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业组织化程度提升的战略选择

时间:2022-09-29 06:42:24

家禽业组织化程度提升的战略选择

一则“中国北方白羽肉鸡养殖企业联盟正式成立”的消息映入笔者眼帘,怀着好奇心仔细了解才知道,原来这是以山东、河北肉鸡养殖企业与合作社为主成立的区域性组织。虽然其成立并没引起太多注意,但在笔者看来,这是我国家禽业组织化程度提高的体现。

1 我国家禽业组织化程度稳步提升

作为白羽肉鸡养殖企业聚合体,北方白羽肉鸡养殖企业联盟是致力于联合肉鸡产业链各环节专业化企业,实现信息互通、计划有序生产、合理分配行业资源、规避市场风险,打造肉鸡行业安全健康、战略持久、强强组合的全产业链联合体。与北方白羽肉鸡养殖企业联盟类似的是去年成立的南方黄鸡行业协会,但其成立的初衷是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高效发展、维护行业利益,两者的发展诉求不尽相同。其实,与家禽业相关的行业组织,大家最熟知的是行业协会,国家层面有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许多省区也有自己的畜牧业协会或家禽业协会,虽然这些组织运作多年,但是所起的作用仍然有限,与企业发展需求有一定距离。为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中国畜牧业协会这两年相继成立了白羽肉鸡联盟、白羽肉鸭工作委员会,肉鹅工作委员会也在筹建之中,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正在开展。此外,家禽技术研发和创新领域的行业组织也不少见,如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还有一些省市成立的家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这些组织主要是围绕产业技术需求进行技术创新,也起到相应作用。

2 组织化程度高利于行业进步

发达国家的农业属于高度组织化的产业。其中,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远远高于种植业、林业和渔业,因为畜禽产品属于鲜活产品,货架期很短,要提高销售效率,就要把生产者组织起来进行组织化销售;另外,畜禽产品不能直接消费,需屠宰、加工后食用,导致畜牧业产业链条长,为使各环节协调发展,需建立产业组织。提高家禽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整个行业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转变发展方式,这也是家禽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推进个体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方式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提高集约化水平;二是推动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才能实现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条龙,推动行业整体进步。

3 现有行业组织需要进一步健全

据了解,发达国家畜牧业产业组织按照功能和性质可分为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和技术组织,与三种组织对应的分别是农民联合会、农业合作社及农会或农业协会。农民联合会属于农民的政治性组织,代表农民利益,参与政府决策,反映农民意见和要求,若政府出台的政策遭到其反对,政策就很难实施;农业合作社属于农民的经济性组织,合作社向农民提供的服务项目包括加工服务、销售服务、金融服务;农会属于农民的技术组织,主要对农民提供各种技术咨询,经常为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在育种、人工授精、防疫等方面提供上门服务。我国现有的家禽业组织大多属于经济组织,只能在产销环节起到一定的沟通与协调作用,由于组织相对松散,作用相对有限;政治组织和技术组织相对欠缺,这与我国国情相关,虽然行业协会可代表企业反应行业诉求,但与企业的期待差距明显,技术组织也由于遍布各地的畜牧技术推广站而名存实亡,成为行业发展的短板。

4 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发达国家的畜牧业组织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既维护农民利益又为农民提供公众服务。发达国家政府赋予农民组织许多权利,例如行业的规章制定、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订、技术推广、政府补贴的发放、质量认证、市场监督等许多工作都交由行业组织完成。我国目前行业管理的许多权利掌控在政府部门手中,由于政府部门人力缺乏,许多事情想管而无力去管,容易形成管理漏洞,不利于产业发展。在我国家禽行业,各级行业协会已经不在少数,在政府部门逐步放权、加大向行业协会购买服务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起到与国外畜牧行业政治组织相似的作用;行业内要多建立如北方白羽肉鸡养殖企业联盟这样的经济组织,有效组织协调各生产主体的产销行为;尽快弥补技术组织缺失这一短板,为行业发展提供可靠有力的技术保障,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实现整个家禽产业链的共生共荣。

上一篇:利用野生酸枣改接建园技术 下一篇:沈阳地区88家蔬菜专业合作社经营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