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环境下的企业品牌纵向合作关系研究

时间:2022-08-29 08:00:58

产业集群环境下的企业品牌纵向合作关系研究

摘要:集群企业之间建立纵向合作关系的核心问题是设计企业间的有效合作方式,并对合作关系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而集群企业之间的这种纵向合作关系及这种合作关系的管理和控制方式最终要以签订企业间合作契约的方式确定。集群企业之间建立纵向合作关系的核心问题是设计企业间的有效合作方式,并对合作关系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而集群企业之间的这种纵向合作关系及这种合作关系的管理和控制方式最终要以签订企业间合作契约的方式确定。

关键词:产业集群企业品牌 纵向合作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壮大是企业品牌得以形成的基础;而企业品牌的形成,又能够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加强了企业产业的竞争优势,为企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重要支撑。

一、产业集群与企业品牌的关系

1产业集群对企业品牌的作用

1)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壮大是企业品牌得以形成的基础。由于历史偶然或政府主导等因素, 会在特定的企业内聚集一些相关企业,形成最初的产业集群。由于产业集群具有自我加强、自我累积的作用,一定时间后,企业越来越多, 分工越来越细, 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普遍下降。因此,该企业内的产品相比于其他区域在价格和数量上更具优势,从而能够迅速占领市场,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较强的市场影响力,最终, 该企业成为某些产品主要的供应地, 从而形成了企业产业品牌。

2)产业集群是企业品牌的载体。企业品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该企业产业的形象和地位,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但这并不代表企业品牌能够脱离产业集群而独立存在。一方面,企业品牌的产生以产业集群为基础,没有产业集群就无法形成企业品牌;另一方面,即使企业品牌形成了, 其日后能否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更有赖于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壮大。因此,作为企业品牌的载体, 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壮大直接制约着企业品牌发展。

2企业品牌对产业集群的作用

1)企业品牌能够推动产业集群的升级发展。企业品牌的发展是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依靠充裕的劳动力、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及时的市场信息等要素,而企业品牌一旦形成, 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将促使更多的相关企业向该区域靠拢,从而带来大量的要素流入,特别是人才的流入,这些条件为产业集群的升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企业品牌建设可以提升集群的整体形象。企业品牌的形成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投资者,更多的相关企业愿意在该区域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要求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共同维护企业品牌,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扩大影响。

二、产业集群对纵向合作的推动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集群内部具有发达的网络关系,使得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经常交流各自的工作体会,从而达到共同提高。集群内部的学习效应主要体现在:首先,集群内具有技术、资金、劳力和企业家能力等完善的便利条件,为集群成员提供了良好学习环境;其次,由于地理上的集中,使得处于学习曲线底端的企业的生产技能和管理经验能够在集群内迅速扩散。产业集群区域内的企业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获得成本优势,从而提示区域竞争优势:搜寻成本的降低,搜寻成本的降低主要表现在人才和客户搜寻成本的降低,这是因为由于产业集群的存在,使得有关人才和客户的信息更加集中;生产成本的降低,集群内部聚集众多的相关产业,企业可以很方便地与其它企业相比较,来确定自己的比较优势,从而降低整个集群的生产成本;隐性知识学习成本的降低,学习成本有显性知识的学习成本和隐性知识的学习成本,对于显性知识而言,企业可以通过各种媒介获得,但是隐性知识只能通过平时的交流才能获得。在集群内部,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同行业的生产厂商、供应商、重要主顾及其他相关厂商和个人经常聚集在一起,人际间的频繁接触和交流,就降低了隐性知识的学习成本;采购成本的降低,集群内部主导产业的市场占有率一般来说都较高,可以实现大批量的购买,因此,他们具有很强的讨价还价能力;成本的降低,在单个企业中,识别人(经理人和普通员工)的机会主义行为就显得特别困难,即使能够识别出来,也要花费很大的成本。但是在集群内部,由于有其他企业作为参照物,委托人对人的不正当行为的识别就比较容易,从而减少成本。技术外溢作为产业集群来源的三个关键要素之一已经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同,其含义是指集群内技术的发展具有外部性。研究表明,不同企业创新能力的差别并不完全是由其自身决定的,企业之间的孤立和分离也是造成企业创新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集群具有创新效应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就会弥补由于孤立和分离给企业带来的劣势。由于集群内部有专业化生产和集群品牌,容易吸引相关人才来集群内部工作,从而在集群内部形成专业的人才市场,每个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随时找到合适的人才,从而降低人才的搜寻成本。由于地理上的集中,使得集群内部的人才与企业之间处于信息对称状态,他们可以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地理上的集中,使得人才之间交流的机会大增,通过相互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促进了人才自身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了企业的能力。

三、产业集群环境下的企业品牌纵向合作

企业的纵向规模指的是以同一企业内生产环节的数量度量的规模,这里的生产环节指的是技术上独立或日可分的生产工序。企业的纵向规模显然取决于企业的自制一外购决策,而企业的自制一外购决策取决于企业在自制成本与外购成本之间的权衡。企业的自制成本等于其内部生产成本与企业在内部组织交易的官僚成本之和。企业的外购成本等于供应商索取的价格与企业承担的交易费用之和。

当企业的纵向规模小于其均衡纵向规模时,其边际外购成本高于其边际自制成本,此时,企业应选择自制;当企业的纵向规模大于其均衡纵向规模时,其边际外购成本低于其边际自制成本,此时,企业应选择外购。更重要的是,当某种力量导致企业的边际外购成本曲线右移时,其均衡纵向规模将会缩小。这正是企业集群的情景:众多企业的聚集所产生的需求外部性、竞争效应和企业的关系网络,不仅降低了专业化生产零部件的成本,而且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费用,其直接的结果是集群中企业的纵向分解和企业的纵向规模缩小;企业的纵向分解又会反过来强化集群的需求外部性、竞争效应和企业的关系网络,导致企业进一步的纵向分解。这个累积性的因果循环过程,也正是企业集群中的分工不断加深的过程。

众多企业的聚集所产生的需求外部性、竞争效应和企业的关系网络,不仅降低了专业化生产零部件的成本,而且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费用,其直接的结果是集群中企业的纵向分解和企业的纵向规模缩小;企业的纵向分解又会反过来强化集群的需求外部性、竞争效应和企业的关系网络,导致企业进一步的纵向分解。这个累积性的因果循环过程,也正是企业集群中的分工不断加深的过程.

总结: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产业集群迅速崛起,作为新型的区域经济团体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通过产业集群在空间范围内形成集聚、联盟,进行企业间的合作创新,资源互补、扬长避短。企业希望利用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在成本和质量方面提高本企业竞争优势,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

上一篇:110KV变电站施工技术探析 下一篇:10KV配网故障自动定位\隔离及恢复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