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大学生教育价值观调查

时间:2022-08-28 02:09:11

西南地区大学生教育价值观调查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395.6 B 018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2-0165-02

【关键词】 教育;生命价值;横断面研究

【作者简介】 魏然(1980- ),女,四川省人,硕士,教师,主 要从事社会化发展等研究。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心理学教研室,四川绵阳 6 21010。

教育价值观随着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增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高等教 育领域,大学生的教育价值取向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笔者主要以教育价值 观的核心――“教育价值目标”为立足点,对西南地区大学生教育价值判断进行了调查分 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西南地区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学院、西南科技大 学的在校大学生共700名。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647份,其中有效问卷625份,问卷有效率 为89.29%。男生334名,女生291名。

1.2 方法 采用自编大学生教育价值观问卷。问卷采用5级计分,从1分(完 全不符合)至5分(完全符合)。内容包括:(1)基本情况:性别、年级、居 住地(城乡)、专业(文理科,文理科以高考进校时所考科目划分)、家庭月收入等。(2) 教育价值观:振兴国家、从众行为、爱情与婚姻、家族期望、自身素质、求职6个维度。

经构建预测问卷、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后确定正式问卷。

1.3 数据处理 用SPSS 12.0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大学生教育价值观 男生和女生在“家族期望”、“爱情与婚 姻”和“自身素质”的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教育价值观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 “爱情与婚姻”、 “求职”、“振兴国家”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城乡学生教育价值观比较 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在“振兴国家”、“从 众行为”、“爱情与婚姻”3个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 不同专业学生的教育价值观 文理科学生在“振兴国家”、“从众行为 ”、“爱情与婚姻”3个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2.5 不同家庭月收入学生的教育价值观比较 不同家庭收入水平的学生在“ 从众行为”、“爱情与婚姻”、“求职”3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3 讨论

3.1 教育价值观的性别差异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传统的性 别角色规范已发生改变,时代对男性的要求不仅包括追求成功,还包括重视家庭和关注情感 ,这已成为一种较为时尚的价值观念。但同时,在大学生这个高学历群体中,由于男女在婚 恋对象的选择方面仍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男性往往占优势,而女性则面临着“学历越高越 难嫁”的隐忧[1],故许多女生干脆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学习和工作。相对来说,男 生对教育的情感价值的关注程度比女生更高。

现代女性独立意识增强,但迫于在求职方面仍存在现实上的不平等,女生的心理压力相 对较大,她们迫切希望通过提高自身素质,以便谋求到一份好职业,因而对教育的功 利价值和社会价值重视程度更高。目前,大多数女生是独生子女,和男生一样可以受到较多 的 家庭关注,但由于女性的社会生存压力仍大于男性,父母期望给女生带来的心理压力仍大 于男生。

3.2 教育价值观的年级差异 统计结果显示,大三学生对教育的社会价值重 视程度最低,笔者认为这与整个大学期间学生教育 价值观的动态变化有关。大一时由高中生到大学生飞跃式的身份转变使他们往往踌躇满志, 不仅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而且对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充满了忧患意识。随着大学生活的逐 步展开,他们的这种热情逐渐消失,这与赵玉芳[1]认为“ 大三成为高师生知识价值观有显著转折的时期”的研究结果类似。到了大四, 面临即将就业的现实,这种“失重”的状态才重新得以调整。

人生的两件大事就是成家立业和组建美好的婚姻生活,对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四学生来说有着 重要 的现实意义。因此,大四学生较其他年级更加关注教育的情感价值,不仅希望通过大学教育 提高自身素质,而且期待未来的伴侣能拥有和自己同等或更高的学历。

大二之所以在“求职”这一维度上得分最低,可能是由于他们一方面认为自己离就业尚“遥 远”,另一方面对大学生活失去了新鲜感,将注意力转向了其他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所以对 教育的功利价值关注程度也相应降低。

3.3 教育价值观的城乡差异 虽然目前城乡差距在逐渐缩小,但不可否认城 市的生活水平总体上仍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学生来说,农村学生更能体会到接受高等 教育为个人和家乡的面貌所带来的实际变化,因此他们更加关注教育的社会价值。

农村学生在选择教育途径方面比城市学生更少表现出“从众行为”,主要是因为其生活环境 较为单一,教育资源较少且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因此在做决策时较为谨慎;而城市学生的生 活环境中教育资源丰富,可供选择的受教育途径较多,因此他们往往容易盲目地跟随“潮流 ”。

另外,农村学生由于背负了更多的家族期望,考虑问题的现实性较强,他们对爱情与婚姻中 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及教育能否具有提高情感生活质量的功能关注较少,因此在这个维度上的 得分低于城市学生。

3.4 教育价值观的专业差异 由于知识结构和专业兴趣的不同,文、理科学 生 在教育价值观上也有一定差别。文科学生历来重视对社会背景知识的把握,注重宏观的社会 政治 、经济、文化对学科知识的影响;相对来说,理科学生的研究领域则要狭窄和微观一些。 因此,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关注教育的社会价值。

3.5 不同家庭月收入对学生教育价值观的影响 不同家庭月收入学生所表现 出的教育价值观差异,从根本上反映了其教育价值目标的差异。因为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受经 济条件的限制,在选择教育途径和方式上较少产生“从众行为”,但同时他们对通过接受教 育来改变条件优越,生存压力小,因而对教育价值的关注更多的是在提高情感生活质量和主 观幸福感方面。中等收入家庭的学生生活态度最为积极,一方面他们不需要面对迫切的生 存压力,除了把教育当作将来谋生的手段以外,对教育的其他个人价值也抱有期待,如充分 自我实现、寻求志同道合的爱情和婚姻伴侣等;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对教育的多种个人价值充 满期待,他们对凡是有可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教育途径都跃跃欲试,因而在选择受教育途径上 不免有些盲从。

4 参考文献

[1] 赵玉芳.高师生知识价值观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5(6): 719-723.

(收稿日期:2006-04-12)

上一篇:辽宁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下一篇: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耐力素质发展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