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社区价值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分析

时间:2022-08-28 05:43:44

新型社区价值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分析

摘要:新型社区价值体系的建设是新型社区建设的灵魂,其建设必须由多种因素推动,新时期我们必须从内外两个方面构建新型社区价值系发展的动力,以此推动新型社区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新型社区 社区价值体系 动力机制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随着城镇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加强城镇社区建设,成为完善城镇功能、强化城镇管理、加强城镇服务化的迫切要求。新型社区价值体系作为新型社区的价值支撑必然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新型社区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社区价值体系是社区价值观念的体系,是指社区居民所共享的价值取向(经济取向、娱乐取向、文化取向等)、文化氛围和思想状态等。新型社区价值体系主要是指在新时期城市、乡镇和农村的社区所应呈现出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及文化氛围等。

二、新型社区价值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

新型社区价值体系构建的动力主要有两个方面:外源动力和内源动力。内源动力主要包括社区居民、社区文化,社区组织、社区环境等内部要素,外源动力主要包括经济、制度、科技等外部要素。

(一)外源动力

1.经济方面

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快速转型是社区价值体系重构的根本动因和“最终动力”。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居民认可的消费观念不断提高,社区建设成本欣然成为人们可接受范围之内,即新型社区价值观念得到改变,这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如果经济达不到,人们根本无暇去考虑建设。当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有的国家结构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面临转型,社区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环境,它与人们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所以社会快速转型也是社区转型的根本动力,是新型社区价值体系重构的根本动力。

2.科技发展

经济发展促进了科技发展。新型社区的社区设计、房屋设计、社区内设施的建设都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人们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生产优质材料,为社区的发展提供了基地、提供了参考标准,如房屋设计、社区绿化等,房地产商在建房时,也要参考设计,这都基于一个前提——科技发展。

(二)内源动力

1.传统缺陷

传统社区是趋于感情化的,社区内各种工作也都是基于人际间关系和经验的,但是过多感情因素的投入会使人失去理智。因此,只有感性和理性相结合,才能使社区呈现最佳状态,道德和法律的共同作用才会趋于和谐。社区文化的发展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积累的过程,也是文化自身循环发展的过程。索罗金的文化类型论曾指出,社会历史就是不同文化类型的更替和循环,历史的发展是有周期性的,社会发展过程存在内在的必然性,任何一种基本文化类型都会通过耗尽自身的能量发生优势转移,使社会历史呈现出从理性文化到感性文化,再从感性文化到理性文化的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2.需求增加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类,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生理需求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如果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理机能就不能正常的运转,就更无法去寻求高一层次的满足。而新型社区的建设价值观念的转变也是人们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变的产物。社区成员需要的满足和社区福利的提升是社区价值体系重构的内在动因和“思想动机”。

3.利益主体的分化

利益主体的分化与整合是社区价值体系重构的直接原因。利益主体就是利益的追求者,改革前中国社会的利益格局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这是由中国经济的单一性和阶层的单一性决定的,改革之后,经济呈现多元化,中国也出现很多阶层,利益主体开始分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激发了社会的活力,促进了新生事物的形成,推动了新型社区的形成。

4.文化观念多元化

社区居民来自不同的地方,所接受的文化观念不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的很多价值取向不同,这样的人同时居住在一个社区,他们可能会有谈吐、衣着等方面的不同,对于很多比较传统的人是很难接受的,因此传统社区就无法满足这方面的要求,但是新型社区不同,新型社区的各方面都是一种创新,是一种与传统相对的,新型社区价值体系必然包含居民的文化观念的交杂、矛盾和融合。

5.管理的理性化趋向

传统社区的管理多依靠情感方面的调和,由邻里关系的程度和社区居委会的调节两部分组成,新型社区则不然,新型社区的管理更趋于理性化。理性化管理是相对于人性化管理而言的,它是指管理在过程中,企业任何人员都要按照企业制度法规办事。这是一种机械化管理。传统的社区模式倾向于人性化管理,没有明确条文,而新型社区模式的产生则是随着规范而生,它规定着各部门职责,并对权利的行使进行约束,在社区内,社区各项活动都有明文规定,居委会按照章程办事,办公人员趋于年轻化,这是一种由情感性向理性化的转变。

三、结论与讨论

价值体系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内化的过程,原有的价值体系会不断地去内化新型的价值体系。现在我们可以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但当再过去一千年,我们就可以说中国有六千年的文化,是历史的结晶。社区发展是我国发展的最基本的方面,社区价值体系也是国家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诸多因素共同催生了价值体系的变化,由传统到新型,这是一个发展一个创新。

参考文献:

[1] 董淑芬:《科学发展观与南京城市新型社区建设》[J].科学发展观与南京“两个率先”高层论坛专辑,2004,(04)。

[2] 葛微,张广敏《建立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的几个问题》[J].开放时代,2001。

[3] 王力平,许晓芸. 西北地区城镇化内源动力解析[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01)。

[4] 于显洋:《社区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04)。

作者简介:李影,女,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硕士研究生(济南,250100)。

上一篇:论经济学中价值中立的不可行性 下一篇:论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