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之我见

时间:2022-08-28 08:39:16

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之我见

音乐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但长期以来,音乐教学偏重“专业化”,习惯把音乐仅仅看作是一门学习识谱、唱歌、传授技能、技巧的所谓调剂性课程,以致音乐课的美育功能和作用不能充分地体现和发挥。这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和狭隘,与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必须及时纠正和改变。那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突出审美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下面五个方面进行操作:

一、加强音乐欣赏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体验,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要训练学习听音乐的能力。音乐欣赏是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直接的过程,音乐的审美要从学会欣赏、评价一首作品开始,了解歌(乐)曲所体现的审美特征。在整个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欣赏里,既有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又有中西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品。种类之齐全,内容之丰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利用教材的这种刻意安排,充分发挥欣赏课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使音乐欣赏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和方式

首先要避免生硬的强调作品的历史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而要在生动地提供学生能够接受而又必须了解的音乐知识和有关的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语言和音乐要素的运用,了解作品的艺术语言、音乐要素的运用和作品的艺术特点。所有的音乐概念都应尽量用音响来体现。在安排多首作品一同欣赏时,可简单地进行一些比较和联系,区分不同作品的不同处理方法及它们的审美特质。将学生接触过和了解到的音乐知识及技能运用到对作品分析中来,以训练和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艺术分析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二)充分准备教学资料

如果资料准备不足,光靠教师说教、灌输,学生所能了解掌握的知识将是零散的、单纯的和不怎么完整的,课堂的效果也不活跃,学生的情绪和兴趣也不太容易激发起来,其对教材的吸收率也不太容易激发起来,对教材的吸收率将是很低的。因此,为使音乐欣赏课更有效果,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一首歌(乐)曲的不同音响资料),挂图、幻灯片,录像片、图片等等,可增加信息量,增强欣赏课的艺术感染力。

(三)采取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

可以讲故事的方式、讨论的方式、观看同学上台演唱(奏)等方式进行,增强课堂的气氛和活力。例如:欣赏音乐作品时,老师有意安排一些情境可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和联想,使学生整体参与意识增强。参与和配合将会提高欣赏效果。

(四)注意电教媒体的应用

实践证明,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的作品欣赏中的应用,可拓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例如: VCD中的歌曲欣赏和录像带音乐欣赏中的背景画面,给音乐的意境提出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更容易了解音乐在图片幻灯放映的特定氛围中,老师动听的引导讲述、清晰明静的画面,将会引起学生情绪的强烈反应,

激发起学习兴趣,进而参与产生共鸣。兴之所至,趣味盎然。

二、挖掘美育素材

在音乐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对蕴含在教材中美育因素加以概括和提炼,并加以刻意地强调增加审美教育的效果。如:对音乐的速度,让学生参与律动去感受苦乐,对于节奏,可让学生玩弄打击乐,去进行感受和领悟。既可扩大学生的审美领域,又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增加对美的认识和分辨,加深对美的理解。

三、重视美感的训练

音乐课属于美育范畴。我们既要使学生具有美的意识、美的观念,又必须具备表现美的方法和技术,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训练,又要注重表现美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我们应明确学校艺术教育是非艺术专业的人才教育。可适当降低对学生技能的要求,以便面对全体学生,让大家都能够接受,都能感受到音乐的美。一个学生想要有音乐修养,脑子里必须装有大量的音乐旋律,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音乐课的每一环节,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都必须贯穿对美感的训练。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音乐想象力、音乐认知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感受课业练习中多种美的类别和特征,引导他

们将各自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贯穿到练习之中进行应用,获得艺术表现的愉悦和。

四、营造审美氛围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增强美育的效果,还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艺术氛围。如:请一些在器乐、声乐、表演上有特长的学生上讲台来演唱、演奏、表演节目。进而使每个同学都能上台来表演节目,培养同学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也可让学生将各自认为好听的音响资料,在上课前几分钟甚至后几分钟,播放给大家听,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其它音乐的评价能力。同时,在音乐教室开辟音乐教学园地、张贴著名音乐家的挂像等等,久而久之,形成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对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我们应采取多种手段,把音乐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体验,教师是描述音乐的进行,而不是解释音乐。我们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才能培养出学生的个性,自信心、创造性。我们一定要增强以审美为核心的观念,弄清技能技巧只是手段,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才是我们的目的。

上一篇:谈中学物理规律教学的四步 下一篇:浅议初中语文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