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主持人在突发状况下的应变能力

时间:2022-08-29 08:45:07

浅谈主持人在突发状况下的应变能力

【摘 要】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2011年江苏卫视的《非常勿扰》,2011年安徽卫视的《男生女生向前冲》等节目都在播出季掀起了一阵狂潮。我们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参加活动的都是普通人,话题趋于家常,节目更生活化,参与性更强,同时对主持人的要求也更高。想要在众多的主持人中突出重围,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更需过人的才智和反应力,只有这样才能把控好节目。

【关键词】主持人 突发状况 应变能力

一、主持人的应变能力

1、主持人应变能力的含义

一定的临场应变和即兴发挥能力是节目主持人在节目制作过程中遇到突如其来的情况时,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大脑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从而做出迅速快捷的反应,使变故巧妙地朝好的方向转化的能力。

理解应变能力的含义,首先我们要了解艺术创作的过程,它通常分为生活积累、创作构思、艺术表达三个阶段。在这三阶段中,“艺术灵感”是怎样体现的呢?在生活积累阶段,艺术灵感表现为审美意象的瞬间生成。作家在生活中总是细于观察、敏于感受、善于体验、勤于思考,随时随地地把生活中的收获放入自己的意识仓库。这一阶段中,艺术家“一直在进行审美认识活动,在进行着潜创作,这就使得创作的审美认识正在得到积累叠加,得到整合加工。”在这一“灵感”突发的瞬间,具体作品的创作目标得到明确,实现这一目标的愿望立即在心中凝结成一种强大的动力,这种心理动力便是创作的内部动机。

画家列宾在涅瓦河畔路遇一群衣裳褴褛的纤夫,产生了创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灵感;毕加索从民间制陶艺术中获得创作灵感,并且由这些灵感创作成作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灵感”是什么,它要有坚实的知识做基础,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认真的思考,最后,由外界信息的触发顿悟出灵感,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灵感是艺术家厚积薄发的创作体验,只有在长期艺术实践中艰辛的积累,才能有喷薄而出的思想源泉。

从这个意义上说,应变=知识+科学思维方式+认真思考,这是一次艺术创作的过程。

2、提高和培养主持人应变能力的重要性

现下,对播音主持人才的定位不再是单一的业务型,而是集采、编、播于一体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他们需要突出自身的特色,以播为主,一专多能。从央视新闻频道、凤凰卫视的多次大型直播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播音主持人具备了这样的特点:他们是演播室里的主持人,是一线采访报道的记者,还是幕后机房的剪辑师。这也对播音主持人才的未来培养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主要作用是串连节目,把握节目的节奏,活跃节目的气氛。在采访活动中,主持人是访问者和话题的发起者,承担着消除来宾紧张感和陌生感的责任,使受访者以良好的状态接受采访;在文艺表演活动中,主持人要熟悉台词、情绪感染到位,要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是表演项目的衔接者。主持人是媒体与受众实现双向交流和沟通的中介。随着人们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商业演出的频繁,主持人在各种活动中,频频登场亮相,与演员、观众、来宾的互动、交流、现场即兴表演和采访也较为常见。同时由于参与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演出计划的更改、临场情况的多变等客观原因,又要求主持人必须具备优秀的应变能力,能化解尴尬局面和紧张的场面,顺利完成主持任务。

在媒体产业化发展的今天,文艺活动、娱乐节目竞争激烈,夺人眼球、争夺收视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主持人之间的较量和交流,而临场应变能力则是考量主持人水平以及影响节目收视率、收听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主持人的随机应变能力,即兴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现场调动能力、与受众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对主持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有些主持人在与嘉宾和受众面对面的交流中文化底蕴的缺失显露无遗,直接导致了临场应变的准备不足,知识储备不够。优秀的主持人必须具有强烈的现场意识和应变能力,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能调动受众的情绪,并驾驭节目朝既定的方向发展,引领节目的走向,做好充分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将化解节目中的危机意识贯穿节目始终,同时针对出现的意外,临危制变,处变不惊。

二、主持人应变能力的培养途径

1、充足的准备

一档节目,一场演出,要保证成功首先就应该有充足的前期准备,主持人并不知道会遇到什么状况,所以,案头准备十分重要。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接受采访时说过,“更多的准备是在平日而不是在临时”。节目之前的准备是指确定报道目的、专访方案,做好一些设备和物质性的准备工作等。约翰·布雷迪在《采访技巧》一书中指出:“采访宁可准备过头,而不要准备不足。”

2、把握语境

语境,顾名思义是指语言使用的环境。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境专指说话的前后句、落笔的上下文,它表现为语言符号的言辞语境,是主持人语言的具体操作;广义的语境是指使用语言的主客观情境,它不直接表现为语言符号,但是影响和制约语言的使用及效果,一般称之为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又可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参与者的身份地位、心理、文化背景、谈话目的、谈话内容、谈话方式,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客观因素主要包括谈话的时间、地点、场合、交际渠道(如交际时所选择的媒介)……

在遇到突发状况时,有人在适当场合做了适当的应急处理,迎来了观众的赞同和掌声,反之,即使是著名主持人,语言与现场环境不符合,也会引来反感。

3、注意力集中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在正常情况下,注意力使我们的心理活动朝向某一事物,有选择地接受某些信息,而抑制其它活动和信息。因而,良好的注意力会提高我们工作与学习的效率。

录播节目主持人还有重来的机会,直播节目真正考验主持人的应急能力。稍稍一走神,就很难组织语言来化解突发状况的尴尬。这就需要主持人完全集中注意力,认真听台上的每一句话,看每一个动作,即使是观众的反应主持人也得考虑到。如现场灯灭了,自己摔跤了,舞台上的道具掉下来了等等,这都需要主持人第一时间给出反应。

上一篇:如何办好面向海外的英语节目 下一篇:标题“入网”:要生动 更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