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课堂沟通的桥梁

时间:2022-08-28 07:16:39

构建课堂沟通的桥梁

大家还记得萧伯纳的一句名言吗?“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咱撇开物质交换,不难看出萧伯纳的这段话,是在劝导人们――尤其是学人们――能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以共同长进。的确,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沟通,即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也会付之流水。这句话更应让我们老师进行深刻的反思:怎样才能让学生有“两种思想”呢?我认为,良好的课堂沟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堂课,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交流互动,老师讲得再精彩,课堂也只能是没有观众欣赏的舞台。课堂是流动的,而不是静止的,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分享快乐,体验人生。在课堂上,学生不但要学习显性知识,更需要学习如何与教师、同学交流、互动,领会课堂上各种关系的意义、特征,领悟自己在班级里的位置,在课堂上的角色。这就需要良好的课堂沟通,引导学生在与他人沟通过程中,活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理解自己及他人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

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怎样才能做到在心灵上交流与沟通昵?我觉得以下几点不容忽视。

一、关爱;融洽师生的关系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每位从教者来说都至关重要。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如果在教学中只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而忽略了师生的交流互动这个重要的环节,那么必然导致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的缺乏,影响教与学的效果。如今的教学已不再是简单地“教师问,学生答”的机械模式,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良好的相互关系,形成真诚、和谐、多元的互动,从而产生教学共振、共鸣,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这就要求通过师生双方的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尤其是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她能用心灵赢得心灵。我深信,爱心一定能谱写出动人的篇章。老师的关爱,能让学生峰回路转;老师的鼓励,能让学生扬帆远航;老师的信任,能让学生潜心竭力。是的。老师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个目光,都会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师爱,就要用博大的爱去关怀学生,感化学生,指引学生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顾明远教授曾形象地比喻说:“自然界很多动植物为了养育下一代,可以牺牲自己。”如果我们把培养学生当作整个人生命的延续,那么,我们一定会真诚的去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也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则是培养人的专门劳动者。对此而衍生出一种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那就是热爱学生。在爱的感召下,理解、信任学生,构建良好的、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精彩课堂教学效果。因为师德的灵魂是爱。

二、倾听,架起沟通的桥梁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目,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在生活与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需要倾听。在教学中,师生交流互动更需要倾听。作为教师,学会倾听,乐于倾听,善于倾听,不仅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和修养,意味着平等与尊重,而且是一种睿智机巧的教育艺术,可以捕捉到更多的信息。抓住一个个教育的切入点,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动态生成的,当组织学生讨论,学生“活”起来“动”起来的时候,教师必须学会倾听,生与生之间也需要倾听,才能实现课堂沟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只有倾听学生发言,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才能做到教学相长,把握教学主动权,从而依据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倾听,教师还能对各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判断对问题的分析深入到什么程度才是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倾听,丰富了教学内容,生成了教学资源,挖掘了学生的智力潜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倾听不同的观点,实现生与生的沟通,交流所能想到和理解到的一切。不仅在思考和创新的体验中构建了新知。体验了积极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还在探索、尝试、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发展了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倾听是沟通的最好通道。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创造,全体学生各有所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发展。

三、思考,交流的积极准备

有价值的交流才是真正意义上对教学的升华,而有价值的交流是建立在学生的思考之上,激活学生的思维之后,学生有欲望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不要急于打断学生的发言,也不要接话,更不要怕学生发言太长,耽误上课时间。只要是有价值的发言要留给学生空间和时间,也许,这时才是课堂上火花闪耀的时刻,让我们听到学生精彩的回答。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在学习《老王》这篇文章时,为了学习本文精彩的写人技巧,我临时让学生看图写作,我选取了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在他们还没有拓开思维的时候,强行让学生口头表达,学生吞吞吐吐,没有表达的欲望,没有参与的激情,这时我看到了学生们低着头生怕被老师提到的情形,顿然大悟,及时做了调整。学生们有了思考的时间空间后,终于创造出动人的“作品”,有些同学联想到自己的父亲,发自肺腑的感动感染了在场的所有学生和老师,很多人竟泪光闪闪。这个环节竟然成了本节课的亮点,赢得了经久的掌声。

四、兴趣;最好的老师

孔子说过。好学者不如乐学者。“乐学”可以提高“好学”。也只有“好学”到了一定程度后才会“乐学”。乐学可以提高好学的效率。从好学乐学到博学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却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与充实的一条必由之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无疑是缩短了这条路的距离。对于学生而言,由于身体和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能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到同一个事情上,单调乏味的学习常会让他们疲惫不堪,不要说聚中精力,就是应付也没有心思,更不必说那些爱打磕睡的孩子了。此时,如果我们教师采用批评、罚站、罚作业等方法来让学生听你的课,那是没有什么效果的,甚至会让学生对你乃至对该科产生厌恶的心理,若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肯定是失败的。大家不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所以,我们就应该根据教材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沟通是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课堂上他们过得怎么样,他们能否被理解,能否与他人沟通,或者他们在课堂上是否被重视,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

总之,知彼知己,才能百战百胜,这是兵家之道,也是教学之道。只有交流沟通,才能做到互知彼此,如果教师只按自己对学生的所想、所期,去向学生施爱、施教,却不知道学生所想、所望,只能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课堂没有学生的互动,学生是不会从知识能力的此岸到达彼岸的。所以我还应继续学习研究,让自己从一般教学经验的“此岸”,通过实践的积累、探索、创新,达到理想的教学艺术的“彼岸”,去攀摘更多的教育教学艺术之花。

上一篇:巧设课堂情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 下一篇:浅析优化课堂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