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29 06:48:51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的对策研究

摘 要: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提高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以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例,对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确立“校企共育、三环相扣、课证融通”的工学结合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重构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等步骤培养高素质技能型高职会计人才。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189-03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适应生产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效的实践。笔者所在学校在多年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校企共育、三环相扣、课证融通”的工学结合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高职会计人才。历届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专业对口率高,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得到中小型企事业用人单位的好评。

一、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通过面向企业、行业和社会广泛进行的会计人才需求调研的结果显示,高职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中小型工商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这些单位的特点是企业规模不大,但对会计人员的技能要求全面。为此,以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全面协调发展为标准,初步确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对初步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论证,最终确立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本专业的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会计与税务中介机构以及相关部门,具备较强的从事出纳、基本核算、税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总账会计、会计主管、财务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人才不仅能“就业即上岗,上岗能顶岗”,而且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

二、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

1.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开发高职教育“职业技术课程”体系,即在工学结合的现代高职教育中,强调学习领域中的学习与企业工作领域中的工作的对应,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完成知识、技能的迁移,学会工作方法的交流与沟通,培养职业情感与职业意识,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近年来,我院成立了由行业专家和骨干教师组成的会计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专业市场调研进行高职会计人才需求规格和岗位技能要求分析论证,以会计人员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开发专业课程体系,提炼出会计岗位群,主要包括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财务管理岗位、会计拓展岗位。同时对会计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确定了八个典型工作任务,在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形成了行动领域,最终确定了与典型工作任务相对应的学习领域,形成了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见下页表1)突出了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强化了学生职业岗位技能培养。

2.实行“五步递进式”校企深度融合实践教学模式

在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中,为了实现从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向培养岗位职业技能的转变,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统筹规划,实行“五步递进式”校企深度融合实践教学模式,将会计岗位职业技能的培养360度贯穿于高职三年的学习过程中。“递进式”全面加强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实践的“零距离”,毕业与上岗“零过渡”,学生的岗位综合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明显提高。

第一步:会计认知实训,主要通过《会计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课程实施,即在第一学期组织本专业学生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参观、校外会计专家讲座以及会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的安排,增强学生对会计专业岗位的认知,提高专业学习兴趣,明确自身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步:随堂实务演练,主要通过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实施,贯穿于高职三年。按照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深化课程改革,使教学内容与会计岗位对接,教学过程突出实践操作的要求,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第三步:分岗模拟综合实训,主要通过《成本核算实训》、《税收实务实训》、《审计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习》等实训课程实施,即在第二学年开始,在校内实训室利用专业教学软件,模拟专业岗位工作情境,分岗位分角色进行专业分岗模拟实训,全方位模拟企业一个月的实际业务操作,涵盖会计实务操作的全部基本技能,让学生在学习各会计岗位工作职能,系统掌握企业会计核算全过程的同时,增强学生岗位专业技能的应用。

第四步: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主要通过安排学生进入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分阶段分步骤安排学生进入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实习,让学生熟悉企业实际业务会计核算流程,熟悉企业纳税申报流程等,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增强会计岗位工作的信心。

第五步:顶岗实习,即在第六学期,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资源,组织本专业学生进入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把学生放到实际工作岗位中,全面检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提高综合业务能力。

3.教考结合,实现“课证融通”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会计行业形成了一套自身完整的会计职业资格认定体系,由财政部制定的由会计从业资格、助理会计师、中级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构成的标准化会计职业资格认定体系。高职毕业生所服务的中小企业需要具有一定学历、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拥有相关技术职称的会计人员,因此根据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将高职会计专业典型的职业性特点融入日常专业教学,将国家已经推行的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整合课程体系,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标准相衔接,使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择、课程开设的时间安排与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结合(见表2)。保证90%以上的学生毕业时获得多种证书,学生在校期间即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师证书,并在毕业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达到中级会计师水平。

4.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校内仿真实训场所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但脱离实际工作环境,学生缺乏感性认知。校外实训基地不仅可以弥补校内仿真实训的不足,增强学生感性认知,还可以参观企业工作流程,近距离接触各类真实的会计资料,了解会计工作。因此,建立数量较多且符合需要的校外实训基地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期间,聘请企业专家担任会计实践指导老师,承担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任务,会计专任教师定期巡回治疗,随时掌握顶岗实习的情况。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拓宽了学生实践的空间,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5.参加专业技能竞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会计专业学生除了通过实践教学增强专业职业体验外,积极参加各类会计专业技能大赛也是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升专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参加各类大赛,特别是教育部牵头举办的国家级比赛对专业技能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我院先后参加了国家教育部经济类专业教指委举办的涉外会计岗位技能大赛、会计基本技能大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使学生在参赛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会计职业岗位必备的职业操作技能,从而实现“以赛促训,以训强技”的目的。

6.双师引领,强化实践师资培养

基于工学结合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支师德高尚、业务技能高的专业教师队伍。我院通过引进、培养、参加企业实践锻炼等方式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比例为60%;硕士以上学位教师8人,比例为80%;“双师”教师10人,比例为100%;兼职教师8人,比例为44%。此外,校内专任教师在教学之余,通过开展课题研究等方式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同时,承担企业财税咨询、记账等社会服务工作,为企业员工开展各类会计培训以及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外贸会计考试培训等,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

三、结语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实际、面向大众,“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社会功能。多年来,中国的职业教育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方面借鉴了德国“双元制”模式、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等,创造了诸如“订单式”、“任务驱动式”等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院在多年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毕业生也深受来自用人单位的好评。在实训基地建设和深化改革的路上,还需要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扶持,使我院培养的会计毕业生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参考文献:

[1] 蒋漱清.“4444 工学结合”高职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6):43-45.

[2] 袁雪飞.工学结合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财会教育,2013,(6):128-129.

[3] 沈艾林,张卫平.高职“工学结合”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J].会计之友,2009,(12):76-78.

[4] 龚云峰,周玉鸿.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9,(9):55-58.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Work-Study Combination

Training Model of Vocational Accounting Personnel

DU Jia

(Nantong Textil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Business School,Nantong 226007,China)

Abstract: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mode is a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Accounting talent cultivation.In this paper,taking the major of accounting in Nantong Textil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as an example,it explored the model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Accounting,established the training mode of combination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which called “School enterprise co education,three ring buckle,course certificate”,Through the re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core curriculum system and other step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skilled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accounting.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accounting;work-study combination;training model

上一篇:为什么女人关节比男人坏得快 下一篇:出门旅行带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