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课自主探究性学习

时间:2022-08-29 04:23:40

浅谈小学生数学课自主探究性学习

摘 要:现如今,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重视,在教学中提倡的更多的是学生之间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与讨论,从而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下,我们对小学数学进行相关的自主学习的探究,发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开放自己的思维,找到不同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自主探究; 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94-001

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这也是孩子喜欢想象,活泼好动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因为这样,在以往的教学中只是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仅抹杀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而且更是对他们创新思维的形成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所以,如何抓住孩子们的心理,在讲课时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为关键所在。所以在教学时应该:

1.要让学生多去“看”

怎么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在视觉上产生一定的冲击力,比如在进行几何问题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制作一些相关的模型,有条件的话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形式来展现不同的几何图形特点,以及这些图形之间存在的关系,了解不同图形的特征,让学生能够形象的看到它们的面积推导过程,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为他们以后观察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2.要让学生多去“想”

大胆想象,这是创新思维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这就需要在教学和课程设计上多下一些功夫,多做一些准备。比如说在教学生学习四则运算时,可以以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作为对象,通过自己的描述,让学生能够从抽象的运算公式中跳跃出来,通过实例来理解运算方法,并且在学习完加法和乘法后可以让学生去逆向思维,通过自己的考虑和小组的讨论来进行减法和除法的学习,最后再进行全班的交流与学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

3.要让学生学会去“做”

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就需要把问题动手解决,把自己看到,想到的通过自己的手来向别人展示出来,进而去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让老师与同学去了解自己的想法,并且得到他们的帮助来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例如在解决实际的应用题时,可以让学生养成画图的习惯,尤其是在解决函数一类的问题时,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提取题干的主要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更快、更明确的找到解题思路。这种方法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和能力,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学习能力,学会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让学生敢于对问题进行分析,勇于去进行创新。

4.要让学生学会去“说”

表达是交流的方式之一,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有关想法,让老师和同学能够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在交流中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集众人的力量与智慧把问题解决,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的探讨之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如此,通过自己的思考与集体的交流得到的问题的答案要比老师讲解深刻的多,在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出的问题的过程中,发散了学生们的思维,而且每一个问题答案的得出都需要自己的推导,在这种推导过程中加深了学生的思维印象,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拓宽个人的思维。所以要使学生学会去表达自己,而如何让大家通过自己的介绍来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也就成为关键。数学是一个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科目,他需要严密的数学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而把这种逻辑思维转化为文字对它进行描述,需要对语言进行组织与思考,这也就需要学生在“说”上多动动脑筋,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表达能力。

二、要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想问题

数学的逻辑思维有其严密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有唯一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可以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提供良好的帮助。在教学时可以通过举例来给学生讲解这一思维的重要性,比如可以给他们讲一些科学家的故事,让他们敢于去想、敢于去做,多角度思考问题。比如说解决应用题时可以用分步计算法来进行计算,也可以运用设未知数进行方程计算,这样会使学生从小学时期就能养成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学会逆向思维,敢于对书中的知识进行质疑,并且通过课堂上集体的讨论,来论证学生的解题方法是否正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如这句话所说,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你会看到不一样的思维过程。所以要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和大胆创新的能力。

三、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学生不仅仅是要在课堂上学会讨论与思考,在课堂下也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网络进入普通居民的家里,也许因为从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不足,使许多学生只是一味沉迷于网络游戏,浪费了网络上进行学习的巨大资源。所以,这就需要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如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与整理,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敢于去大胆思考与创新。这样不仅仅是交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也教会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新途径,让学生在学习时不再觉得单调、枯燥与乏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会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受益,学会去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与探究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纪春生.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自主探究”的有效性[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 (12):57-58

[2]林航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J]小学科学:教师,2011, (5):119-120

[3]姜红兵.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2011, (10):35-36

上一篇:关注学生,更新观念,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下一篇:优化小学拼音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