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人物典型报道转型路径

时间:2022-10-28 07:28:20

【前言】试论人物典型报道转型路径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从宣传本位回归新闻本位 我国典型报道滥觞于上个世纪40年代,新闻性弱是传统人物典型报道的一大软肋,特别是真实性和时效性的问题。“主题先行”、“合理想象”、“陈年旧事”等,削弱了人物典型报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人物典型报道转型的核心在于回归新闻本位,...

试论人物典型报道转型路径

【摘 要】面对新闻传播大环境的深刻变革,人物典型报道正在经历一场深刻转型。本文试结合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研究人物典型报道的最新变化,从报道理念革新、报道手法转换、运作模式变化三个方面,对人物典型报道的转型路径作一轮廓式的勾勒。

【关键词】典型报道 转型路径 媒体融合 整合报道

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传统新闻报道方式面临严峻挑战,人物典型报道正在经历一场深刻而痛苦的转型。如今,这场转型正在进行,出路尚不完全明朗,“典型报道难”依然是新闻界的一个共识。

作为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可以看作我国新闻媒体与新闻工作者的“风向标”。在历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人物典型报道都占有重要比重。这些人物典型报道构成了一个流动的人物画廊,折射了人物典型报道理念和实践的深刻变迁。本文试结合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研究人物典型报道的最新变化,以此对人物典型报道的转型路径作一轮廓式的勾勒。

报道理念革新

1、从宣传本位回归新闻本位

我国典型报道滥觞于上个世纪40年代,新闻性弱是传统人物典型报道的一大软肋,特别是真实性和时效性的问题。“主题先行”、“合理想象”、“陈年旧事”等,削弱了人物典型报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人物典型报道转型的核心在于回归新闻本位,遵循新闻规律。正如著名学者丁柏铨指出,“按新闻内在规律办事(在新闻形成和新闻传播两个层面上严格遵循新闻规律),确保典型报道进入受众心智并最终实现其价值,这正是典型报道发挥其作用的最关键之处。”①

在第二十届和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楚天都市报》两组系列报道《大学生结梯救人》、《信义兄弟接力送薪》分别荣获一等奖。这两组典型报道之所以获得成功,“秘诀”就在于打破“主题先行”模式,而是“事件先行”,以事实、事件的面孔吸引读者,随事件的冲击波“冲”入读者视野,然后才抓住人物美德的亮点,进一步扩大传播效果。②

2、从传者中心转向受众中心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媒体作为“指导工作教育群众的武器”,形成了以传者(记者、编辑和主持人)为中心、以传者意志为转移的传播定势。传统人物典型报道往往从政治需要出发,是“活化了的时代精神、社会规范或政治主张”。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新闻传播大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其中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从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过渡。只有把受众作为新闻传播的主体,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主动站在受众的角度选择和报道典型,切实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让人物典型报道真正深入人心。

带着强烈的受众意识进入采写状态,深入探究人物典型的内心世界,是许多人物典型报道获得成功的不二法门。上海《文汇报》首席记者江胜信在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一文采写体会中说道:“写凡人英雄说难其实也不难,只要动笔的时候把自己当作读者而非记者就行,说服自己才能说服读者,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读者。在表达主观情绪和进行评价议论的时候,要先往后退一退,用读者的视角,让自己的心理循序渐进,情感逐渐累积。”④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才能心灵相通,才能打动读者。

3、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传统人物典型报道一大缺陷就是高、大、全,把英雄抬上“神坛”,让公众仰视,敬而远之。随着体制转轨、社会转型、价值重估,社会对人物典型的要求不再是“道德完人”,人为拔高的道德标杆逐渐回归正常。

据《人民日报》2007年5月9日报道,一项关于“我心目中的英雄”的网络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人认为,平凡人也可以是英雄,六成多的人则希望自己能成为英雄。在和平年代,日常生活中有着闪光点的人,都可认为是时代的英雄。这一现实主义的价值取向具有无可置疑的合理性。

一些优秀人物典型报道不再回避英雄“缺点”,而是予以恰当处理,使英雄更可亲、可敬、可信。比如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其中写道:“只有完美的神,没有完美的人!”“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一个普通的女人,如果说任长霞也有她的不足和缺陷,那无疑是一种英雄的残缺,残缺的美丽,美丽的崇高!”英雄人性化的一面,在许多人物典型报道中都得到了有意强化。

报道手法转换

1、典型选择:一元化转向多元化

人物典型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载体。选择什么样的人物典型体现社会主流价值标准。当今时代,先进人物不再是政治或道德的一把尺子量到底,而是有了更为多样的衡量标准,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主流价值的包容性。

新时期,我国人物典型报道的最显著变化,就是普通百姓中的优秀人物越来越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2008年11月13日,一篇小人物的典型报道登上了《兵团日报》的头版头条。报道对象吴兰玉是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钢铁厂的职工家属,她用9年时间捡废品卖钱来偿还5.5万元借款。“吴兰玉老人还不能完全称得上一个楷模式的人物,她只是恪守诚信这一传统道德的普通群众,她的感人之处在于此,突出特点也在于此,所以,我写她不能求全,不能求完美,只能展现她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一面。”⑤这篇报道一举夺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自立自强的贫困学生、爱心助学的山村教师、做人厚道的农民工等“小人物”,在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不断涌现,极大拓展了新时期人物典型报道的领域。

2、报道层次:平面化转向立体化

有人将一些不好的人物典型报道概括为“雕像式”、 “画像式”、“神像式”、“蜡像式”四种面目。一言以蔽之,这些报道都是平面化的,缺乏人性的深度,没有精神的升华,没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典型是类的样本”,同时必须是“这一个”,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个性,才有旺盛的生命力。“还原典型”是一个重要的报道手法。比如新华社记者张严平采写《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一眼见到王顺友,感觉他就像深山里一块未曾面世的石头,没有任何当下社会见惯了的概念烙印,真实得就像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望着他,我第一次失去了固有的思维方向”。面对着这个一年有330天独自行走的、没有任何修饰的、原生态的人物,“要了解他、懂得他、走进他心灵的唯一办法,就是走进他的邮路。因为邮路就是他的生活,邮路就是他的心!”⑥

上一篇:浅析小学品德学科教育与社会实践 下一篇:记者出镜要“画龙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