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运用地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时间:2022-08-28 03:15:34

浅谈如何运用地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文通过对地图的历史、基础知识的介绍,强调地图对地理教学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如何通过地图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地理教学中学生在地图阅读中出现的问题。

地图 地理教学 学习能力

地图是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加以综合,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建立地球和平面间的相互联系,用符号、文字和颜色把地球空间现象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早在文字尚未创造以前,原始人类就在地面上或石板上绘画简单的图形,或用石块、贝壳来模拟所看到现象的形状、大小、方向或相对位置等。之后数千年,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需要,地图被广泛应用于土地管理、外交活动和军事斗争等方面,这也使地图的制作逐渐规范起来。

一、为什么要加强对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

地图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现代社会,地图在经济建设、国防、科研、教育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就连在日常生活中,地图也常常充当着“顾问”和“向导”的角色。而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最实用的教具。如果教学中地图运用的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不但可使其在生活中受益匪浅,也将为其今后的终身学习做好知识和能力上的准备。

二、地图基础知识

任何能力的培养,都是以一定的基础知识为先决条件的。学生要掌握好与地图有关的基础知识,明确一些有关概念,才能阅读和使用好地图。

地图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

1.比例尺

比例尺又叫缩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式:文字式、数字式和线段式。换和单位换算。在比例尺的计算公式里,图上的单位距离一般是1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一般用千米,所以要换算为厘米,才能计算出图上距离相对于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

2.图例

地图的图例,除了符号,多数情况下还要附加必要的文字和数字注记,这些都是地图的语言。地图是一种特殊的地理语言,这些语言可以有选择的、形象的突出反应地面景物的许多地理特征。因此要利用好地图的语言,必须熟悉包括各种符号和他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等的图例。因此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诸如河流、铁路、城市、国界、洲界等,不仅能提高读图的速度,而且便于从地图中收集更多的地理信息,大大提高读图的效率。

3.方向

任何一幅地图的阅读都需要对方向的认识和判断。正确判定地图上的方向,是建立空间方位概念的第一步。经纬网地图,可利用经纬线来判别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利用指向标来辨别方向。指向标的方向一般是指向北;在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情况下,通常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方向。

三、如何对学生进行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

1.课堂上的示范和引导

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课堂上老师的示范引导很重要。在七年级学生初学读图的阶段,教师一定要把起点放低,要耐心、细致地指导并予以热情的鼓励,一定要把有关读图、用图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方法打实。比如,平时要引导和提醒学生养成读图的条理性。读一幅地图之前,首先要读图名,这一点容易被忽略却又非常重要。因为图名是一幅地图的主题和主要地理事物的概括。有些学生看了半天,还不知道该看什么,看的又是什么,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忽略了读图名,抓不住要点,降低了读图效率。其次,要养成阅读图例的好习惯。图例的种类繁多,其中有许多是学生没记住或无须记住的,阅读图例,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

2.将不同内容的地图对照起来阅读

学地理不光是记忆,还要认识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所以还要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相互之间关系的能力。将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各种地图放在一起读,“叠加”起来读,能很好的了解和掌握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理解其成因。

例如,把“中国政区”图和“中国降水量”图叠加起来阅读,你会发现,总体来说,我国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但是局部地区有例外:福建省西部降水量要比东南部沿海地区多,新疆南部是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为什么?再叠加一幅“中国地形”图,可以知道福建省西部多雨地区正好是武夷山脉,而新疆南部少雨区为高山环绕的塔里木盆地,地形状况是影响降水量多少的原因之一。

地图的叠加还可以有更多的方式。例如,把“中国城市分布”图与“中国地形”图、“中国河流分布”图叠加,可以发现我国城市分布和地形、河流之间的关系。

3.指导学生填图和简单的绘图

通过地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填图和绘图是不可少的,它是锻炼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很好的方法和手段。做填图题,随便在底图上填充些内容并不难,难的是所填的内容要准确无误,不仅定位要准,而且所用的符号也要恰当。这就要求学生对地图的特性非常熟悉。

比起填图,动手绘地图的效果更好。绘地图可以用现成的轮廓图,也可以自己画简单轮廓图,然后在图中填画其他内容。绘图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全面调动和运用自己掌握的地图知识进行的一次综合性的实践,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大量的细节,它反过来,能使学生对地图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全面。

在填图、绘图前老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必要时作出示范,在学生填、绘地图的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观察、指导并予以评定。

4.提醒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学地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地图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工具之一,更应该把掌握到的地图能力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巩固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到的地图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体验到成就感,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有一次恰逢学校活动,让初一的学生下午到市科技馆参加活动,部分同学不知道市科技馆在什么地方,骑车的同学不知该走哪条路,坐车的同学更不知道自己该坐几路车。我想,这不正是将地图知识用于实际生活的绝好机会嘛,就将《郑州市交通地图》借给了他们,课间十分钟,只见一大群人顾不上课间嬉戏,挤在一起,七嘴八舌,指手划脚,找市科技馆、讨论公交线路……可以说,在此之前我从未见过他们如此积极主动而又全心投入地使用地图。最终,同学们相互帮助,利用这幅地图解决了自己的难题,那种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和兴奋的心理体验,在后来的地理学习中就成了他们不仅重视,而且充满热情地读图、用图的思想和行动的源泉。

四、学生在使用地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在实际的教学中,经常会遇见一些增加学生阅读地图难度的情况。

1.地图符号的记忆

近几年,郑州对初中地理的考核方式改为了开卷形式,导致学生对地理符号的记忆不再重视。这对学生对地图的理解造成了比较大的阻碍。

另外,和书本配套的地图册在地图内容的选取、符号的表现上虽有统一的基础,但各地图又有一定的独立性。如铁路,虽然都用线状符号表示,但有的图上采用红色划线;有的图上采用黑白相间的划线;有的图上则采用黑色划线,而且其粗细也不尽相同。又如首都的表示,在课本中是用圈形符号中带黑点,在地图册中却又增加了红色来标记,还有的是用红五星来表示。如此一来更增加了学生地图阅读的难度。

不过现代教学主张兴趣教学,不主张死记硬背,许多地图符号都是按照象形的原则制作的,通过想象、联系等方法来记忆,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考查时也可以事半功倍。

2.色彩的变化

在平时的教学中,课本和地图册中出现的地图以彩色地图为主,而期末考试的时候却是以单色地图为主。很多学生原先是靠颜色来辨认地理事物的,如绿色代表平原、蓝色代表海洋等,如此一来,在考查时就不能迅速准确的读出地理事物,影响答题速度,再加上平时对素色地图阅读的练习有限,进而影响成绩。

针对学生对地图颜色转换的不适应、对图幅变化的不习惯,其实可以重新使用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填充图册。填充图册刚好是单色地图,其中空余的填充既可以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确定,还有强化对符号注记在地图中分布的掌握。而且可以给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弥补课上的不足。

3.图幅比例尺的变化

虽然地图都是以完整的制图区域作为图幅范围的,但是完整的制图区域的大小也有所区别:比如有按照行政区划分的,有按照地理单元划分的,还有按照自然经济区域划分的。学生对地图上地理事物的记忆却出现了“大图认识,小图不知”的现象。以美国为例,部分同学在世界政治地图中,能找到美国,确定美国的位置。在世界地形图中,能够读出具体的地形单元。但是在大比例尺的美国专题地图中却出现不能确定美国海陆位置、无法确定美国的具体地形单元等现象。

好在图幅和比例尺的变化也可以通过平时课堂黑板上绘制地图填写地理事物来解决,也可以用填充图册的使用来解决。

总之,地图是人类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是地理学知识在平面的体现,是地理知识的载体,不论是在地理教学中,还是相关科目的教学中以及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毕竟学生对地图阅读和理解方面的差异来自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差异与图形识别方面的差异,这是由学生的自身能力决定的,这也是教学中不可能不出现的现象。针对目前学生在地图阅读和理解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尽快的想办法解决,使每一个孩子都喜爱学习,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澄,樊杰.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新课标地理教案.人民教育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2006.

[3]许耿,梁义冰.地图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4]李海霞,毛秀琴.地理教学中巧用地图.宁夏教育,2004,(4).

上一篇:班主任应绽放四朵意识之花 下一篇: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