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生活资源创设学习情境

时间:2022-04-28 09:25:31

善用生活资源创设学习情境

数学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生活资源的作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从生活中提炼数学元素,令数学贴近生活,融入生活,为生活服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课堂的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主动探索的精神,逐步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在新课中创设生活情境

教学《比的认识》,我创设了这样的一个生活情境:“同学们,我们常喝的‘鸳鸯’饮料是把雪碧和可乐混在一起的,现在我为每一小组的同学都准备了一些可乐和雪碧,还有一个量器,请小组内进行实验,怎样比例的‘鸳鸯’是你最喜欢喝的?”学生一听,非常感兴趣,马上进行了实验。在汇报的时候,有的小组喜欢1份可乐和9份雪碧混合,有的喜欢“五五分账”,我顺势引入了“比的知识”,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又如教学“循环小数”这一知识时,我讲了一个故事:“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和尚,和尚在讲‘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和尚,和尚在讲……”我不断地重复着这一段话,学生听着听着,叫了起来:“老师,不要讲了,你老是在不断重复!”我马上表扬这个同学:“这个同学发现了问题,这就是循环小数的特点。”在笑声中,学生轻松地获得了知识。

在练习中创设生活情境

教学《旅游中的数学》,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六年级学生准备进行一次毕业旅行,这个级共有510名学生和22名教师,打算租车去长隆欢乐世界玩。

(1)租车问题:有两种不同类型、不同价钱的客车,请做出最省钱的方案。豪华大巴限乘客50人,每天每辆1500元。普通中巴限乘客35人,每天每辆1120元。

(2)买门票问题:每张门票100元。若个人购票,每人每张100元。若购票超过500张但不足600张,则500人可以按原价的80%优惠,其余的按原价购票。若购票500张以上(含500张),则票价全按原价的90%优惠。另有买10张送1张的方案。

这些情境都是生活当中的真实情境,把练习内容和生活经验融为一体,寓学于乐,乐趣无穷。

在复习中创设生活情境

我在《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一课中,设计了以下情境:小明家经营了一家果园。讨论:小明家会在哪些方面用到数学知识?

(1)小明家的果园是一块长方形地,用1 ∶ 40000的比例尺画在地图上,长2.5厘米,宽1厘米,请画出果园的平面图,并求出这块地的实际面积。

(2)小明的爸爸打算按4 ∶ 1种苹果和梨,请问:苹果和梨各种了多少平方米?

(3)小明的爸爸资金不够,打算向银行申请贷款,情况如下:向银行申请甲、乙两种贷款共30万元,每年需付利息4万元。甲种贷款的年利率为12%,乙种贷款的年利率为14%。小明爸爸申请的甲、乙两种贷款的金额各是多少?

(4)春天,苹果树突然生了一种苹果蚜虫,需要一种新农药进行灭虫。这种新农药浓度为35%,如稀释到浓度为1.75%时,治蚜虫最有效,用多少千克浓度为35%的农药加多少千克的水才能配成浓度为1.75%的农药800千克?

(5)秋天,苹果成熟了,苹果批发商李叔叔到果园去收购,收购价为每千克0.6元,从产地到水果店距离300千米,运费为每吨每千米1.05元,其他费用为每吨30元,在批发及运输、售出的过程中,苹果的损耗是10%。李叔叔要想达到20%的利润,每千克苹果应定价为多少元?

这些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习数学,就是掌握了生活的金钥匙,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比例尺”“按比例分配”“利息利润”“浓度”等知识统一在“经营果园“这一生活情境中,既能扩大课堂学习的容量,也避免了因知识点过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拓展等办法串成一线,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生活和兴趣结合起来,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确实做到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焕发青春的光彩。

上一篇:巧用比较阅读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 下一篇:李斯特钢琴曲《爱之梦》第三首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