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时间:2022-08-28 10:42:51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回顾一年多的小组合作学习实验与研究,感到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在这次实验中已经被我们引入课堂,它已经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明显特征。从现实状况来看,我们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困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问题一:小组人数的划分。一种是过多,达7、8人一组,导致部分同学在组里根本没有发言的机会;另一种是过少,2、3人一组,这样组内可汇集的知识、经验等都相对少了。这些都不利于小组学习。据国内外专家研究证实,小组人数“4-6”人为宜,“5”人最佳。因为它已达到一定的规模,可汇集的知识、经验及各种信息都相对多些,同时又使每个同学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另外,“五”是奇数,当小组讨论一旦处于争执不下时,从人数上自然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倾向,这样便于做出暂时性结论。

问题二:小组内没有分工,从而失去小组学习的意义。例如:在低年级的一节数学上,老师让学生成物品的重量。在汇报时,一个学生说:“我称数学练习本是60克。”“是60克吗?”教师再一次问到,坐在旁边的同学提醒了一下,“它的重量是160克。”这个同学终于说出了合理的答案。想必,诸如此类的现象在我们的课堂上也时有发生吧!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这就是因为小组内没有明确分工,没有人做记录。小组学习的重大要素之一就是共同任务的分工,只有对小组任务进行明确分工,才能使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职责,才能使学生感到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才能促使小组学习的有效进行,从而真正体现小组学习的价值。

问题三:小组交流方式单一化。由于学习材料、学习要求的不同,也就需要与之相应的交流方式,如果交流方式过于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在小组交流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讨论方式。我主要采取的有:轮流发言式:即小组成员围绕问题,挨个发言,一个不漏。接力发言式:即小组成员就某个课题每人准备其中一部分,然后,以接龙的方式发言,从而构成一个整体。评价式:即学生面对问题先由一人发言,然后由其它同学补充说明。自由发言式:即小组中采用辩论的方式谁愿意说就说等等。这样有利于满足学生的需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问题四:小组交流时,有的教师或等待或观望,甚至有的教师干别的事。这样教师根本不了解学生状况。由于在合作学习时,有的小组有一种方案,有的有两种或更多的方案,而教师不了解情况,汇报时,很可能就先让方案多的组先汇报了,方案少的组就感觉无话可说,或者只是重复别人的话,积极性不容易调动起来。那么,在小组讨论时,我们教师究竟该做什么呢?教师应当做观察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注意每个小组的活动,参与到活到中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到心中有数。在汇报时,先让方案少的组说。这样方案少的组说的时候,方案多的组肯定会认真听,因为他们想补充这个组没想到的;方案多的组说的时候,方案少的组肯定也会认真听,因为有的想法是他们没想到的。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让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得到了展示。

问题五:教师没有给学生充足的小组学习时间,导致有些小组学习中途结束,走了形式。我认为必须给学生充足的小组学习时间,让他们有发现、讨论、交流、评价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自己的话砍掉一半,把教师讲的时间挤出来,学生才会有充足的时间。

小组教学除了上述问题外,也许还存在其他困惑。小组合作学习正处于探究阶段,肯定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它要求老师必须从一定的高度来驾驭教材,才能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不至于出现和学生一个水平甚至跟不上学生的尴尬局面;也不至于出现总是在一些无足轻重的小问题上绕圈子,而对那些关键问题却一带而过的情况。

(作者单位:辽宁省昌图县大四乡小学)

上一篇:浅议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在日本淘旧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