农业环境、破坏农业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局部的经济增长。同时,广大农民群众农业环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不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的现象比较普遍,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和资源污染。

2.2传统的生产模式有待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受全国经济体制的影响,农业发展比较注重产量和产值的增长。临猗县也及时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调整粮经比,大力发展经济作物,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却忽略了市场需求及与此相联系的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农业结构优化关系不够。由于农民一味的追求提高收入,提高产量,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不仅使农田受到了污染,也使农产品的品质得以下降,人身健康得到了严重威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满足温饱的情况下,广大群众对农产品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生产无污染、高质量的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而传统的生态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2.3环保经费有待增加

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任务重、矛盾多、难度大的公益事业,必须有财政投入作为保障。目前,临猗县财政用于农业环境保护管理、技术开发与推广等方面的资金严重不足,将农业环境保护经费列入预算的很少,很多工作任务难以落实,阻碍了农业环境保护事业的顺利开展,导致污染治理滞后。

3 临猗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3.1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

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要逐步完善,加强管理,控制农药、化肥、地膜中对环境有长期影响的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及家庭作坊废水废气的随意排放。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和农业行政执法力度,提高人们特别是广大农民对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认识,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和合理使用农药技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尽量减少由于农事活动不科学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中残余污染物的增加。

3.2转变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解决农村面源污染的根本途径是改变现有的农业生产模式。所以我们要大力倡导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农业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我们要因地制宜发展各种合理、高效、协同、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采取工程、生物、农艺三大技术措施,推行“猪一沼一果”“猪一沼一菜”等多种生态模式,调整优化农业增长方式,避免农药、化肥带来的面源污染,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涉及面广,需整合资源,加大部门协作力度。首先应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资金渠道和部门责任,使农村的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有明确的资金来源。同时,应加大排污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比例,这样既保证了受害者能够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又能使农村环境污染得以有效解决。

上一篇:从电视剧《北爱》,体会职场心态 下一篇:从“旗袍事件”看两会议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