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如何落实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

时间:2022-08-28 09:32:58

地理课堂如何落实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

新《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分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三维目标。提倡的“过程”是指学生感知、构建、生成的学习过程,是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方法”是指学习一定知识所运用的地理科学方法,如地理实验法、地理分析与综合法。本文以七年级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在不断地质疑中,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漫长而艰辛曲折的探索历程。

一、课堂实录

1.展示漫画:登高望远,游客登泰山向远处眺望,高楼大厦尽收眼底,视野开阔,山下人小如蚂蚁(配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教师提问:若有一架望远镜,且地面没有高楼大厦等阻碍,站在徐州能够看到北京吗?

学生:不能。

教师: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地球是球面。

教师:如果地球表面是平面呢?

学生:站在徐州能看到北京。

教师:要想看到北京,我们需要怎么做?

学生:我们需要站在更高的地方。

教师小结:我国古代人民早已意识到“登高望远”这一现象,最早提出地球是球面观点的是希腊科学家毕达哥拉斯,据说这位科学家最早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从帆船远去的现象产生的。

2.多媒体展示:海边的帆船远去的动画。

教师提问:当帆船远去的时候,船身和桅杆消失的先后顺序怎样?

学生:船身先失,桅杆后看不见。

教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

学生:因为地球是球面。

设计意图:美国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学家奥苏伯尔在他著的《教育心理学》扉页上,有一句被广泛引用的一句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他强调了学生原有知识的重要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中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唤醒学生头脑里的“地球是球面的前概念有助于科学概念的建构与掌握”。

3.教师发问:现在挑战思维的时刻到了。凭观察到的这些现象就能说明地球是球面吗?为什么?

学生:不能,只能说明地球不是平面的,是弯曲的。

4.教师引导:在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还有哪些伟大科学家的事迹呢?

学生:麦哲伦环球航行。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视频。

学生活动: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地球航行一圈,依次经过哪些大洋?请学生在地图上指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

…………

教师总结: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地球犹如悬浮在黑色大幕里的翡翠大圆盘,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蓝色的海洋与蜿蜒相接的陆地美景交辉,堪称宇宙间最美丽的天体。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验证了地球是个圆球体的学说,被称为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5.展示地球是梨形的图片资料:地球南极凹进25.8米,北极凸出18.9米。但为什么没有做成梨形或扁球形体的地球仪,却都是正球体呢?

学生:这两个数据和地球半径相比微不足道。

教师:其实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扁球体。从圆球体到椭球体,被称为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有人形象而夸张地说,地球有点像“梨形”,被称为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三次飞跃”。

二、案例评析

1.科学的方法是良好的行动指南,笔者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导向,从排除地球是平面到引导学生用列举反例说明地球是曲面,再从太空照片、月食证明地球是球体,最后学生通过分析材料处理信息得出了地球是不规则扁球体的结论。

2.落实“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对教师要求较高,一些教师只满给学生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地球的形状、赤道径极半径的大小,却忽视了得到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更不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当回事。例如,“走进国家澳大利亚”一节的教学,笔者以澳大利亚开发史为主线,将历史学中的航海时代的地理大发现与地理学中相关国家的学习进行整合,设计三个教学环节,即“寻找南方大陆”“认识南方大陆”“开发南方大陆”,把澳大利亚的特有物、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城市和人口的分布及经济的发展串联起来,使学生身临其境,跟着澳大利亚的发现者、开发者一起走进南方大陆。

3.探究地理规律深化“过程与方法”。地理规律即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在地理知识中处于核心地位。如在讲国际日界线时,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1)一个人站在北极点附近,自东向西绕北极点做圆周运动,每向西跨一个时区,时间就减少一小时,这样不断地减下去,是不是就可以穿越时间回到过去了呢?(2)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早,但地球上的东西方向是无限的,就会出现北京是5月7日,东京是5月8日这种日期紊乱现象。怎样避免这种日期紊乱现象?(3)是选择0°还是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4)国际日期变更线将一分为二怎么办?以此引发学生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最后让学生想出办法来解决问题。学生这种自主生成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中心中学)

上一篇:现代文阅读教学教什么 下一篇:对提高初中英语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