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时间:2022-08-28 07:54:18

高中信息技术课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摘 要: 高中是整个学习生涯中学生压力最大的时期,文化课所占比例很大,放松身心的机会很少。在此种情况下,信息技术作为高中新设立的一门学科非常受学生欢迎。不仅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成为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从创设问题情境的角度出发谈谈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 问题情境 创设策略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因为,它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生活中相关问题的能力。所以信息技术课的讲解也要从实际出发,而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实际学习情况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学科的讲解时,要以问题为载体,依据实际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必要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讲解要注重实践性与操作性相统一,这与传统教学观念有很大不同,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取问题情境创设方式,改变传统教学中灌输知识的理念。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使师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这种以问题为载体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接受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维发散力、创造力,同时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情绪。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情境和教学中的问题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所在,二者具有相互协调、相互发展的密切联系。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所依托的是真实的、在生活中见过的情境,而提出的问题是未知的,学生一般不容易回答,需要依托情境,深入思考才能够很好地理解其含义。信息技术课堂上如果只有情境没有问题,那么这节课的趣味性就会大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很难调动。同样,这节课如果只有问题没有情境,也是枯燥乏味的,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问题情境创设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需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的相关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要注重结合实际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注重学以致用,如果脱离实际生活进行信息技术教学,那么就失去了设置这门课程的意义。目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主要有:软件的学习与了解、图像处理、视频编辑,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问题,创设具体情境,最好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新知识。特别是那些计算机底子特别薄弱的学生,老师在创设情境时,要从最基础的开始着手。如创设一个制作简易视频的情境,老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并帮助学生分析制作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二)抓住重点创设问题情境

信息技术课程涉及的内容多而复杂,包括各种文本的加工、图片加工处理、视频编辑、程序编排、数字的再加工,等等。如果使用其他学科讲课时的演示方法,则时间不够,而且会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难以实现学习目标。所以教师创设情境时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只要重难点突破了,学生学习其他知识就轻而易举了。不仅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会降低,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例如:老师在讲“图片信息的加工”这一节课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设置特殊画笔、绘制路径”、“使用图层、路径与选区的转化”等内容。教学中以某一主题的电子贺卡为背景,以怎样制作精美的图片为问题情境。在学生制作之前,教师先展示几张精美的贺卡,让学生在范例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制作贺卡。在制作方法方面,需要教师先做示范,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强调重、难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少走弯路。

(三)注重信息技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分析、理解问题,以此巩固和联系新旧知识,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情境问题,不是毫无目的的胡乱创设,而是有目的、有规律地设置问题。就是说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和本节课的主旨内容相联系,这样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规律。如果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本节课所要教学的知识毫无关系,就很难使学生把握重点,只能把学生引导到与所教知识无关的琐碎细节之中,这样,本节课就毫无意义了。如在讲解“视频信息的加工”这一节课时,学生学习的重点是掌握信息加工技能,了解动画和视频的概念等。老师的教学途径是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掌握重点知识,一般情况下,学生对影视及动画的观看有很大兴趣,这样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也比较轻松,但是信息技术知识与所创问题情境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一大难点,老师在教学时要认真把握。

(四)围绕学生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设置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近几年,计算机已经成为社会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技能。高中阶段是学生接受新事物的最佳阶段,学校一定要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教师根据学生和教材的具体情况,适时创设紧扣学习主题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稳步上升,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曹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2):76-78.

[2]刘雪曼.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3(98):129.

[3]来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J].新课程・中旬,2013(11):13.

[4]王姝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3(7):213.

上一篇:以爱之名 26期 下一篇:提壶揭盖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