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在教学中的评价艺术作用

时间:2022-08-28 06:09:19

朗读在教学中的评价艺术作用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因此,教师准确合理,富有鼓励性的评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得到美的享受,真正确立学生在“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如何提高朗读教学中的评价艺术,作出准确合理、鼓舞人心的评价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评价目标层次化

我们可以明确教学的基本途径即“感知体验――情感共振――携法吟诵”。学生的读始终贯穿这一过程,但各阶段的要求不同,评价的目标也应随之而不同。

评“感知体验”:这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语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读课文,口齿清楚,声音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唱读,不重复字词,评价的时候就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去评价。

评“情感共振”:主要通过朗读体验,使课文语言所表现的客观生活画面,在学生脑海里逐渐清晰,学生的思想感情逐渐与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融,课文语言表达的情感与学生已有经验情感产生共振。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评价时可从重读、轻读、语速、语调等方面进行。

评“携法吟诵”:是在教师的辅导下,学生进一步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过程,是学生在情感的支配下表达语言,体会语感,积累语言的过程。此时,可开展各种创造性活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或朗读比赛,或看插图背诵课文,或表演课本剧,或给插图、录像配解说词,或当小导游,或配乐背诵等等,引导学生变死记硬背为活记乐背,在愉快的教学中积累语言。

二、评价形式多样化

(一)教师评价学生

这是朗读教学评价常用的形式。教师在朗读教学中的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两类。即时评价是教师对学生朗读立即给予评价,利于及时纠正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延时评价指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朗读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鼓励的行为方式和语言,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二)学生自我评价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还能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认识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三)学生互相评价

朗读教学中,还可以组织学生相互评价,得到来自同学的真诚称赞或认同,可以增强学生在集体中的安全感、信任感、归属感等。学生相互评价的方式很多,可以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甚至可以找对子互评。

(四)学生评价教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评价学生的朗读,还可以评价教师的范读。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宽松、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把微笑、、激励、信任带进课堂,使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打破评价的束缚,展现自我,敢于挑战偶像和权威,塑造新型人格,增强学习的创新意识。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自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优化、丰富自己的评价语,另一方面应努力培养学生自评、互评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通过评价扬长避短,获得多方面的满足,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

上一篇:空劲气功外气疗法浅探 下一篇:在古诗文教学中怎样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