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住房条件优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时间:2022-08-28 10:46:34

农村住房条件优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多,农民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建房热情也日益高涨。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当前农民建房难这一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通过东山村康居工程实施,查找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和途径,从而更好的指导新农村建设。

主题词:规划;实施;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0.2 文献标识码:A

东山村地处临海市白水洋镇区东面,是白水洋镇的东大门,原村庄建设用地为81亩,人均用地面积为 46平方米。通过科学编制规划,大力实施康居工程,共拆除老房160间,收回闲置土地面积9100平方米;村庄规划中,规划总用地112700平方米,人均用地面积95平方米,可安排农民建房201户,目前一期已经落实120户,极大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逐渐增加以及新农村建设对农民居住环境提出新的要求,农民建房热情日益高涨。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当前农民建房难这一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对东山村实施康居工程深入分析,我认为当前农民建房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房用地指标紧缺和土地三统一问题。

由于国家对耕地加强了管理,土地指标本身就很有限,再加上有限指标中大部分又用于工业、商业等发展,真正可给农民建房的指标少的可怜,从而导致现在大量符合村庄建设规划的地基无法审批。现在有部分村由于村内关系复杂,村两委意见不统一,本应统一集约安排的集体土地无法征用,导致村民建房所用土地靠个人私下自行协调,难度很大,最终严重阻碍了村庄规划实施。同时,往往土地是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无法三统一,村民自行买卖土地,导致集体资产严重流失,大大影响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2 村镇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衔接问题导致建房难。

其一是有些村庄由于集体经济空白,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费用无法落实,导致了村庄无规划,村民建房无法审批;其二是有的村由于村庄建设规划过于理想化、脱离实际,从而导致规划变成“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根本无法实施。加上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等原因,国土和建设部门编制规划时各自为政,缺少衔接。往往建设部门审批的规划送到国土部门无法办理,或者国土部门允许的地方又没有建设规划,致使村民建房左右为难。

3 违章建筑和应拆未拆老屋遗留问题。

农民急需解决建房问题,由于各种原因,又很难落实地基或审批,部分农民就擅自违章建房,而有些村民则认为现有审批的两间地基100平方米,面积太小,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于是部分农民就擅自加长进深,从而造成了违章建筑有越演越烈趋势。加上现行镇级监察特别是城建监察力量薄弱,处理违章建筑往往忙于应付。由于违章建筑发生,往往导致村庄规划严重破坏,造成土地大量浪费,甚至使邻里产生纠纷,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最终加剧了农民建房难的问题。

由于现行土地管理和历史原因,现在很多村庄农民已建新房,但应拆旧房未拆,致使村内房子越建越多,人均用地越来越大,大量的宅基地得到闲置,村庄规划无法实施,道路无法通行,空心村现象越来越严重。从而严重影响了村庄规划的实施,导致了村民关系的复杂化,造成了严重的后遗症。

4 建筑立面单调,道路给排水等配套设施严重滞后。

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审批时没有专门设计的施工图纸,农民建房往往是互相模仿,每个村庄的建筑都如火柴盒一般,造成了千村一面。由于大多数村庄村内道路没有硬化,又没有自来水和统一的排污设施,污水无法排放,造成地下水污染,影响身体健康。同时缺少竖向规划,往往造成每幢房子室内标高不一,容易导致邻里纠纷发生。

针对东山村农民建房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大力推进康居工程建设,可有效破解农民建房难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决:

4.1突出整村推进、占补平衡、拆建并重,确保康居工程建设保质保量完成。

结合山区村搬迁工作,探索“农民公寓”建设。科学规划,凸显特色,注重规划和建筑式样和质量、注重村庄整治以及农民社区化建设等工作,做示范村和精品村。同时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对于自愿退出农村宅基地的村民,按照标准给予补偿。对于自然村撤并和整村搬迁的村,引导农民向镇区或中心镇集聚,促进人口集聚。

4.2 努力拓宽筹资渠道,为工程建设中提供资金保障。

资金保障是康居工程建设能否顺利开展及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鼓励和组织村民或其他经济实体投劳、投资,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收社会方方面面的投入,降低整理成本,扩大筹资渠道。在村级联建过程中,加大村集体、村民应享受政策的体现力度。

4.3 做到村庄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紧密衔接。

为了避免国土和建设部门编制规划时各自为政,缺少衔接等问题的发生,在编制村庄规划时,要求国土和建设规划等相关部门进行协调,确保国土和建设部门编制规划时做到两个规划高度衔接。同时对农民要求申请建房的位置,国土和建设规划有关人员应该一起到现场踏勘,进行审批前联审,责任到人。

4.4 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先行。

按照村庄建设规划,对村内的主要道路进行了全面硬化,并全部埋设好排污设施,村内环境得到大大改善。然后引导村班子对地基向村民实行公开招投标,此举,不但可以成功解决村民的建房问题,而且使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快速壮大,从而使村庄建设形成了良性循环。

5抓好样板房建设和建筑工匠管理。

为了解决建筑立面单调,千村一面问题,我们针对该东山村实际,设计了三个建筑方案,特别抓好第一栋样板房建设,专门派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根据对农村建房的分析,建筑工匠对建房的式样和房屋质量提升相当关键,农民建房式样往往听从工匠引导,工匠队伍的素质对房屋设计的科学合理和建筑质量的提高起决定性作用。该镇将进一步加强农房质量和安全工作,逐步建立完善农村建筑工匠管理制度,把农村的“土工匠”变为农村建房改造的“建筑师”,引导农户自觉聘请建筑工匠参与农村建房改造,保障建房质量。

参考文献

[1] 汪光焘.搞好村庄规划和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J].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10).

[2] 仇保兴.实施村庄整治要防止步入五个误区[J].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10).

上一篇:关于油气田污水回收处理技术的探讨 下一篇:钢桁架支撑体系在房建高大悬挑结构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