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系统资金流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2-08-29 02:41:33

支付系统资金流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2003年,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在这十年内,支付系统的应用和发展逐渐成熟,“安全、高效、快捷”的特征使其成为中国境内跨银行资金清算的主要渠道。随着支付清算业务的交易量和交易额的迅猛增长,支付系统在实际运行中表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为央行服务地区的资金支付、推动金融发展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资金流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机理

一个地方的金融活跃程度、资金流量大小是衡量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资金在地区间的流动,实质上是资金及其所带动的其他生产要素的再配置,从而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资金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资金的流动数量上,其次表现在资金的流动效率,合适的资金流动格局可以推进经济发展进程。同时,我们不能因此夸大资金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就总体而言,资金需求应该是由经济总体发展状况决定,而不是反过来由资金供给多少来控制经济发展的状况。资金合理流动,经济才能合理发展,资金如果停止流动,那么所有经济活动都会被迫停止,所以资金流动虽然没有直接创造GDP,但是却是经济发展的剂。

那么,从量化的视角看,支付系统资金的流量与经济增长速度有没有关系呢,如果有的话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二者的影响机制与影响程度如何?本文将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株洲当地实际,用计量的方法实证研究支付系统资金流量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

二、模型建立与数据说明

(一)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

支付系统资金流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以下几种可能:(1)二者相互促进;(2)单向影响,包括两种方向;(3)两者不存在互动关系。本文首先假设二者存在较强的互动关系,并根据计量方法来验证这一假设。

在计量方法选择上,本文选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验证支付系统资金流量与经济增长的具体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具体分为三个步骤:单方根检验,检验样本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协整检验,得出时间序列间的协整关系;在VAR模型中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二)变量与样本选择

日常生产生活中,由企事业单位发起的货款给付而形成的转账业务、消费行为形成的转账付款以及银行间跨行别跨地区的资金调拨等资金转移行为均需通过支付系统完成,可见,支付系统资金流量的数据信息在反映地区经济增长方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中,我们选择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单位:亿元)和支付系统资金流量(MF,单位:亿元)这两个指标的2010-2013年季度数据进行分析,来衡量经济增长与支付系统发展的关系,其中,支付系统资金流量包括流入量和流出量,以这二者之和作为整体。

三、实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经济社会是由无数微观主体的组合而成,各个微观主体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能引起经济的波动。由于各种因素,在某些特殊时期,市民、公司的消费和生产活动都比较频繁,需求比较高涨,经济发展迅猛,迅猛之后便会回落。经济发展速度的这种起伏带来了资金流量的随之变动,支付清算的资金流量也会有所波动,故时间序列存在非平稳性。在传统的回归分析中,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可能会导致“伪回归”问题,因此,本文在计量时,首先对时间序列的数据实施了平稳性检验,即单位根检验。由表2可知,GDP和MF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二)协整分析

以上单位根检验证明,株洲地区GDP及支付系统资金流量都是一阶单整的,符合协整的必要条件。本文对株洲市GDP及支付系统资金流量两个变量采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分析,即先建立回归方程,再检验回归方程的残差在时间序列上是否平稳。

四、结论

(一)经济发展是拉动支付系统资金流量增长的源动力

采用株洲市2010-2013年GDP与支付系统资金流量两个指标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如下:协整分析表明,株洲市经济增长与支付系统资金流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两者同方向变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经济增长与支付系统资金流量间的关系表现为单方向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确实拉动了当地支付系统资金流量的增长,但支付系统资金流量的增长并没有实现对经济增长同等的推动效应,这是因为,经济发展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支付系统资金流量并不是其中主因。

(二)支付系统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也不容忽视

虽然支付系统资金流量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但两者之间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说明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支付系统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众多关系中的一个有力因素。不能忽视支付系统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作者单位:单位湘潭大学商学院)

上一篇:浅析职业技术院校英语教学创新 下一篇:人师与经师的课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