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五个关键

时间:2022-08-28 06:16:41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五个关键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城乡一体化制度是关键。二元制度是制约城乡一体的最大障碍,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对于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应该废除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制度。

2.城乡一体化县域是关键。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政策(制度)上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郡县治天下安”的思想,因此县域经济的强盛是城乡一体化的关键。

3.城乡一体化特色是关键。城镇化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必然方向,但是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也必须建设新农村,因为中国人口多,主要是农民多,农民要进城,但不可能都进城,更不可能都进大城市。城镇化需要加快推进,但新农村建设也不能忽视,推进新农村建设,更不能盲目套用城镇化建设的做法,简单地撤村并居,让农民上楼。新农村应该是升级版的农村,不应该是缩小版的城市。所以只有传承乡村文明,保留田园风光,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那才是美丽乡村。

4.城乡一体化技术是关键。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是高质量的城镇化,不是大城市化。同志就任国务院总理之后,召开的会上专门讲到了这个问题。他讲新型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保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所以这个三保可以说是我们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遵循的一大原则,或者叫重大原则,就是说农民变市民是有条件的。对大规模进城的农民群体来说,要完成市民化的过程,必需满足三方面的基本条件:一是在城市生活的物质基础和一定的保障;二是能够顺利渡过城市适应期,形成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农民与土地的联结足够弱化,和城市接纳制度的形成。

5.城乡一体化农民是关键。实现城乡一体化要在农村农民向城市居民或职业农民转变上下工夫。一是农村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给予适当激励政策,引导农民自愿退出承包地经营,从事非农生产,定居城市,在社会属性各个方面真正转变为城市居民。二是农村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明确政府在培育职业农民中的主体地位,加大对会农业技术、有生产要素、懂市场经营的农民的扶持力度,鼓励合作经营,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引入新型职业农民。明确生产型、服务型、经营型职业农民的认定条件,实行动态管理;减少普惠型政策,加大针对性配套政策扶持力度,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上一篇:寻求危险,营救危险 下一篇:《大淖记事》的诗境化叙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