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反思

时间:2022-08-29 07:15:13

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反思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教育媒体的不断完善(从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到计算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给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先进的教学手段只有同学科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整合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教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对课堂教学全过程进行系统优化设计,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现行初中生物教材,并不是每一节课的内容都适合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的用实物或投影演示,效果很好,如果一味地运用多媒体。效果未必好。

一、有利于更好地发现问题,促进学生理解解决疑难问题

对于那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可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创设情景突破难点,以达到教学目标。教学难点的形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而言,某些教学内容抽象,二是传统教学中仅有的直观的平面介质无法动态的展现内容,仅单纯的演示实验无法帮助学生认识问题,学生只能直观地理解的内容,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视、听等多种方式的感官刺激,从而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尤其在处理其他教学方面难以处理的问题上,能有效地刺激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从而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实践证明:人的大脑对动态画面的印象要远远超过对静态画面的印象),这就为教师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手段,取得了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时,如果运用挂图或投影进行直观演示,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无法理解。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可以利用课件、nas结合视频图像。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明白心脏的结构及输血的过程,有利于知识由浅人深、由现象到本质、由抽象到直观的传递。这种逼真又清晰的图案和音响效果所展示出来的效果是传统的教学所难以达到的。

二、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兴趣

传统教学方式下费时费力的教学部位。如:复杂图形的绘制、冗妊的板书等,不但耗费很多时间,而且耗费教师的体力。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手段这种独特新颖的教法是会有所突破的,P0werPoint用于板书例题与结论,就可节省课堂教学中教师大量板书的时间,集中精力放在展示教学过程思路中。在上生物课时,有时仅靠教师的口头讲授和黑板提示来阐述生物现象和意义是很难讲深讲透的,学生也很难听懂和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这样既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效率低下。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细胞的分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人的性别与遗传等问题时,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手段,采用动画模拟、局部放大和过程演示等方法,做成集图像、动画和演示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就能帮助教师演示生物学习中的难点,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与媒体之间多向互动的立体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刺激,调动学生的思维。例如应用多媒体课件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等复杂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我们传统的用“一张嘴巴”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变得具体、形象;使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使“静”的变成“动”的;这就使我们有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境,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更能为学生所接受,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丰富课堂内容

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在生物课堂上,让学生接触尽量多的生物资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单机演播形式教学中,是把大量的图片、动画、电影等材料整合在同一个课件中,而这个整合是一个耗费大量时间的过程,由于时间的限制,往往不能详尽录用资料。但使用多媒体网络之后,这一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观。

例如:初中《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课的教学中,为了讲清楚这一部分内容,需要大量的图片、电影资料。在网络环境下,我们只要使用超级链接,通过网线将这些资料从教学资料中传输过来――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从不同侧面接触教学内容,达到教学要求的同时,拓宽了知识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降低了教师的备课强度。而且,在以后的教学中,一旦需要同样的素材,仍旧可以通过网络从教学资料中心获取。

四、使用多媒体的同时必须结合板书展示

在生物课堂中运用板书教学,是归纳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要点,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帮助学生理清课堂思路的重要过程,教学过程中不可盲目地全部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必须保留原有常规板书,不能全部让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看电影的过程,应该张弛有度,课堂中能将学生放人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同时能将学生收回来,回到课堂的教学中去,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完成对生物课的学习过程。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下一篇:刍议新课程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