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让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充满生机

时间:2022-08-28 12:37:32

微课让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充满生机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微课为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方法。结合微课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例,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充满生机。

[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微课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005-02

阅读能力是当代社会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通过阅读不仅能够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发展智力,还能够陶冶情操和塑造品格。因此,阅读教学也就成为语文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我们必须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依托多媒体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

微课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等单一的教学任务为中心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新课程理念下产生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把本节课的重难点和疑点通过微课来进行讲解,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直观认识。

古板、枯燥的课堂教学和讲解势必会让本已厌恶学习的学生更加痛苦。所以,中职语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所学专业,结合教学内容,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创建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中来,通过参与教学活动去获取知识,以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课堂教学成为语文知识积累、释放、组合、撞击的舞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旦对学习的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将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行动。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Z文阅读兴趣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运用微课进行阅读教学,激发学生浓厚的语文阅读兴趣。

一、运用微课化抽象为直观,激发阅读共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微课的方式,让学生在活灵活现的微课中,亲身感受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奇颖秀逸、情采飞扬、韵致风流的写景美文,它描绘的是淡雅清丽、美妙多姿的风景图。如此优美的文章离不开比喻、拟人、对偶等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在教学《我的空中楼阁》时,笔者请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许多学生都毫不犹豫选择了比喻句,如:“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群山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为了引导学生在阅读《我的空中楼阁》时跟随文中优美的语言踏上美的旅程,去欣赏群山、小屋、纯绿的无花树,去享受远离尘嚣、辽阔优美的充满活力的灵秀之境,笔者将欣赏语言美作为教学的重点。作者的想象力极为丰富,极为奇特,取譬用喻十分生动、新颖、奇异,超出常人的想象,文中精彩的比喻句随处可见。因此,笔者给学生学习微课《高超譬喻――〈我的空中楼阁〉比喻赏析》,伴随优美的视频图像和舒缓轻柔的音乐,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作者笔下那些生动、新鲜、奇异的比喻,引领学生去欣赏一幅幅灵动的优美的图画,引领学生去感受作者内心深处对快乐、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微课学习,学生充分体会到作者运用比喻的妙处,觉得它不仅描摹出了事物的形态,而且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并且引起了读者无限的遐思。微课图、文、声、像并茂,生动活泼,具有更加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能够将课文中处于静态的文字演变成立体、生动的形象,将抽象内容变得直观,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这些兴奋点,使他们多方位感受知识信息,产生阅读共鸣。

二、运用微课丰富知识,开阔阅读视野

由于微课可以灵活根据教学要求以及结合学生需求,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微课内容也随着教学需求和资源应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扩展和生成。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课堂教学要考虑作者意识和写作背景。由于学生和作者生活年代不同,如果只是站在读者角度,就很难理解和体悟文字背后的情感。例如《卖白菜》中的难点之一是文章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作者莫言幼年时期所经历的极端贫困对于现在学生而言是很难理解的,如果不了解写作背景、不了解作者,就难以理解文中由“一毛钱”所折射出来的人性。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展示微课《莫言,你知多少》,吸引学生的眼球,看着陌生的、仿佛在神坛上的作家如此亲切地出现在荧幕上,讲述着自己的童年经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看到莫言说自己最难忘的就是卖白菜一事,这让学生意识到,今天所学的这篇文章不是假的,而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他甚至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演讲上讲这件事,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再觉得文中人物、年代和故事是那样陌生而不可理喻了。

可见,运用微课便于有针对性地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加深和拓宽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有利于教给学生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使学生能接收的信息量大大增加,从而开阔学生阅读视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三、运用微课化被动为主动,探究阅读亮点

阅读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微课既是教师自我提升的平台,也是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学习的最好载体。在这个过程中,借助微课,设疑质问,让学生处于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置,使学生动眼、动口、动手、动脑,主动观察和思索,积极探求合理的答案,并在学生处于积极状态之时加以适当点拨或者引导,可以迅速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效果,达到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例如《卖白菜》这篇文章,从内容情节来说,没有复杂之处,但是作者通过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位真诚自尊的母亲形象,这个形象给儿子也给读者留下了永恒的记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抓住文本的阅读价值所在,重点引导学生感悟和体会这篇课文是如何借助细腻清晰的语言、严谨完整的结构刻画母亲诚实、坚强、自尊的美好形象的。

笔者从母亲形象中的“诚信”着手,以此为阅读教学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掌握这篇课文的主旨和感情。笔者抓住故事中的亮点――“我”在卖白菜时给老太太多算了一毛钱,运用微课《多算了一毛钱》展示下列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供学生思考探究:(1)一毛钱对于“我”“母亲”“老太太”而言,分别意味着什么?(2)“我”为什么要多算这一毛钱?(3)对于“我”多算的这一毛钱,“我”“母亲”“老太太”分别有着怎样的心态?(4)“母亲”为什么流泪?从“母亲”的眼泪中你感悟到什么?运用微课层层设疑,学生不再被动去阅读,而是主动思考探究,感悟着文本中一毛钱折射出来的诚信之光,感悟着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年代,母亲用那“红红的双眼”语重心长地告诫“我”做人要诚信,哪怕是一分一毛不能贪别人的,多么难能可贵;思考着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该怎样坚守诚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坚守诚信”这样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在当下的社会中如何面对种种诱惑,这种优秀的传统美德是教师应当教给学生的重要内容,也是这篇课文阅读价值的所在。因此,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运用微课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更好地引导学生抓住阅读亮点去自主探究,从而促进学生阅读品位的提升,陶冶学生的情操。

总之,微课作为新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和补充教学方式,以其独有的特点推动着教学改革。有了微课支持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变得生机勃勃、多彩多姿;利用教学视频,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地学习。同时,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使用微课,形成教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把课堂变为学生喜爱学习的场所,从而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让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 参 考 文 献 ]

[1] 肖莉.浅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途径[J].语文教学通讯(中职刊),2008(3).

[2] 隋瑜.提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初步探讨[J].读书文摘,2015(18).

[3] 何钢,陆晓梅.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7).

[4] 姚润梅.试论“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1).

上一篇:返璞归真 独抒性灵 下一篇:谈诗歌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