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浅析

时间:2022-08-28 02:42:13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浅析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陶冶人文情操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还是发展智力、开发思维及培养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2-0051-01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重视阅读教学是丰富精神生活、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和智慧。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对阅读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合作的共同体,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的、有意识的去同合作者对话。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以及更多的阅读时间。同时教师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不断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同时也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品位。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当一个学生对某个学科感兴趣,让学生“阅读是快乐的,阅读是幸福的”, 例如在教学《俗世奇人》一文时,我引导学生对“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站着”等句子进行一番品味、咀嚼,揣摩句子的语气、语调等,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至理解全篇内容。

二、教给学生“读”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头戏,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读”去感受,去联想,去认知,吸取文章的营养。教师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和一定的阅读技巧,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爱上阅读。

1.学会阅读。整体感知,把握思路

陶渊明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一篇文章应先通读全遍,得其大意,再逐段分解细读,然后揣摩,推敲一些特别重要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步提高阅读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课堂与生活相联,将人文精神灌注在学生的言行中。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和内涵,目的在于掌握语文中的人文精神,阅读是获取这种精神的最好途径。例如在学习《乡愁》一文时,让学生根据以下方法去阅读:课前先对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意义等进行了解,并收集与之相关的知识材料,让学生在体会作者写作方法后加以借鉴、模仿,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倒也不失为一条捷径。同时有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培养阅读习惯,拓宽阅读视野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给阅读教学提出的两大任务。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1.培养学生学生阅读习惯

上课时积极自主地学习的习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由此可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核心环节就在于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2.多读书、读好书、多动笔、写摘要很重要

广泛的阅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其情操,也大大地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拓宽和活跃其思维,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摘抄习惯,因为学生形成了一种习惯,就会养成课后自觉的摘抄习惯,这些都有利于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的提高。如果能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写作成为一种思考方式”的境界,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一定是成功的。

四、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语文学习是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追求的过程,也是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自主建构的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若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必须先将其吸引到课堂中来。情境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地把新知识有效渗透到有趣的故事当中,从根本上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设置相关的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1.直观情境

“直观情境”可以用“物象直观”。就是运用实际事物的模拟形象来进行,包括图片、图表、模型等。例如在教读《中国石拱桥》一文时,教师可以用两张硬纸板做成一个平面和一个拱形,用这两个来代替平面桥和拱形桥作对比。学生会清晰地得出拱桥的承受能力要比平面桥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

2.给学生发表独特见解的空间

教学情境的设置,一般有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用意境悠远的画面配合文章主旨,触发创意,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自由的发挥,同时让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更要把学习语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达到师生合作,共同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阅读教学的大量实践也证明,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掌握了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的主动性就会加强,这样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同时教师也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探寻并把握好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真正张扬起学生阅读的个性,建构好学生完美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刘坎龙,程咏艳. 中学语文教师文学素质体系构建[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01):60-65.

[2]陈发,明周玲.试谈中学语文阅读的文化性反思[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125-130.

上一篇:老年癌因证治初探 下一篇:让美丽乌鲁木齐永恒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