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毕业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10 20:09:11

西南交大毕业总结

西南交大毕业总结篇1

[关键词] 经济管理类专业 毕业生就业 综合素质 培养体系 创新能力培养

一、我国产业发展现况和未来趋势

多马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奥肯定律等经济理论都充分表明了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前提条件,没有经济的快速增长,有效就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劳动力会按照三次产业的顺序依次转移,就业结构的变化始终与产业结构的变化保持着相关性①。因此,产业发展是就业发展的前提基础,它通过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和产业的提升决定着劳动就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根据党中央的号召,全国上下继续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号召巩固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②,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目前,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不可缺少的重要经济环节,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发达国家的就业压力③,其就业人数达到所有产业就业总人数的70%至80%。

本研究选取CCER数据库中1991~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实际增加值及其从业人数作为调查对象,绘制出时间趋势图(图1)。由图1可知,近20年来,除2007年金融危机带来的大量失业外,第三产业增长与从业人员需求增加走势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借助SPSS统计软件对1991年至2010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与从业人员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表1),表明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从图1还可以大致观察到第三产业增长比例比第三产业从业人员需求增长比例的走势更快,同时近10年来从业人员需求增长速度十分缓慢。可见,当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存在较大的就业压力。

表1 第三产业增长值与从业人数相关性分析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万人)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 0.920***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万人) 0.920*** -

图1 第三产业经济增长比例与其从业人员增长比例

二、产业发展对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趋势分析

本科毕业生作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一股大流,其就业形势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④。本研究利用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毕业生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研究产业发展对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1、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大体指向第三产业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8届、2009届、2010届已纳入统计毕业生共计716人,其就业情况如表3所示。经统计分析, 76.95%的毕业生就业于第三产业(图2),第三产业成为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导向目标。同时,随着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将选择投身到第三产业的各类行业中去。

2、私营、国企成为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首选

从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8-2010年本科毕业生就业企业性质分布统计表(见表3)中我们可以发现,三年中约82.96%的学生选择进入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其中就业于私营企业的毕业生比例高于国有企业,约17.04%的学生毕业后进入了合资、外资企业或其他类型的企业。此就业分布是符合我国现有企业发展趋势的。

3、产业发展对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需求分析

通过上述的分析不难看出,以我国第三产业和私营企业为代表的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现有就业市场的饱和以及亟待的创新型发展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决定了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必须是具备够硬的综合素质,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在产业发展面临丰富化和创新化的同时,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生自我创业的契机,在充分发挥经济管理学科的特点时,还应具备提升自我就业创业的实干能力,充分具备敢于想象、敢于规划、敢于决策、敢于实践的能力⑤。

三、社会需求导向的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课外培养体系构建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根据经济学供求关系理论,在就业链中,社会需求方占有主导地位⑥。为了提升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扩大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和选择,经济管理类学院需要遵循社会需求导向的引导,积极主动地探索新思路,基于实证数据及经验总结,研究设计针对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课外培养体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本科学生在本科伊始就注重累积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就业方面的技能。

1、课外培养体系构建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

全面摸清产业发展变化对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同时积极借鉴发达国家高校经济管理院校对创新型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经验,以产业发展特点和就业变化趋势为导向来构建的适应性较强的课外培养体系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尤为重要。打造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人才培养定位原则为扎实的经济学原理知识和分析能力、发散的经济学思维、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

图2 2008-2010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比例图

图3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8-2010

年本科毕业生就业产业分布比例图

2、将课外培养内容和体系建设多样化

(1)课外知识拓宽与联系。在课外培养中,应加强经济管理类学生课外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拓展与联系,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经管类院校应加强专业选修课的拓展设置,拓宽经济管理学专业口径。

(2)推广课后学科类竞赛。开展有特色课后学科类竞赛旨在让学生灵活发挥平时所学知识,是实际与理论相结合、学以致用的良好平台。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学校必须和主办方不断提升学科类竞赛的吸引力,同时改革学生考核标准,将学科成绩与理论知识成绩挂钩,将敢于实践、争做创新型人才作为风向标,进而让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3)职业发展规划与指导。注重在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中穿插全程性的职业指导,从职业介绍到产业发展变化为导向的职业意向培养、职业道德修养与规范、求职礼仪及注意事项教育、就业价值观等,从各个方面以及各个合适的时间段层层递进式地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指导,帮助学生做好个性化、全程性的职业规划。

(4)积极建立实践试点。建立实践试点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其一是校企联合互利模式,即学校和相关企业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开展联合教学,进行内容丰富的实习实训;其二是教师项目教学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搭建有效的课外实践平台,由学生共同完成一项完整的项目工作,达到教学实践的目的。

(5)鼓励自主创业。产业发展形式多元化对于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创业契机。学生可以充分发挥理论知识,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进行实体店的投资如学生共同超市,校园电子商务或者创新物流如代购、有规模的外卖模式等,或者建立共同投资基金做一些比较稳健的证券投资。

3、课外培养方案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和保障措施

(1)经费及人员的投入。要切实做好课外培养体系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构建,不仅应不断强调培养体系对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更要切实地从教学配备、培训经费、人事安排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与此同时,校方应积极从社会各界搜寻资源,为构建全程化职业发展指导体系做出努力。

(2)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关键。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是课外培养体系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创新的培养体系要求教师不仅在理论教学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同时也必须向企业接轨。在交流的同时,了解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必要综合素质和主要工作环节,及时向学生传递信息。同时,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企业人士作为学生实践教学的场外指导老师,给学生提供实用应时的资讯技能。

(3)配套的考核机制和科学的管理体系。配套的考核机制和科学的管理体系是促进课外培养体系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序执行的核心力量。学院应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鼓励政策,对积极参与并卓有成效的学生,在奖学金评定、就业推荐、评奖评优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在合理的考核机制下,教师和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培养体系的重要性,并在激励政策下努力进步。同时科学的管理体系为课外培养体系有序地开展做出了良好的保证。

四、研究总结

经过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一系列的探索和经验总结,推广开来,针对经管专业本科生,以本专业为导向,以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以培养综合高素质高就业竞争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院硬件软件支持为保障,给出了上述关于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课外培养体系构建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报告,希望通过上述培养计划提升经济管理类本科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庆丰.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述评[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7期.

[2]姚望新,王开颖.调优调高第一产业 做大做强第二产业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in 汕头特区晚报.2010 :汕头.

[3] 笪尚平, 王忠吉,迟远英.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统计研究.2008年,第1期.

[4] 唐玲,蒋舜浩.对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变革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4年,第1期.

[5] 王翠华.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 问题及对策[J]. 现代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2003年.第6期.

[6] 马立红. 国外高校就业指导的特点及其启示[J]. 高教研究与评估.2005年.第4期.

作者简介:

王雯婷,女,四川成都人,1986年1月,硕士,助教,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经济管理学院。

西南交大毕业总结篇2

关键词:边境高校;特色就业;途径研究;意义和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219-03

同志在十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大学毕业生是就业的重要主体之一。据有关权威部门的就业调查数据显示: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2%,与2010届同期相比(89.6%)略有上升。按照学历层次来看,本科就业率没有上升,大学生总体就业率上升靠高职高专拉动。[1]由此可见,近年来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13年6月18日国家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介绍,根据测算,未来5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规模将保持在年均700万人左右,约占当年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而且这一比例将会进一步提高,再加上中职院校毕业生、城镇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部队退役士兵,劳动力总量近1600万人,因此我国青年就业压力巨大,史上最难就业季未来几年或将持续。而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首次突破700万大关,就业困境也在2013年得以显现,根据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前程无忧2013年10月10日的《2013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100家“最佳人力资源典范企业”计划招聘2014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比2013年略有下降,预计2014年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难度难有较大程度的缓解,因此未来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还将会面临着非常困难的就业境地。广西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也在逐年刷新历史新高,向20万人迈进,因此广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任务同样十分艰巨。而作为广西境内长期在边境办学的百色学院、钦州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百色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英华职业学院和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等十几家高校,每年有4万多毕业生从这些院校走向社会就业,这些高校多年来都根据自觉挖掘自身地理区域优势和地方经济支撑产业特色,合理定位,探索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的特色途径,如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利用地缘优势,在挖掘边境贸易和跨国旅游业中的就业资源,每年帮助近百名毕业生实现跨境就业。这对于广西边境办学的高校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促进全国边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纵观我国边境地区各高校促进就业的举措,大部分是遵循内地高校普遍采用的“走出去、引进来”工作原则,从大力引进用人单位入校招聘和校企合作促进学生实习就业入手,这对地处边境,经济、文化和交通都相对落后边境高校来说,工作难度不小,而且针对性不够强,能够突出地缘优势和高校特色的就业途径也不多,这样就使得大学生就业容易出现专业不对口、质量不高、就业换岗率高的尴尬局面。这种局面直接导致了毕业生频频跳槽,就业流动快,很多大学生往往第一次就业维持的时间不长就面临主动或被动失业的问题,严重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工作的稳定性。在当前全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就业途径遇到“瓶颈”的情况下,探索广西边境地区高校大学生特色的就业途径无疑是提高广西边境地区大学生就业数量和质量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就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情况来看,以探索广西边境地区高校大学生特色就业途径为落脚点带动我国其他边境地区高校探求新的就业途径,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探索广西边境地区高校大学生特色就业途径是深入贯彻党的十重要精神的重要表现

党的十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必须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鼓励动员社会各界企事业,努力贯彻高校毕业生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毕业生创业的方针,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其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可见党的十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摆在了我国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总理也多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做出重要指示。十提出的“更高质量的就业”,并非单指数量上的增加,而是从对“量变”的关注转化为对“质变”的重视和要求。它更注重高校毕业生是否有充足的就业机会、良好的就业环境、合理的就业结构、良好的就业能力、和谐的劳动关系以及就业的稳定性等多个方面[2],是对大学生就业质量更高层次的要求,成为了未来就业的发展方向。

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大学生就业是青年就业工作的主体,也是千家万户有毕业生的家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主体的就业问题如果得不到落实和保障,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十文件同时还指出:真正解决就业难的问题,除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政策保障之外,最重要的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摇篮,大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及其他综合素质都在这里得到形成和培养。大学生学成之后的就业情况如何,不仅是对大学生自身的检验,更是对高校输出人才质量的重要考量。因此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肩负着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在十倡导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时代背景下,从高校角度出发探索广西边境地区高校特色就业途径,显然是抓住了大学生就业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是深入贯彻和落实十精神的重要表现。

二、探索广西边境地区高校大学生特色就业途径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效率和质量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市场经济,打破了原来传统的大学生就业分配模式,开始实行市场配置,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和就业观念受到巨大冲击。[3]尤其是我国经济体制结构的不断变化及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张,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较大压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各大高校已经开始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大学生就业仍是各大高校的重要难题,特别是在经济相对落后、信息相对封闭、具有多民族性的边境地区办学的高校。2011年5月9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50所2010―2011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名单中,广西地区乃至我国其他边境地区的高校没有一所入围。[4]这说明我国边境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起色不大且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探索广西边境地区高校特色就业途径,即在全国各大高校实施的普遍就业举措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从广西边境地区高校所开设的专业及区位优势、国家扶持政策等方面作为出发点,找到适合广西边境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特色途径。这一举措将会大大提高广西边境地区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效率和质量,也为其他边境地区探求自身的特色就业途径提供参考。

广西地理位置优越,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是我国唯一一个具有沿江、沿海、沿边优势的少数民族自治区。2005年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给广西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广西边境地区的高校可以利用东盟博览会的契机,加强与东盟国家合作,引进优秀教学资源,改革教育模式,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同时,也可培养面向东盟国家就业的毕业生,将就业市场拓展到国外。广西边境地区高校的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增加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数量,且能增强就业的针对性,提高就业的质量。

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在进行每个月的就业统计时,会发现目前大学生一次就业的人数仍占较大比例,然而不少大学生在第一次就业一段时间后,又会频繁更换工作岗位。在对2011届高校大学生就业满意度调查中发现:大学毕业生工作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仅为47%。其中,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50%。对于专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54%,最低的只有38%。[5]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对于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感到不尽人意。这不仅给就业统计带来一定难度,更使得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流动于各个城市寻求就业机会,不断更换工作。因此,探索广西边境地区特色的就业途径,能发挥各高校开设专业的优势为大学生提供对口的工作,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边境地区的各种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开辟大学生前往临近国家就业的途径。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就业的数量和质量。

三、探索广西边境地区高校大学生特色就业途径能为其他边境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途径提供经验借鉴

广西有着地理位置方面的沿边、沿海和沿江的独特优势,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东邻粤、港、澳,北连华中,背靠大西南,是中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边境线占到中越边界的四分之三以上,其中8个边境县市与越南3个省份接壤。[6]同时广西还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世居有壮、汉、苗、瑶、侗、仫佬、毛南、京、回、彝、仡佬、水、满、朝鲜、蒙古、藏、白、黎、土家等40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1794万(2006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占自治区总人口的38.5%。加上广西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农林资源、旅游资源等优势,且广西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得到很大完善,东盟博览会落户于南宁使得广西的区位优势愈加突出。另外长期在边境县市办学的高校多达十二所,占了广西高校总数的19.6%,这在全国边境省份办学的高校来说非常具有代表性。如果加强对广西边境地区高校的特色就业途径加以研究,可以帮助高校及政府部门更充分地利用和整合资源优势,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契机,帮助边境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也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融合、社会和谐和经济的发展。

加强对广西边境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途径的探索,对于广西地区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制定、高校教育结构的调整、专业设置的调整都会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也将会为其他边境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提供重要参考,“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高校自身的就业途径。广西边境地区有更便利的区位优势引进周边国家的教育资源,加强国家间的教育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尤其是加强与越南国家的合作。

我国有34个主要的边境城市,分布在我国、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新疆、云南、广西等省份,大部分城市都有一所以上的大学。我国的边境城市有很多共同特点:以少数民族为主,临近其他国家,是中国通往边界国的门户城市,一般都是国家重点关注和发展的地区,这是边境地区的区位优势;同时,这里也成为我国与边界国家经济贸易往来的重要地区,需要大量的经济贸易、旅游、翻译、物流、教育等各类人才,存在很多潜在的就业机会。

从现实情形来看,我国边界地区中有的省份有一个城市与边界国接壤,有的有几个城市与边界国接壤。如云南共有八个边境州市的26个边境县市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的六个省32个县相连在一起[7],边民互市点多达一百多个,这是一种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边界国有很多优秀的教育资源和其他资源,总的来说,可以遵从“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改善就业问题。“引进来”是指充分以利用和引进边界国的优秀教育资源,依照边界国的人才需求调整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设置,培养出国际化人才,则能挖掘出很大的高质量的就业空间。“走出去”主要指将就业市场锁定在国外,我国的人才按照边界国的人才需求标准培养出来后,就可以让我国边境地区甚至全国的高校毕业生走出国门就业。同时,应鼓励大学生利用边境地区的资源优势进行创业,以创业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就业,将创业范围扩大到边界国地区。另外,也可以进一步拓展边境地区的就业空间,开发边境地区的就业市场。由此看来,探索广西边境地区高校大学生特色就业途径,必然会为其他边境地区的高校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四、探索广西边境地区高校大学生特色就业途径体现出以人为本,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五种: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境界。自我实现的需求即在社会中找到自我存在价值和意义。大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毕业后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实则亦是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我价值,找到自己对社会的意义。就业便成为大学生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的主要途径。探索广西边境地区高校大学生特色就业途径能从数量和质量上真正解决边境地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因此这一根本出发点体现出高校以人为本的原则。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该探索也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首先,高校对大学生特色就业途径的探索,体现出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和努力,有利于高校与大学生良好关系的构建。毕业生的良好就业情况能促进高校的生源稳定和大学生对高校信任以及社会对高校的认可度增强,从而形成大学生、高校、社会人才需求得到满足的良性运转。这也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高校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提升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输出的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将对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其次,高校对大学生特色就业途径的探索,能增加一次就业的数量,大大减少大学生二次甚至多次就业的过程,从而降低大学生在多次就业中人身财产方面受到侵害的危险系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如果得不到保障,将会不断更换与寻找工作,在这过程中,毕业生家庭需要承担比找工作更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而且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人身财产方面安全隐患几率也随之增高。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受骗的案例屡见不鲜,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的自我防患意识薄弱,更是加大了受害的可能性。大学毕业生是一个庞大的就业群体,也联结着千千万万的家庭,能否安全就业是关系到毕业生家庭是否幸福、社会能否稳定和谐的大事。高校探索特色就业途径,能为毕业生提供较为安全可靠的就业环境和就业途径,从源头上降低大学生多次求职遭遇安全风险的可能性,减轻了毕业生家庭的就业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从而有利于毕业生的家庭幸福和整个社会的和谐。

再次,高校对大学生特色就业途径的探索有利于我国民族大团结,增强国家凝聚力。众所周知,由于受到历史、地理、自然等因素的影响,边境地区的经济往往较经济发达地区弱,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导致大学生的教育改革相对滞后,毕业生占有的社会资源有限,就业就显得更加严峻。[8]边境地区的城市基本都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大学生的生源地也一般以省内居多,具有多种民族集结的特点。如能切实解决边境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探索出发挥边境地区高校特色和优势的就业途径,便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边境地区人民安居乐业,减少民族矛盾,促进中国各民族的大团结,进而提升整个国家的凝聚力、战斗力。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社会问题,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也很多,诸如国家政策、高校的培养模式、社会因素等外部原因。也有毕业生本人的就业观念、能力等内部原因的影响。在各大边境城市就业遇到“瓶颈”的背景下,探索广西边境地区高校大学生特色就业途径是一个重大突破点,不仅能有效改善广西边境地区高校的就业情况,如能研究出适用于其他边境城市高校就业的途径,再加以推广,必然会提高各边境城市的大学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从而改善全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

[2]展望.2013更高质量就业.更满意的收入.更丰盈的幸福 十就业核心语与关键词[J].中国就业,2013,(2).

[3]武毅英.转型时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M].第1版.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0.

[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0―2011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名单的通知[Z].教学厅函[2011]11号,2011年5月9日印发.

[5]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第1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80-81.

[6]刘朝霞,范朋,邹月媚.CAFTA建成后广西边境口岸城市区位价值提升策略研究[J].改革发展,2012,(2):15.

[7]李建华,云南边境贸易与边境城市发展[J].城市问题,2005,(3):33.

[8]钟汝能,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的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71.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广西教育厅高校“党的十”专项课题研究(项目编号DSBD13YB047)“促进高校边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阶段性成果。

西南交大毕业总结篇3

【关键词】就业 总结 动力工程系 创新 创业

就业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局,至上而下都非常重视此项工作。为了做好201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力工程系在学院分管院领导和招生就业处的指导下,全系教职员工积极参与,认真按照《动力系201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全力以赴投入工作。面对史上最难就业季,动力人没有退缩,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及时跟踪掌握15届毕业生的就业动态,对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开会,认真研究寻找解决的办法,并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以及企业、学生的沟通,共同推进,顺利完成了今年的就业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就业基础

我系在2014年5月份就制定了《动力系201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就业工作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主要由系领导、各专业带头人(负责人)、就业干事组成,全面协调统筹就业、顶岗实习工作,由毕业班辅导员、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组成的就业工作组,具体负责毕业生的就业、顶岗实习的跟踪、指导工作。

在顶岗实习及就业的各个阶段,大家都各施其职,积极做好顶岗实习动员及就业动员,并认真做好跟踪,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就业动态,不断加强沟通交流,引导、指导学生就业、创业。在这项工作中,大部分老师都能顾全大局、积极参与,为就业工作尽自己的力量,尤其毕业班辅导员做了大量的工作,既要及时掌握学生情况,又要适时开展沟通、教育,组织、指导学生参加企业招聘,同时也要催促学生及时上交就业协议书(劳动合同)等材料,并加强与各专业带头人(负责人)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沟通协调,共同促进就业工作,为完成就业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二、强化服务意识拓宽就业渠道

在史上最难就业季,我们原来的用人大户南宁铁路局、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已经暂停了对我2015届毕业生的用人计划,同样一些老关系也减少了用人计划,这个新常态对我们2015年的就业工作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也提醒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不能像往年一样坐等企业上门招聘,必须强化服务意识,主动走出去迎进来,多方努力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由于我系2015届毕业生实行的是“2+1”教育模式,因此,在2014年5月份就做好了2015届毕业生就业准备工作,积极联系用人单位,邀请他们参加学院6月19日在南宁市人才市场举办的2015届毕业生顶岗实习暨预就业推介会,在这次推介会上,我们有将近50%的2015届毕业生落实了顶岗实习单位,剩下的学生也在随后的小型专场招聘会陆陆续续消化。据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5月8日至2015年6月30日,我系共就业信息157条(不包括参加推介会的单位信息),组织小型专场宣讲招聘会55场,提供顶岗实习及就业岗位人均3个左右。其中新开发的用人单位有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百色百矿集团公司有限公司、广西桂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华威和田发电有限公司、广东阳西海滨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崇左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为我们的就业工作带来了新亮点。

除了寻找新的就业渠道以外,系里针对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交流工作经验,对下一步工作要求达成共识,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及指导。大家根据就业工作出现的问题,对处于观望状态的学生,做了改变就业观念的教育引导,让他们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打牢基础积累经验再寻求更好的发展,当前还是要先稳定就业;对于家里安排工作的学生,我们及时跟家长核实情况,并告知他们学校一直在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提醒他们不要因为一些信息沟通不到位,导致财力物力损失了,又错过就业的大好时机;对于无就业意向又不在岗的同学,我们要求学生全部返回学校,等待单位的招聘,同时安排辅导员及职业指导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辅导,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为下一步的抉择做好铺垫。

三、坚定信心攻关冲刺

随着就业率上报节点的临近,我们收集就业证明材料和上报就业数据的任务越来越艰巨,担子越来越重要,我们既要及时收集真实有效就业证明材料,又要确保上报的就业数据无错漏,这个时候真正体现了我们团队的力量。在系党总支陈丽华副书记的亲自领导下,协同其他系领导、各专业团队负责老师、就业干事和毕业班辅导员,大家精诚合作、群策群力,加强与用人单位及毕业生的沟通交流,及时催交就业证明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阻力还是蛮大的,比如:一些企业要求学生必须拿到毕业证才能签约,有些企业签订合同的期限过长学生有顾虑不签,有些企业要求学生考到他们规定的技能证才能进岗签约,还有一些企业总公司不在学生的工作地签约手续需到总部办理,且时间上没有节点。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也制约了的我们的催交上报工作,为了克服这些困难,系领导及相关辅导员亲自拜访企业,向企业说明情况征得他们的支持,同时我们也及时安抚学生情绪,鼓励他们安心工作。

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我们还是圆满地完成了今年的就业工作任务。截止到2015年7月27日,动力工程系2015年共有毕业生506人,已有470人签约,签约率为92.89%,贫困生实现100%就业。

主要就业情况: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42人,百色百矿集团有限公司22人,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责任司12人,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6人,广西桂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6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5人,广东阳西海滨电力发展有限公司5人,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9人,广西佳宏机电设备有限公司6人,广西南宁东亚糖业集团6人,广西欧日电梯有限公司5人,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12人,广西苏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8人,升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18人,华润电力(贺州)有限公司5人,郁南县南江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6人,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广西分公司4人。

四、深化创新工作平台促进创新、创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富民之道、强国之举,面对就业压力加大形势,必须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这是国家在当前新形势下对就业创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如何让国家的改革红利惠及广大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是我们高校一直思考的重要问题。为了做好创新、创业工作,我系紧紧依托大学生创新工作室这个平台,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选拔具备创新意识的项目团队,同时配备强大的师资队伍进行指导,通过区级、部级比赛检验队伍、积累经验。

2015年5月,一家由我系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创业团队自主组建,以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研发、互联网机器人研制、云控制技术研发、新能源利用技术研发、微电网优化运行与管理技术研发为主体的,面向高新技术的企业――南宁金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公司法人为我系2012级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韦猛,注册资本100万元整。他带领的团队,是2013年10月新能源暨智能科技创新工作室成立的微电网零能耗生态循环农业建设项目研发小组,他们在2014年7月,研发完成了第一套云控制实验系统,同时进行首次Zigbee无线终端与云控制调,并于2015年5月筹集了100万,完成了公司的组建。

五、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就业工作的研讨,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就业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责任,设置就业工作专项资金,建立考核奖励机制等系列长效机制。

(二)落实专人负责包干制,自学生顶岗实习起到毕业、就业,指定一个老师全程负责对固定数量学生的指导、追踪,对承担并较好完成此项工作的老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进一步加强交流学习,吸取兄弟系和其他院校的一些好经验做法。

西南交大毕业总结篇4

背景介绍

西点军校全称“美国陆军军官校”,是美国军队培养陆军初级军官的校,因其所在位置被纽约当地人称为西点而习惯上称为西点军校。它是美国最早的理工科院校之一,录取率一直比肩哈佛、耶鲁等名校。在其200多年的办历史上,不仅涌现出了诸如罗伯特?李、麦克阿瑟、巴顿等名将,还培养出了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第2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军火大王杜邦、巴拿马运河的总工程师戈瑟尔斯等各领域的杰出人才。

中国自从鸦片战争后就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许多有识之士从中看到了中国与西方军事的巨大差距,中国官派留教育也希望能习西方列强的军事技术。1870年,清政府批准幼童留美国,李鸿章等洋务大员也将目光投向美国将军的摇篮――西点军校。如李鸿章就与西点毕业的总统格兰特交游甚好。但在幼童留后期,在美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排华风潮,中国生进入西点军校的梦想也随之破产。与此同时,中国派遣大量留生进入欧洲和日本习军事。

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美国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排华的荒诞,加之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退还庚款计划,使中国生进入美国习军事成为可能。1905年3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批准西点军校接纳中国生。从这年起,中国历史上总计有10人人读西点,8人毕业,2人被淘汰。这8人按毕业时间先后顺序分别为陈挺甲(1909届)、温应星(1909届)、王赓(1915年入,1918届)、曹霖生(1916年入,1918届)、王成志(1922届)、张道弘(1924届)、王之(1932届)、严朴生(1937届),另有2人因业原因被淘汰,分别为王泽兰(音译)、张毅(音译)。其中由于一战的原因,在1918年有两届毕业生,所以王赓与曹霖生尽管不是同,却在同一年毕业,除王成志了3年,其余都是4年制。

中国留生在西点的情况概述

1904年,陈挺甲、温应星、温济忠(温应星堂叔)受清廷公费资助进入弗吉尼亚军事院习,成为该校历史上首批华人留生。弗吉尼亚军事院曾是巴顿的母校,也是美国著名的军校。一年后即1905年,陈挺甲、温应星转入西点,成为西点的首批中国留生,与巴顿等人成为同。

陈挺甲,生于1875年,广东番禺人,入时已30岁。温应星,1887年生,广东兴宁人,之前曾在中国第一所大北洋大习,入时18岁。当时他们要面对种种来自语言、文化、业甚至种族歧视的挑战,但在西点读书期间,二人互相照顾,携手走完了在西点的求历程。据西点的校刊《榴弹炮》介绍,陈在西点时,绰号“比利”,体操成绩出色,尤以大回环著称,在法律问题上也有独到见解。温应星,绰号“乔治?华盛顿星星”,聪颖友善,“是班级中最受欢迎的成员之一”。在西点军校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军事工程”考试中,温应星名列全年级第二。毕业时,温应星以总成绩全级104人中第84名毕业,而陈挺甲则位居末名,名将巴顿位列第45。

后陆续又有8人入西点,其中可查的有4人在入西点前就已经在美国地方高校习。王赓清华毕业后,先后在密歇根大和哥伦比亚大习工程专业,并在普林斯顿获得士位,原打算进哈佛深造,后受命入西点,在此他获得了第二个士位,毕业时其成绩名列全级227人中的第12名。王成志1916年毕业于南洋公(交通大前身),后在哈佛大和麻省理工院习,1918年受派入西点,其数成绩在年级中遥遥领先,人送美称“王教授”,毕业综合排名是年级的第14名。清华毕业生张道弘在美国克拉克大时主修历史,辅修政治和社会科,后入西点,毕业时在全级298人中名列179名。清华毕业的王之入西点前在威斯康星大和诺威其大(也是一所美国军校)习过。

对于西点的一年级新生,传统上高年级生会想尽办法戏弄折磨他们,中国留生也同样要面对。当年王之在一年级时,曾有高年级生要求他唱中华民国国歌,一群人在旁围观。这时王之提出,他们也必须立正以示对中国的尊敬,此项要求遭到大家的哄笑,盛怒之下他冲上去与高年级生大打一架,结果当然是被爆打一顿,但也因此受到高年级生的敬重,从此再也没有人来故意戏弄他了。1932年他以全年级266人中第12名的优异成绩毕业。

西点是美国一流的大,任务重、要求高、竞争激烈,每届的淘汰率基本都在15%以上。中国两名被淘汰的留生都是由于业原因,其中王泽兰是因英语、历史和数考试不及格于1916年退,张毅是由于英语和历史不及格在1933年被淘汰,但他随后转入弗吉尼亚军事院,于1935年从该校毕业。

中国留生回国后的情况概述

经过几年的习,这些西点毕业生带着理想回到了中国,准备在中国大显身手。

第一批西点留生回国时,中国正处于清末年,清政府风雨飘摇,对于首批留生根本无暇顾及,温应星只好先在广东的军校中担任数教员。不久辛亥义举,温应星积极投身革命,得与孙中山结识,其良好的养给孙中山留下深刻印象,遂调其担任英文秘书,后任广东大元帅府第二科科长。接下来的一段岁月,从1911年到1928年,中国总共出了9任总统,40任总理,政局动荡,这些从美国留回来的生深深地感到了不适应。这段时间,温应星既当过铁路、煤矿的工程师,也当过警务处长。1928年4月,出任清华校(清华大前身)校长,也只匆匆干了两个月。

1915年入的王赓,由于一战的原因,于1918年提前毕业。他曾在美国多所名校就读并获得过两个位,回国后任职北洋政府陆军部,并以中国代表团武官身份参与巴黎和会,后任交通部护路军少将副司令。王赓相对有名是因为他为陆小曼的第一任丈夫,现在关于此二人与徐志摩的关系有众多回忆,其间的曲折应该只有当事人才清楚。

曹霖生,由于家世原因少年时期在美国习,后回国。1916年入西点,因一战需要只习了两年就于1918年11月毕业。毕业后即任中国驻美使馆武官,并于1919年担任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王正廷的秘书。1922年至1926年在清华校担任体育教师,后担任的少将军事顾问,1928年离开军队从事矿业贸易。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进入所谓“黄金十年”,各方面逐渐稳定下来。初期,政府财政紧张,需要整顿税收,尤其在关税方面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税收队伍。留美国的宋子文被任命为财政部长后,建立了税警部队。经过一段时间调整,财政状况大为改善。

税警总团初建时,人员较少,素质良莠不齐,而担负的任务很重,在第一任总团长温应星的领导下,逐步走上正轨。其武器装备多从德国进口,主要军官也都是毕业于美国军校的留生。后温应星被上海市市长吴铁城看中,调任上海市公安局局长,由王赓接任总团长。

王赓与宋子文远在美国留时就熟悉,两人还一起作为中国代表参加过1913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举行的国际生联合会大会。这时的税警部队要管辖北到渤海南到海南的6000里海岸线上的税务,工作任务繁重,人手不够。王赓成为总团长后,将4个团扩建为6个团,并将其改编为精锐的机动力量,以便随时支援驻扎在各税区的税警营。同时,王赓还加大了人员培训,尤其是大幅改进装备,使税警总团的战斗力大为提高。

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税警总团被改编为第88师的独立旅,与第87师等部被国民政府编入新组建的第五军由张治中率领,与十九路军一起投身抗战。而温应星所在的上海市公安部队则作为后方支援力量也参与行动。税警总团在这次事变中,作战英勇,但王赓却遭遇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低谷。

事变后的2月27日,王赓向宋子文汇报后骑摩托车进入租界去请教他在密歇根大的同――美国驻上海领事馆的武官助理William Mayer上校一些作战中的问题,没成想走错门进入了隔壁的日本占领军的住所,发现错误后急忙向外跑,最终在租界被日本海军士兵抓获。此事轰动沪上,盛传王赓在上海租界幽会前妻陆小曼,被日军逮捕并丢失重要军事地图,致使守军不得不退。此事影响如此之大,以致事后不知实情的蒋光鼐、罗家伦、沈醉都对此有所提及。尽管事后政府调查并非如此,但还是将王赓撤职,由莫雄接任总团长。1935年,王赓复出,抗战期间任国民政府兵工署昆明办事处处长,为维持抗战期间滇缅命脉做了大量工作。1942年4月,王赓作为政府军事代表团成员赴美,期间因肾病发作医治无效于开罗逝世,终年仅47岁。

“一?二八抗战”后,又由温应星任第四任总团长,对税警总团进行整编,补充调整了许多有生力量,如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院的孙立人等人。而1932年西点毕业的王之也加入到税警总团,担任直属工兵营营长。经过一段时间训练,税警总团的战斗力大为提高。全面抗战爆发后,税警总团又参加了上海会战,后改编为新38师,与50师和新30师,共同组建了抗战中赫赫有名的新一军。温应星则被调入南京高级将官训练班培训,后任“全国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但始终得不到实权。在激烈的抗日战场上,温应星成了局外人。

王之在1938年重组税警总团(易名为缉私总队)时担任总队教练所教育长。1939年4月,王之奉命带领第八军工兵营加强连援助八路军施行敌后破坏,并在延安见到了。1941年,王之经戴笠审查并推荐,以军事观察员身份赴菲律宾,随美军考察西太平洋战事。1943年晋升少将,并任民国驻西南太平洋盟军总部首席联络参谋。日本战败时,王之随徐永昌上将等代表中国登上密苏里号战列舰,出席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仪式,其后留在日本担任盟军最高司令部的中方代表。随去往台湾后,王之出任“国防部第二厅第二司司长”,“情报校”校长,“总统府”秘书长兼研发室主任。1963年离开军队在东吴大担任教授、教务长等职。1976年后赴美定居。

而温应星在军队做到中将,抗战后出任行宪前立法委员。大陆解放后,温应星赴美在华盛顿开了一家洗衣店。他一生清廉自守,晚年甘于寂寞。1968年5月,温应星在美国病逝,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无法回葬大陆,由温应星的儿子写信给西点军校校长,获准安葬在西点军校墓园内,其葬礼的荣誉护扈官由温应星在西点的同戴维斯上将等人担任。今天在西点墓园,还能看到这唯一有中英文对照的墓碑。

其余西点留生的情况则记录较少:

与温应星同为中国最早西点留生的陈挺甲,1909年回国后在北洋政府的陆军部工作过一段时间,后任东北的中东铁路警务总处少将顾问,民国年间任财政部高级顾问,后在香港定居,其后的生活就鲜为人知了。

曹霖生离开军队后从事矿业贸易,于1949年迁居香港,后在澳门建立霖生院,致力发展教育事业。1976年4月15日在澳门逝世,享年81岁。

王成志在美国读书期间由于成绩优异,回国后先在交通大任教,后在东北军短暂从军,据美国校方资料显示其任职最高军衔为铁路警察少将,其后又回上海,自此就没有下文了。

张道弘于1924年毕业后回国,被原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看中,与段的二女儿段式彬结为终生伴侣,并担任税警校的校长。抗战期间主管华中公路运输,1946年还一度(8月至10月)任国民政府农林总务司司长,解放时留在大陆。1956年获准赴港探望长女,其后便留居香港,不久亦获准赴港探亲。1960年张氏父女在美国同会帮助之下,获得美国移民签证,后于1967年将夫人及另一女儿迁至澳门,从此张便长居澳门。张道弘于1976年在澳门去世,享年77岁。

1933年入西点的严朴生,回国后于1940年至1950年期间任职纽约领事馆,后任总领事。1957年辞退公职,到美国西电公司任工程师,1979年退休后长居加州,其后情况不详。

结语

上面对中国历史上的西点毕业生做了一个简单介绍,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认识。

当年这些被选中进入西点习的基本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无论是最早的陈挺甲、温应星,还是其后的王赓、王之等,由于入的是对国家具有特别意义的军校,所以其挑选也相对更加严格,国家对其往往也寄予较高期望。这表现在不仅业基础要好,同时也要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张道弘有一次在国内坐火车,一个小孩因为来不及把屎拉在车厢地板上,小孩的妈妈正要清理,不巧被外国车长看见,他大声喊叫,硬逼着小孩母亲把粪便吃掉。张道弘见后,愤怒地用英语和这位车长争论,最后使车长不得不认错。

而他们进入西点后,也习掌握了大量有益的西方军事、文化和科技术知识。经过几年的锤炼,这些留生综合素质较高,拥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事实上,不仅中国对他们寄以厚望,即使在美国也同样。191 1年辛亥革命爆发,当年12月24日的《纽约时报》发表了文章《军队在打听西点的中国人》,深情回顾了“两名异常引人注目的中国人”在西点的求时光,对他们既道出了一份暖暖的情谊,也表达了希望他们在已经到来的革命大潮中大展身手的期望。

然而我们遗憾地发现,这些西点留生回国后尽管都得到一定重用,但总体来说并没有出现如人们所期望的引人注目的人才。与他们可比较的是陈挺甲、温应星的同期同中,出了二战欧洲盟军副总司令戴维斯、名将巴顿等4名上将、3名中将总共28名将军。与大部分中国西点留生差不多前后毕业的,如1915年毕业的艾森豪威尔、1917年毕业的李奇微等,正好赶上二战,很多人一战成名。同样以后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黄埔军校则是到1925年才有首期毕业生,经过北伐、抗日等大战后,1949年前已有许多人走上兵团司令以上的岗位,并涌现出许多较有名气的战将。而这些西点留生却没有一个成为手握重兵的战将,更无从说出名。

西南交大毕业总结篇5

河南中医学院已连续多年出现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喜人场面。校本部2013年毕业学生2975人,据不完全统计,招聘单位需求毕业生10790人,供需比达1∶3.63。其中,护理专业的学生最为抢手,供需比达1∶12.93;其次是市场营销(医药贸易)专业的学生,供需比为1∶9.26;药学专业、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学生供需比分别为1∶7.72和1∶3.85;其他专业(方向)的学生供需比也大都在1∶2以上。今年的双选会呈现出招聘单位层次高、招聘毕业生数量多、招聘毕业生范围广等显著特点,这与学校立足自身特色,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学生临床能力密不可分。

一、特色立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办学特色是高校的灵魂,是高校生命力的体现。近年,河南中医学院充分依托地方特色优势资源,积极适应中医药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中医药传承人才、中医药应用人才和医药相关人才等三类特色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出一条地方中医药院校特色立校的办学之路。

1.根据中医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中医药传承人才。学校先后开办了“仲景学术传承班”“平乐正骨传承班”“中药实验班”等,通过“精英化教育”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中医药传承人才,解决中医药发展后继乏人、乏术的问题。

2.根据医疗改革的需要,培养中医药应用人才。学校紧贴医改需要,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论证开办了中西医临床医学(农村全科医师方向)专业,把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与全科医师培养结合起来,和河南省卫生厅、河南省中医管理局联合创建“农村全科医师班”,面向农村基层,以涉农政策支持、定向订单培养、学生免交学费的方式为农村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中西医临床全科医学人才。

3.根据市场需要,培养医药相关人才。学校主动适应未来医疗卫生市场的需要,积极拓展办学领域,开设医药相关专业,为医疗卫生市场培养复合型、多元化的人才。例如:文化产业管理(中医药文化产业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英语(医学英语方向)、对外汉语和针灸推拿学(英语方向)、护理学(英语方向)、中药学(英语方向)等专业。这些医学相关专业按“大众化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不但能够服务于医疗卫生市场,而且也能服务于其所属专业领域。医学相关专业的拓展,为地方中医药类院校由单科院校向以医科为主、医学相关学科为辅、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中医药大学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夯实基础,培养能力过硬的人才

学校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率先实行“院系合一”的教学改革体制,强化对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尤其是临床基本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上,学校近年不断加大投入,不仅扩充原有的护理实验室、临床综合实验室、外科实验室、针灸推拿实训室、临床技能实训室、临床基本技能综合实训中心等多种实验室和实训中心。2013年还投入1.5亿元建设大型实验实训中心。在进一步强化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两个临床实践环节的基础上,学校导入早临床预实习、临床模拟实训教学环节,构建“2+2”四位一体的临床实践教学新模式,即早临床预实习——感知中医、临床教学实习——领悟中医、毕业临床实习——实践中医、临床模拟实训——模拟诊疗,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临床诊疗技能的有效提高。这些训练的全面实施,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全力服务学生就业

学校把促进毕业生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国家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基础性、关键性的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一是强化指导。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对其职业规划进行指导,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分别对不同年级开课,使学生及时地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努力从多方面锻炼、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就业做好准备。同时,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良好就业心态。校团委、就业指导中心共同主办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职业规划的理念和方法,科学规划人生、设计未来,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另外,加大专项指导力度。根据医学院校毕业生实习分散的特点,组织老师分别到学生的实习地点,认真回答学生的疑问,宣传志愿服务西部、到基层就业等有关政策规定,指导学生选报公务员、考研和面试。二是强化职责。按照学校目标管理的总体要求,各院系、各部门定期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就业市场拓展工作,将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根据不同情况,积极采取措施,使各院系、各部门明确任务,强化职责,认真完成拓展就业市场的任务。

四、校企、校校、校市、校院全面合作,加强就业基地建设

学校结合医学院校的特点,利用实习医院的有利条件,在原来学校毕业生就业基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毕业实习与就业选择相结合的“就业实习基地”,使毕业生在毕业前既能完成实习计划,又不影响择业就业。2012年,学校新增就业基地8个。此外,学校和许多大型医药企业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广东华润三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宛西制药有限公司、羚锐制药有限公司、瑞龙药业有限公司等都和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还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开展校校合作,和南阳市等开展校市合作,加强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

学校还积极服务产业需求,推进“订单式”和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机制。信息技术学院与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开展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院和软件企业进行教学,建立了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软件企业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采取切实措施,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并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河南中医学院结合实际,积极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观念的宣传教育,使毕业生提高认识,合理进行职业定向、定位,尽快就业。

1.典型引路,带动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河南中医学院有许多在基层创业成功的毕业生,“全国道德模范”“河南省十大道德楷模”王一硕、“马背上的医生”张欢欢、“26岁的‘老中医’”李国胜都是毕业后志愿服务西部的学校优秀毕业生代表,他们为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树立了榜样。此外,学校毕业生、汝州市医缘堂医院院长杨玉华也是在基层创业成功的代表。他不仅创办了按摩学校,还开办了医缘堂疼痛偏瘫康复医院。学校通过举办成功校友报告会、大学毕业生基层创业报告会等,大力开展大学生的成才观教育,使他们真正感悟到基层锻炼的人生价值和重要作用。

2.出台奖励措施,促进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学校出台了《关于鼓励河南中医学院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规定》,对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进行奖励。例如:志愿服务西部两年者,奖励3000元;服务贫困县者,奖励2000元;报考选调生录用者,奖励1000元;特优生和省级优秀学生到基层就业者,在以上奖励基础上,每人再奖励1000元;对志愿服务西部和贫困县的毕业生,服务期间表现优秀,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可适度减免学校助学贷款;考核优秀、成绩突出并扎根西部和基层就业者,全额减免学校助学贷款;志愿服务期满、考核合格,报考学校研究生者,在国家优惠政策加分的基础上,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并积极向导师推荐。王一硕、张欢欢已完成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习并后留校工作。

3.到基层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树立成熟的就业观。每年暑假,学校都要组织大学生到基层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到基层用人单位调查他们对学校毕业生的社会评价,了解基层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这些实践活动可使大学生真正了解基层的现状,切身感受基层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对他们端正就业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

六、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一是注重激发学生创业精神。学校每年都定期举办创业计划竞赛,聘请校外专家、公司领导为获奖作品进行校外评审,并对参赛选手进行指导,从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及企业经营运作模式的实战角度对作品进行点评,提高作品质量。在2013年河南省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学校学生荣获特等奖1项、金奖1项、银奖3项,总分排名河南高校第六位,并获得“省级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在2013年全国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学校学生荣获银奖1项,这是学校在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中取得的最高奖项;网络虚拟运营专项竞赛荣获三等奖1项,实现学校在这一领域零的突破;首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优秀组织奖。二是学校还在校内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园,从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创造良好条件。

七、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推进“双证”制,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西南交大毕业总结篇6

关键词:产业结构;不协调;弊端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一、榆林经济发展现状

榆林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榆林市2010年生产总值为1756.67亿元,居全省第二,且增速连续7年全省第一。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19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02元。神木、靖边进入全国百强县。目前榆林已建成超亿吨煤炭生产基地、亚洲最大天然气净化装置、全国最大的甲醇生产基地。现榆林经济实力有显著提升,但经济快速增长背后,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以产业结构问题最为突出。

二、榆林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第二产业增长快,贡献率高,第一、三产业和严重滞后

2010年榆林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为5.3:68.6:26.1;第一产业贡献率为5.3%;第二产业68.6% ,远高于陕西省的51.8%的平均水平;第三产业为26.1%。2006年-2010年第一产业平均每年增速仅为7.6%;第二产业达20.6%;第三产业增速达19.4%。从以上数据可以得知,榆林经济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且发展迅速,第一、三产业发展滞后。

2.第二产业内重工业比重过大,采掘和原料工业比例过高

2010年榆林的工业总产值高达19599.6亿元。从2000年以来,重工业内部的采掘和原料工业比重在90%以上。2010年采掘工业占工业生产总值比重高达68.7%,仅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就达到68.6%;轻工业的贡献率仅为1.6%。榆林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位663家,轻工业企业只有13.1%;重工业企业达到86.9%。榆林工业内部轻重比例失调,重工业比重过大。

3.投资集中于第二产业,第一、三产业投资额过低

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105.46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0%。其中,第一产业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仅为1.68%,第二产业高达45.38%,交通运输和邮电业达到26.0%。第二产业的计划固定资产投资额是第一产业的16.7倍;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5.1倍;是教育投资的95.7倍。因为能源工业回报率极高,导致投资过度集中,其他产业被忽视。

4.就业人口在产业中的分布落后

榆林市到2010年底,从业人员达到193.0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约占45.9%;第二产业占23.5%;第三产业占30.7%。榆林和1995年高收入国家的农业人口比重5%水平还相差甚远;和第二产业的31%也有一定差距;和服务业64%的水平差距更大。第三产业内部就业分布过度集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占第三产业总人数的17.0%;批发和零售业18.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50.9%。产业结构的落后导致就业人口分布滞后。

三、榆林产业结构不协调的弊端

1.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结构脆弱,抗市场风险能力极低

榆林的经济快速增长是粗放式的、初级的资源的驱动。重化工业产业链条段,附加值低,到2010年,能源资源初级产品就地转化率为21.3%,完全靠多挖煤、多采油创造收益。现阶段榆林产业结构单一、重工业独大、严重依赖资源,易受国际煤炭市场、国内经济的影响。例如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2008年8月至2009年,榆林市的大部分月份工业总产值增速为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32.2%停产;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亏损面高达56.7%。由于这些行业的不景气,导致榆林经济的GDP增速从2008年25.3%降到2009年的13.3%。这样单一的产业结构是极其脆弱的,易受国内、国际市场影响,导致经济大起大落,抗市场风险的水平低。

2.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南北差距过大

由于资源禀赋的不同,榆林北部六县和南部六县的经济差距较大。北六县依托煤炭、石油、化工和国家的大力投资,经济飞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极大的提高。而南六县现阶段无经济起飞的助力,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扶南政策和特色农业。2010年北六县的GDP占全市80%,是南六县的约10倍。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位于北六县约87.5%;南六县仅为12.5%。北六县在岗人数约占全市总量的75%。人均生产总值最高的神木县是最低佳县的16倍。而且神木全民医保、神木新村的建设、政府对于新毕业的大学生的分配、教育的投入使神木居民的隐性收入增加,使全民能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南北失衡局面仍然在扩大,这是农业和能源化工业产出的差距。

3.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健康、稳定的扩大就业

榆林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约有45.34万人,约占总就业人口的23.5%。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下半年以来很多企业都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就业岗位明显减少,在岗人员的工资下降很多。据调查,企业用工比往年减少1.2万人次,下降30%;非正常返乡农民工约3万多人。失业农民工、农村新增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等需要就业人员总数约5.5万人。就业面窄,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工资可观的第二产业,可吸纳大量劳动力的第三产业滞后,这造成了榆林就业压力大,矛盾突出。

4.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收入差距过大

除上文提到南北的收入差距巨大,还有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545元,是农民人均纯收入5113元的3.4倍。而且城镇居民可以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农民很难平等享有发展成果。有报道,榆林的亿万富豪达7000人,其中神木资产过亿的富豪可达2000人,而且还存在很多难以统计的隐性富豪。由于资本的持续的增殖性,富人会越来越富,所占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多,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处于利润较高的第二产业中的居民收入水平过高,处于农业和服务业中的居民收入水平偏低,这是收入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

5.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榆林位于黄土高原北部,是荒漠化地区,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本来脆弱。榆林因煤矿采空导致地面坍塌面积超过60平方公里,很多地方地面开裂,山体崩塌;林草地每年以0.53-0.67万公顷在减少;化工业发展造成水源污染、地下水渗漏、地下水位下降,榆阳区沙河下降2.62米,红碱淖水面下降约2米。生态的恶化,是我们过快、过猛开采资源,发展重化工产业所致。

四、总结

单一发展能源化工业,现已出现很多问题、矛盾,未来榆林生态恶化、失去经济增长动力,后人将无法承受。现在榆林在强调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转型,但多集中与对产业链条的延伸,归根结底还是在单一的发展重工业,要解决这些问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裴成荣.区域发展与产业培养[M].陕西出版集团,2011.

[2]胡志强.榆林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0[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刘恩德.榆林统计年鉴2010[Z].榆林市统计局编.

作者简介:王 涛(1984-),男,陕西神木人,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现任职于陕西华电榆横煤电分公司,主要从事矿井经营管理。

赵 琛(1988-),女,甘肃天水人,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现攻读德国弗莱堡大学,经济金融学硕士。

乔 娜(1986-),女,陕西神木人,陕西省榆林学院教师,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获经济学学士,现攻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理论硕士。

西南交大毕业总结篇7

――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

这是我国音乐界著名作曲家秦咏诚先生和词作家薛柱国先生合力于1964年为歌颂石油工人而谱写的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里的歌词,把石油工人气壮山河的豪迈气概表达得淋漓尽致。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新中国第一次石油大会战――川中石油大会战到今天,风雨沧桑六十年,我国石油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建成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等24个大型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形成“稳定东部、开发西部、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发展格局。

为服务石油工业发展而创建的石油类高等学府也呈现一花开五叶的蓬勃号象,从1953年中央燃料工业部为培养石化专业技术人才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主导成立北京石油学院(现中国石油大学)开始,到川中石油会战创建的四川石油学院(现西南石油大学),再到松辽石油会战创建的东北石油学院(现东北石油大学)……回望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每一次石油大会战,都有我国石化类院校的影子,她们与石油工业同呼吸、共命运。

石油化工类院校因油而生,这就决定了其管理体制随着石化工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变迁而变迁。中国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等石油化工类院校创建伊始往往直属石油工业部,进入新千年以后,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将石化工业行政主管机构的撤销,石化类高校除中国石油大学划转教育部直属外,其他院校大多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运转。

2010年12月,麦可思研究院(MyCOSInstitute)在其的《石油化工行业特色型院校人才培养分析报告》中指出:“石化特色型本科院校的石化类专业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5%,高于其他本科院校的石化类专业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90.2%)4.8个百分点。在就业的毕业生中,石化特色型本科院校的石化类专业毕业生有167%在石化行业就业,而其他本科院校石化类专业这一指标仅为49%。可以看出石化特色型院校对石化行业的贡献度更高,而其培养的人才也更为行业认可和需要。”

2012年6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对外由麦可思研究院独家撰写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在这部(就业蓝皮书)中,麦可思研究院指出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仍是本科就业绿牌发展专业(注:绿牌专业指薪资和就业率较高、失业率较低、需求增长型专业)。

回顾石化院校半个多世纪发展变迁史,和石化工业相濡以沫五十余载,你是否对她们产生敬仰和向往之情呢?当你看到石化类专业就业如此“利好”的消息时,是否心动了呢?接下来,就让小编带着你一起去追寻石化院校几十年来的艰辛与奋斗、曲折与荣耀……

厚积薄发、开物成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翻开中国高校名单的花名册,我们总会看到一些独特的现象,在几所国字号当头的高校名称后面总会加个括号,里面写着北京、华东、武汉、徐州等字样,一个简单名称象征的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解释,诠释的更是一所高校那一段段曲折的校史。

你可能不知道1952年、1953年两个简单的年份对中国高校建设所产生的重大意义,你可能不清楚曾经轰动一时的“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的宏伟篇章,曾经为共和国建设贡献的巨大力量,你可能不了解1969年学院搬迁的悲壮与沧桑,60年的风雨巨变,在许多不了解的背后,有一所高校正在用她的无私与奉献培养着一代代艰苦奋斗的石油人,正在用她的青春保障着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她,就是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前身是以清华大学石油系、化工系为基础,汇聚天津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部分师资,于1953年创立的北京石油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1960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69年,学校迁至山东省胜利油田。更名“华东石油学院”。1981年6月在北京石油学院原校址内成立研究生部。1988年学校更名“石油大学”,校本部设在北京,位于北京石油学院原址(海淀区),下辖四个部分:在山东省东营市的石油大学(华东)、当时在北京市昌平县(2000年撤县设区)的石油大学(北京)、在广州市的石油大学(广州)及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2003年10月,教育部与四大石油公司签署了共建石油大学的协议。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中国石油大学”。

石油大学现坐落于素有“京师之枕”美称的旅游景区昌平,紧邻八达岭长城、居庸关长城、明十三陵等名胜古迹,风景秀丽的十三陵水库,蟒山、沟崖、碓臼峪、虎峪、白虎涧、双龙山、白羊沟、大杨山自然风景区等近在咫尺,乘坐公交40分钟即到地铁二号线积水潭站,在那里下车,走过静谧的西海,酒吧云集的后海,穿过湖面倒映着白塔的北海,就到了祖国的心脏――故宫。

石大的校园并不是很大,但却浓缩着另一番独特的美丽,尤其是到了万物开始悄悄宁静的秋季,学校到处都是金黄色的银杏树,秋风吹落一片片黄叶,像是在与一季的繁华与喧嚣告别,一颗颗饱经沧桑的老树,安静地伫立在石大的校园里,微笑着见证石大的变迁、欣慰地看着石大学子的成长。

随着石油大学校名的改变,学校的英文简称也在一遍遍地改动着,从一开始的CPU(China Petroleum University)到现在的CUP(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n),于是“We are all CUPERS”也从“我们都是石大人”变成了“我们都是杯具”,不管是“中央处理器”还是“杯具”,虽然是调侃但却能从中看出石大学子对学校深深的归属感。

石大的专业覆盖石油、石化工业的各个领域,石油主干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化学工艺、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5个学科为部级重点学科。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0余万优秀专业人才,为国家石油石化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被誉为“石油人才的摇篮”。毕业生涌现了吴仪、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以何忠良、王德民、时铭显等16位院士为代表的优秀科学家;以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当代青年的榜样秦文贵为代表的英雄模范人物:以及一大批石油石化行业领军人物和工程技术骨干。每年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企业都会率先来我校进行新一年的毕业生招聘。还有壳牌、道达尔等全球石油石化公司,也到学校寻觅人才,可见其对学校学生的信任与重视。

当然还要跟大家介绍一下学校对于学生个人兴趣发展的大力支持,石油大学的学生人数虽然不是很多,但是社团面却涵盖几乎各个兴趣,从大学生记者团到百草诗社、广播台,从cosplay到流云车协、街舞社、轮滑社,还有学校的4D影院,只要学生有要求,学校都会努力去想办法为大家落实。

从入校那天起,“厚积薄发、开物成务”的校训就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位石大学子的心中,这句话一直在激励着每一代石大人不断积累丰富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素养,不断把积累的知识和才华,特别是科学研究的成果奉献给国家,发扬石油人的“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精神,积极开发石油等能源,为成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中国石油大学李亚涛)

好学力行、自强不息――西安石油大学

“长庆石化路、宝石路、克石化路,长庆楼、管道楼、延长石油大楼……”徜徉于西安沣京工业园,漫步在西安石油大学户县新校区,你会发现这2207.15亩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栋建筑都以石油公司的名字命名,它们连成一条条、一片片,散发着石油学子的感恩与志愿。

在这里,“学石油,爱石油”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广大石油学子在工作岗位上用行动对“奉献”二字最完美的诠释。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西安石油大学的毕业生以“四实精神”赢得用人单位的啧啧赞誉。他们也以“石油精神”和“铁人精神”在我国各行业成为顶梁一柱。

“工作不用愁,单位有得挑”。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西安石油大学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18年保持在92%以上,2012届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92.80%。

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西安石油大学,前身是创立于1951年的西安石油学校,1958年成立西安石油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石油大学,目前属于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共建院校。她是西北地区惟一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多科性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我国西部石油石化行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目前设有石油工程学院、油气资源学院等13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先后培养输送了十万余名高素质优秀人才。学校与石油、石化企业产学研结合项目近1000项,成果转化200多项,为企业带来了数十亿元的经济效益;学校还与胜利油田、长庆油田等企业联合建立了60多个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建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前沿性科学研究基地。

特色教育,文化先行。学校目前有校本部、南区以及蓬勃发展的户县新校区三个校区。近年来,西安石油大学以60年校庆为契机,依托校史馆文化,大力发展讲座文化、体育文化、宿舍文化、社团文化,使校园充满了年轻的朝气和活力。譬如每周邀请实、华黎明、张岂之等知名作家、学者、教授作客“明德大讲堂”“石大青年论坛”,与广大师生学习、分享、交流;近年来,学校学生连续两年在全国机器人大赛中分获冠军、亚军;在实施“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也走在陕西高校前列。

面对石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不断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形势,西安石油大学积极实施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新模式。即企业按照自身发展规模预测人才需求量,提供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并在学校某个或某几个专业里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挑选学生,与学校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参与教学全过程,培养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到企业直接上岗工作。

现在,西安石油大学通过“订单式”培养,学校实现了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互利共赢”的良好效果。“国际合作班”“法语和西班牙语合作培养班”“订单培养班”等多项“订单式”培养工作,既创新、丰富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又初步满足或缓解了企业发展对石油主干专业毕业生的迫切需要,特别是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举多得。

此外,凭借石油领域的行业优势,也让其在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领域独占鳌头。2011年,学校与中国石油学会、陕西省石油学会共同举办了首届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勘探评价学术讨论会、油气藏监测与管理国际会议、能源发展论坛等7场国际、国内高层次石油学术会议。

好专业,带来好就业;好就业,保证了其持续高度的社会认可。2012年起,学校在陕西省全部本科专业进入“一批本科”录取,石油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油气储运工程等8个名牌、主干专业在陕西省外的省(区、市)也进入“一批本科”批次录取。经教育部审核,该校成为第二批进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133所高校之一。(西安石油大学史智峰)

为国找油、为民争“气”――西南石油大学

在西南石油大学论坛“油吧”里流传着这样一部视频。视频用沉默的视角展现了西南石油大学南充老校区的全景:孤独清矍的火箭楼,略显陈旧的地质楼,还有龙景湖边晨读的女生,专注的神态倒映在一泓碧水之中;参加工程实训的学长们身穿橘色的实训服,行走在绿意茵茵的校园里。西南石油大学,相比其他学校,她低调朴实,一心只愿为祖国奉献石油,为石油贡献人才。

嘉陵江水日夜奔腾,从未止歇。五十多年前,川中石油会战在嘉陵江畔的川北重地南充打响。为配合石油会战,西南石油大学的前身――四川石油学院诞生于新中国的晨光中。

面对洋专家“中国贫油论”和新中国建设缺血的现状,先驱们白手起家建校,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使石油学院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为祖国奉献了一批又一批的石油人才。

风雷铁火已成碑。几番风云变幻,先驱们曾经的奋斗史已经成为了校史馆中记载的佳话。新世纪之初,学校做出了“二次创业”的发展规划。眨眼间,西南石油大学新校区在成都平原上拔地而起。

我在大一刚进校时,发现占地几千亩的成都新校区找不到一座其他大学常见的石像、雕塑。相反,学校里随处可见的抽油机、输油管线等与石油相关的实物装饰。新校区楼宇众多,学习场所却不难找到。随意一处湖边树下,都能为晨读的学生提供一隅静谧。或许某天你在梦溪湖边晨读完毕,站起身正要离开,却猛然看见校长杜志敏已经微笑着站在你身侧良久。

浓厚的学风已经成为了西南石油大学的名片。几乎每个没有课的空教室,都有零星的同学在自习。学校举办的众多学术类报告会,总是被“理科男”们场场挤满。随意翻开同学们留在图书馆的一本笔记,上面淋漓的笔记满得几乎要从书页中跳出来。

西南石油大学踏实的治学态度换来了社会对她的认可。众所周知,西南石油大学在同类院校当中的就业率始终名列前茅。西南石油大学的石油主体专业水平在全国首屈一指。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学校的科研发展提供了国内最顶尖的平台。西南石油大学在近三届教学成果评奖中,获得四十余项国家或省级教学成果奖。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2012年成功开钻的“海洋石油981”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钻探能力又上升了一个台阶。而钻井平台所使用的PTWD测量技术,即由西南石油大学自主研发。

不论是祖国的大漠边疆、戈壁荒滩、雪域高原,越是艰苦的地方就越能看到西南石大学子奉献的身影。每年西南石油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中四分之一以上都要奔赴祖国边疆。在工作岗位上,不论是三大石油公司的管理层,还是基层一线的开采岗位,石大学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求真务实的态度都能得到所有人的称道。(西南石油大学芦飞凡)

宁静致远,务本维新――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高考结束的一刹那,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那种压力、痛楚、欢笑与泪水,都在这一瞬间烟消云散。半个月的等待,可以说煎熬万分,既盼望早日得知结果,又怕如果知道结果会黯然神伤。但是该来的总会来,8月1日是让我永生难忘的日子,对于我来说它不仅仅是建军节,也是我人生中新的起点。那天当我得知被我的第一志愿――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录取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那一刻让我感觉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我收获了。

《王进喜》这部电影让我与石油结下不解之缘。还记得在那时老师说过石油立国,让我知道了是石油将人类引向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更让我明白了谁如果忽略了对“地球之血”的重要,就无法驾驭代表着现代文明的本国工业社会之先进巨轮。从那时起我就立志要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当我走进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惊奇的发现校园的建筑是以石化行业的设备或产品为蓝本来设计的。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那座主楼,这幢大楼的结构设计就源于乙烯的结构式,奇特的结构使每一位初到者都要像走迷宫一样寻找着自己的目的地。所以当你漫步于校园时,一种浓厚的石化气息会扑面而来,校园绿树成荫、风景怡人,这里就是曾被中国人民大学团委书记赞誉为北京最美的大学之一。

30多年的风风雨雨,使得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几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863等项目40余项。在海洋石油装备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在我国海洋石油、核电等行业的技术垄断;特种机器人研究成果应用于奥运鸟巢和上海世博会主场馆建设,并入驻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进行永久展示;生物质能源与化工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初步构建了自主知识产权和生物质资源化工技术链……这样的出色表现,不仅仅是过去,更是未来,是由一代代石化人谱写的。

学校拥有很多乐于奉献、为人师表的院士、教授、教师。他们把毕生所学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学生,每节课后,他们都会在教室多呆几分钟为学生答疑,每周他们都会抽出时间为学生讲解难题。课堂上他们讲解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是做人的道理。在老师的精心培养下,学校不仅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也便校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

作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一份子,我们是自豪的。因为在这片沃土上,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现今大学生缺乏的实践能力。学校为我们安排了大量的实习、动手操作课程,例如我校与很多石油、石化单位签署培养协议,让同学在大学期间就与石油石化单位接触,培养同学的动手操作能力,减少毕业后进入企业的培训时间。2011年我校还率先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这样一来我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更是大大提高。

学校的学生社团也为我校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添砖加瓦。辩论赛、排球赛、运动会、社团文化节、校园文化节、三孔志愿者活动、英语文化系列交流会……各种光芒,各放异彩。国内、国际知名艺术团也会来学校交流演出、学校还会请来一些专家学者为同学开拓视野。

如今,我即将离开这所让我难以忘怀的学校,我想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给我影响最深的就是“宁静致远,务本维新”这八个字的校训。正是这八个字,让我在学习中变得更踏实,更专心,更有创新意识,在实习中能够将书本知识转移到实践中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王修川)

百年工学,百尺竿头――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打开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网站主页,翻一翻她的简历,在酒红色网页背景的衬托下有一行小字格外引人注目:创建于1903年北洋工艺学堂。没想到吧,承德油专还是一所百年学府呢!

追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史,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是我国兴办最早的高等工业职业院校,是“工学结合”办学理念的发源地。办学伊始,学校以“培养工艺上之人才”为宗旨,以“学理与实习相资并进,既习其理、又习其器”为方法,以“工艺非学不兴,学非工艺不显”来辩证“工学关系”。1905年学校创建的实习工场是我国创办时间最早的高等学校校办实习工厂之一。学校1952年开始面向石油工业服务,1958年迁至河北省承德市。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由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隶属关系虽然转变,但学校为石油工业育人的方向不变。学校继与中国石油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中石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之后,又先后与辽河油田、吉林油田等10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探索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办学模式。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按照“引企入校、专业入企、实境导向、贴近生产、多元投入、校企共建”的思路,采取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强化特色专业建设,达到教学与工作的“零距离”,形成了“校企结合、课岗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早在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立项单位,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优秀建设单位,正是对承德油专育人特色的肯定。

承德油校的学子们正是得益于这种“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率往往让同层次院校的毕业生羡慕不已。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恩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对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该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数在全国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排名第一。

2007年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石油工程技术专业被列为第二批国家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并于2010年三月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考核结果为优秀。专业聘请来自华北油田、冀东油田、大港油田等企业的钻井、采油技术专家为兼职教授,并以他们为骨干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职业能力分析、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与考核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

西南交大毕业总结篇8

八月的“中国凉都”,风光绮丽,景致迷人。

2012年8月19日,第三届川滇黔十市州合作与发展峰会在贵州六盘水市召开。省委常委、副省长秦如培出席并讲话,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相关部门领导莅临指导,川滇黔十市州合作与发展峰会成员出席会议。云南曲靖市、贵州黔西南州代表应邀出席会议。

秦如培指出,川滇黔十市州合作与发展峰会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区域合作会议,是探索建立区域利益的新举措,将在三省直接搭建起友好合作平台,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打造区域合作的典范

同声相应,同心相知。

2010年,四川攀枝花。

2011年,云南大理。

前两届川滇黔十市州合作与发展峰会的成功举办,其内涵不断丰富,机制逐步健全,成效日益显现,已成为促进区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平台。

本次峰会,是在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的背景下召开的。

十市州秉承“携手合作、共赢发展”的宗旨,在进行深入沟通、广泛交流的基础上,签署了《第三届川滇黔十市州合作与发展峰会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会谈备忘录》、《第三届川滇黔十市州合作与发展峰会旅游发展合作备忘录》、《第三届川滇黔十市州合作与发展峰会文体广电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第三届川滇黔十市州商务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文件,召开了“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经济发展座谈会,举办了川滇黔十市州项目投资洽谈会、川滇黔十市州特色商品博览会,以及一系列文化、体育、商贸活动,就一系列重大问题达成共识,取得了丰硕成果。

以“加强区域合作,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十市州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商贸流通、媒体合作等重点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谋划了一批事关区域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签署了一批合作协议,深化了合作的目标、任务、重点和路径,为各市州加速崛起、实现跨越注入强大动力。

六盘水市委书记王晓光说:“我们要在巩固发展业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立足更高层次谋篇布局,忠实履行义务,自觉承担责任,共同应对挑战,大力推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重点产业的优化布局、体制机制的无缝对接,共同撬动区域发展新支点,打造开放合作新亮点,使川滇黔十市州成为西部乃至全国区域合作的典范。”

变“交通走廊”为“经济走廊”

合作创造机遇,合作实现共赢。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成为最为显著的时代特征和发展潮流。深化区域合作,在更大范围、更高平台、更深层次实现生产生活要素的流动、转移和配置,已成为提升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最现实的路径和选择。

同处省际边界区域的川滇黔十市州,具有“落后性、边缘性、断裂性”的共同特征,城乡差距大、二元结构突出、发展相对滞后。因此,顺应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突破行政区划割裂,提升各市州之间、城乡之间人流、物流、商务流、信息流的流量与流速,推动基础设施、产业、就业、人口和城镇在空间上的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形成辐射力、协同力和竞争力越来越强的板块经济,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发展的必然。

川滇黔十市州交流合作,长期受交通“瓶颈”制约,坚持统筹兼顾、适度超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协调推进交通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是十市州加快发展速度、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毕节市作为三省结合部重要节点城市,自第一次合作与发展峰会召开以来,先后与六盘水市、昭通市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特别是在宜宾至毕节、威宁至六盘水高速公路和成都至贵阳、毕节至昭通、毕节至水城铁路等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合作上取得了可喜进展。

未来五年,六盘水将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在加快长昆快速铁路,杭瑞、西都高速公路,六盘水支线机场建设的同时,与各兄弟市州一道,共同争取毕水兴高速公路、毕水兴城际铁路、渝昆高速铁路、六攀客货共用铁路在“十二五”开工建设,努力打造十市州南下出海通道和内地进入东盟的“桥头堡”。

宜宾市委副书记吕晓莉说:“构建川滇黔结合部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是促进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可以有效形成区域内资源互补、优势共享,从而实现由‘交通走廊’向‘经济走廊’的快速转变。”

政策撑起的西部高地

川滇黔十市州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相融、互补性强。

2011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

2012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2年2月,国务院批准实施《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川滇黔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广阔空间。

国发2号文件提出“统筹攀西—六盘水经济区规划建设,强化资源集约开发和循环利用。”这有利于在更大范围、更高平台实现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不断提升区域合作发展的层次和水平,谱写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加速发展的新篇章。

十市州要着眼国家经济发展宏观导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努力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携手打造西部乃至全国重要的以钒钛、稀土为主的战略资源开发利用基地,以煤炭等为主的矿冶基地,以钢铁等为主的加工制造基地,以水电、风电、太阳能为主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以优质烟叶、花卉、水果、蔬菜生产加工为主的绿色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生物制药基地,共创区域旅游大环线、劳务大市场、经济大走廊,做大做强区域经济发展共同体,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要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推进优势特色产业互融互动。科学规划、联动开发、优化配置、共同发展,最大限度地激活区域内资源、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潜力,促进资源互补、产业融合,着力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要加快启动《攀西——六盘水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深入推进区域合作与发展。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要素流动、社会管理创新和投融资等方面的改革,破除行政区划限制和体制障碍,逐步形成统一的商品市场、统一的要素市场和完善统一的市场体系,实现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推进城乡产业互动、经济相融,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凉山州州长罗凉清说:“基于国家层面的历史性机遇,要加快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为川滇黔毗邻地区经济走向区域化和国际化提供战略依托,提升竞争优势,共建西部经济发展新高地。”

黄金旅游圈

有望“无障碍”

乌蒙磅礴,神奇壮美。

川滇黔十市州同处祖国西南腹地,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比比皆是。

昆明的滇池石林、大理的苍山洱海、丽江的雪山古城、楚雄的恐龙之谷、六盘水的凉都世界、毕节的百里杜鹃、宜宾的蜀南竹海、攀枝花的苏铁林海、凉山的邛海碧波等等,每一个地方无不让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据粗略估算,十市州国土总面积不到25万平方公里,但拥有的3A级以上景区和景点就超过了30个,如果加上正在开发和尚未开发的景区景点,数字将会变得更大。

一个区域内集中拥有如此高密度、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实属罕见。

这些旅游资源差异性大、互补性强、叠加优势明显,既有名山名湖名水,也有名村名镇名人,是共同打造黄金旅游圈最坚实的基础,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先决条件。

近年来,各市州纷纷采取一系列富有探索创新精神的政策举措,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壮大,逐渐成为当地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

不少地方的旅游产业也正风生水起、整装待发,大有异军突起、后来居上之势。

然而,在区域经济日益协同化、一体化的今天,旅游产业已经从过去狭隘片面的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和城市竞争,转入了相互依存、资源共享、多元发展的新阶段。

建设黄金旅游圈,构建具有前沿性和竞争力的旅游区域,有利于优化旅游要素配置,整合差异化、特色化的旅游资源,逐步形成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产品体系,建立起更加人性化的旅游服务体系和更加完善的旅游市场体系,满足旅游合作区域客源市场对于旅游新产品、新主题的需求,进而形成一个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势品牌。

针对旅游市场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需要加快建立统一规范、运行完善、良性互动的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积极开展网络互通、信息交流、互为宣传、互送客源、延伸服务等全方位、宽领域合作,逐步完善旅游接待服务协作网络,不断提升旅游保障能力,努力实现区域间的“无障碍”旅游。

由此可见,打造中国西部独具特色的黄金旅游圈,加快形成十市州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旅游经济板块,既是加快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十市州共同的希望和机遇所在。

峰会为媒彰显凉都魅力

“气候清凉,人民热情!”

“‘煤城’应该是‘美城’。”

诸如此类的赞词,峰会期间总是不绝于耳。

地处川、滇、黔、桂四省结合部的六盘水市,是长江上游和珠江上游的分水岭。现辖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和钟山区四个县级行政区,土地面积9965.37平方公里,人口310万,居住有彝族、苗族、布依族、回族等44个少数民族。

长期以来,优良气候环境,优质的自然资源,优越的交通区位,为六盘水赢得了一个个美誉。

“中国凉都”名副其实。六盘水年平均气温12.3-15.2℃,其中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19.7℃。中国气象学会研究认为,六盘水市气候具有“凉爽、舒适、滋润、清新和紫外线辐射适中”的特点,于2005年8月授予“中国凉都”称号。2006年被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等机构评为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之一。

“西南煤都”名不虚传。六盘水市有煤、铁、锰、锌等矿产资源达30余种,其中煤炭资源尤为丰富。全市含煤总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煤炭分布广泛,煤炭资源富集、品种齐全、品质优良、埋藏较浅、勘探程度较高。预测2000米以浅总储量为844亿吨,已探明储量为180.1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30%以上,保有储量168亿吨,可开采储量101.8亿吨,其中炼焦用煤保有储量91亿吨。2009年被国务院列为资源富集区循环经济区试点。

“四省立交”名正言顺。六盘水与昆明、成都、重庆、贵阳、南宁五个城市的距离均在300至500公里。随着铁路“三线一站”投入营运,株(州)六(盘水)复线铁路横贯东西;内(江)昆(明)线、六(盘水)红(果)线、南(宁)昆(明)线铁路连接南北,并拥有西南地区较大的六盘水南编组站,基本形成了北上四川入江、南下广西入海、东出湖南到华东、西进云南入东南亚的铁路十字大通道,故有“四省立交”之称。

在本次峰会的项目投资洽谈会上,东道主六盘水重点推介招商引资项目80个,投资总额1854.75亿元。涉及一类产业的无籽刺梨种植,二类产业的煤电化一体化,三类产业的国家地质公园开发等。

如今的六盘水,正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总抓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加就业,保障民生,推进生态文明、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谐社会建设,打造现代特色都市,努力建设经济发达、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的实力六盘水、魅力六盘水、活力六盘水、文明六盘水、幸福六盘水,为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历史新篇章的序言

对天时、地利、人和的川滇黔十市州来说,加快区域合作与发展进程,收取互惠共赢的更大红利,是一件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情。用费孝通先生的话说,这是“历史新篇章的序言”。

三年算是一个起步。川滇黔十市州已形成互信良好的合作基础,面临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

三年逐渐走向壮大。曲靖市、黔西南州两个新成员的加入,使峰会不断加大实力,增强动力,展现魅力。

上一篇:毕业论文技术总结范文 下一篇:铁道工程毕业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