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2-08-28 07:11:23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摘要:《软件开发技术》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支撑课程。现有的课程教学一般偏重编程知识体系的传授,所教非所用。针对这类程序课程存在的通病,以《软件开发技术》为例,将web应用软件开发工作过程中的任务转换成学习活动中的任务,构建与工作结构相适应的项目式课程结构,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解决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无关的问题,实现“学为所用”和“学以致用”。

关键词:项目导向;理实一体化;Web应用程序开发;学习领域;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国内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存在所教非所用、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培养机制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这些专业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在职业能力的塑造特别是动手能力的培养上存在较大的随机性。如何针对职业岗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开发出一大批工学结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从而有效推动学生高质量就业,这是目前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下面是对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软件开发技术》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1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及其就业岗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要面向IT行业的软件开发工作的一线程序员岗位,培养能在IT行业的软件开发领域内从事计算机程序开发、软件编码测试、软件技术服务和管理、软件销售和推广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与传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相比较,它注重培养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把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相融合,培养“素质+能力+专长”的应用编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net方向)就业岗位包括:Web应用软件开发企业中的销售人员、实施及维护人员、系统开发人员、系统管理人员。通过对这些岗位进行归纳总结,确定Web程序员、Web应用软件产品支持技术员、网站开发程序员、Web产品工程师作为学生就业的主渠道。

2 《软件开发技术》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软件开发技术》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核心骨干作用,是培养基于.net技术Web程序员的主要支撑课程。同时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重要的拓展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适应Web程序员岗位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并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为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C#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课程,这些课程属于职业准备课程和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为学习本课程和职业岗位准备基本技能,后续课程是《软件项目实践》和毕业设计,属于岗位技能应用课程,与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相一致。

如何让学生利用Web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方法,使用.net技术进行中小型Web应用程序开发;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并形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基于这一背景开设的《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正是为了解决这类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问题而开设的。

3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3.1 课程设计理念

《软件开发技术》课程开发以Web应用产品行业的需求为导向,以Web应用开发程序员等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与Web应用软件开发公司紧密合作,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设计和开发一系列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标准和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教学。

3.2 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软件开发市场、软件企业、行业对Web开发程序员的需求,确定“Web程序员”的职业岗位培养目标。按照Web应用项目开发流程(生产过程),确定工作任务。归纳出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梳理成课程教学模块所需的知识点、技能点、素质点,最终选取煤矿安全资格考试系统作为教学载体。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结合一体化教学、角色扮演、项目训练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达到培养Web程序员应具备能力的课程目标。构建课程模块如下图1所示。

4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4.1 面向就业岗位

根据企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明确本课程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的就业岗位包括Web应用软件开发企业中的销售人员、实施及维护人员、系统开发人员、系统管理人员。通过对这些岗位进行归纳总结,确定Web程序员、Web应用软件产品支持技术员、网站开发程序员、Web产品工程师为课程重点针对的教学岗位。

4.2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是根据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共同分析面向就业岗位的岗位职业能力,确定了以下岗位职业能力。

确定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课程能力模块选取如图2所示。

4.3 选取企业煤矿安全资格考试系统作为教学载体

为了使学生能够体验完整的项目开发流程,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应用实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选取煤矿安全资格考试系统作为课程主要教学案例。因为煤矿安全资格考试系统是与合作企业合作项目,素材全面,包括源代码、数据库设计、相关维护配套工具、说明等资料齐全。煤矿安全资格考试系统案例涵盖了Web应用程序设计的核心内容,能涵盖各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

5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5.1 按企业WEB应用项目开发实际工作流程,序化教学内容.

以真实煤矿安全资格考试系统为载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做中学”为实现途径,以煤矿安全资格考

试系统开发流程中每个工作任务要使用的技术为依据,以工作过程的循序渐进原则设置,将课程内容序化为8个学习情境、16个工作任务。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如表1所示。

5.2 单个学习任务教学内容的组织

下面以学习情境四煤矿安全资格考试系统设计中工作任务系统数据库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1)任务导引:数据库设计。教师引导复习煤矿资格安全考试考试系统概要设计,并引出新任务:数据库设计。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案例演示:煤矿安全资格考试系统数据库设计。教师演示教学案例,学生观看演示案例。

(3)任务提出与分配:设计煤矿安全资格考试系统数据库。教师下发开发任务,学生分组讨论本阶段的任务,进行任务划分,设计煤矿安全资格考试系统数据库。

(4)实施。学生阅读煤矿安全资格考试系统概要设计文档,学习Power Designer工具的使用,使用Power Designer设计煤矿安全资格考试系统数据库,编写数据库设计报告。项目经理审批数据库设计报告。创建并生成煤矿安全资格考试系统数据库。教师点评学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根据教师的点评完善自己的作品。

总之,通过以企业真实的开发项目煤矿安全资格考试系统为载体,设计8个学习情景、l6个学习型工作任务,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学习,让学生能实际经历Web应用软件开发流程和规范,养成良好的团队协作职业素质,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邓泽民,陈庆.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 方玲玉.《网络营销实务》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实践尝试[J].职教论坛,2008(8)

[3] 李仲秋,朱国军,王文海.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构建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9(5)

上一篇:论Java对象的比较技巧 下一篇:“私有云”:鸡肋还是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