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生活情趣 充实作文素材

时间:2022-08-28 01:57:01

寻找生活情趣 充实作文素材

摘 要:要想让小学生感受到作文的快乐,就必须让他们品尝到生活中的情趣。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游戏,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尽情放飞想象,在游玩中开阔眼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积累生活经验,拓展写作素材,写出优美的习作。

关键词:寻找 生活情趣 充实 素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12-0067-02

作者简介:杭其梅(1968―),女,江苏海安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江苏海安县城东镇壮志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提到作文,小学生都有些束手无策,因为绞尽脑汁也没有东西可写,只能一手拿笔,一手撑着脑袋,冥思苦想到底该写点什么。寻根究底,主要是小学生在生活中缺少发现的慧眼,更没有在活动中体验到内心的乐趣。如果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在学习的过程中玩游戏、玩玩具,到小河边转转,去呼吸田野边清新的空气和泥土的芬芳,就能帮助他们找到平凡生活中所蕴含的写作素材,找到习作的泉源,让孩子享受到写作时不吐不快的激情,从而喜欢上写作。

一、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活动的快乐

爱玩爱动是小孩子的本能,特别是对新鲜的事物,孩子尤其具有好奇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开动脑筋,精心预设一些具有新意的、贴近孩子内心世界的游戏,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用身体去体验,细细品味,享受游戏的快乐,从中积累写作的素材。例如笔者曾经在黑板上书写游戏名称“鸡蛋撞地球”,学生一看顿时兴趣上来了,鸡蛋撞地球?没有可比性呀,还不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教师适时出示游戏规则:从教学楼的二楼将鸡蛋扔下来,要确保鸡蛋不破碎,请大家开动脑筋保护鸡蛋。孩子们一听可高兴了。回去以后积极开动脑筋,有的孩子用方便袋做成小降落伞,然后用小网兜兜住鸡蛋挂在降落伞上;有的用三个气球,然后想方设法将鸡蛋夹在三个气球中间;有的用木棍和绳子将鸡蛋夹在中间,一层层做成正方体,将鸡蛋保护在中间;还有的用丝绵、碎布、塑料丝将鸡蛋层层包裹做成一个大圆球……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孩子们兴奋地冲上二楼走廊,让自己的鸡蛋呼啸着撞向地球,有的鸡蛋完好无损,而有的鸡蛋则摔破了。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失,探究其中的原因,从而掌握第一手的写作素材。游戏的种类很多,如背夹球、两人三足等体育游戏,抢椅子等活动游戏,猜谜语等益智游戏,都能够很好地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当孩子们用心投入到游戏当中后,又何愁没有写作素材呢?

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要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观察和表述。如笔者和学生一起玩“神奇的盒子”的游戏时,就在指名让学生上去看盒子中的礼物之前先提出要求:观看者看的时候不准说话,看完后要守口如瓶;其他人观察他的神态。之后教师进行采访:作为第一个知道谜底的人,看之前你心情如何?看之后你心情又怎样?在引导观看学生表述的同时,还要引导其他学生注意观察台上学生的神态、动作等方面的变化,体会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一个人看了之后,还可以请两个人同时上去观看,然后请人依次观看,学生终于知道谜底原来是镜子。此时教师投影出示:活泼可爱的你就是最好的你。因为有了之前的观察和心理体验,于是学生有不吐不快之感,写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二、让学生在玩玩具时享受想象的乐趣

快乐的童年总是伴随着让人难忘的游戏活动和爱不释手的玩具,有的时候孩子做梦都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拉风的玩具,从而能够在小伙伴面前炫耀一番。玩具承载着童年太多的乐趣,比如陀螺、铁环、变形金刚、跳绳、橡皮筋等。教师如果能够顺应儿童的心理,引导学生利用玩具玩出新花样,学生就会思绪飞扬,不断地开动脑筋去想新的玩法,从而不断增长智慧,使得他们在活跃身心的同时,又享受到思考的快乐。比如近期学校流行跳绳,看到课间孩子们跳绳的活泼身影,笔者想跳绳可否跳出传统的藩篱、跳出新花样呢?于是笔者从网上搜集花样跳绳的视频,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和学生一起观看,引导学生享受一根跳绳给我们带来的新花样、新乐趣。比如由两名男生挥动一根长绳子,四五个女生跳绳,与以往不同的是,那些女生一边要双手舞动着绳子进行个人跳绳,一边又要参加到集体跳绳当中,个人和集体都要顾及,其难度可想而知。还可以在跳绳的时候双臂交叉或放开地上下摆动,两种动作交互进行,与此同时两个男生持两条长绳进行摇动……个人花样跳绳与集体花样跳绳有机融合,让学生想到一根普通的绳子带给了我们无尽的乐趣,给我们的身心带来别样的体验,也就给了学生行云流水般的言语和奇思妙想的灵感,习作也就成为学生内在想法的倾吐需要,他们不吐不快,必须要表达自我,写作就成了一气呵成的事情。而往往这种作文中有着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和真实的感情,读起来真实可信,富有感染力。

三、让学生在游玩中记录真实的生活

歌德说生活之树常青。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的作文素材。古人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好的习作需要顿悟,需要偶得。而灵感的产生是需要生活积累和冥思苦想的,只有不断观察、不断思考,才能享受到灵光闪现、妙文天成的乐趣。阳春三月,带着孩子们去踏青、放风筝,把劝告人们爱护花草树木的《倡议书》张贴在小树上,呼吁人们保护环境,才能享受到优美环境带给我们的舒适,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也放飞对于春天的梦想;炎炎夏日,让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到游泳池去感受水的抚摸,体验游泳的乐趣,在水池中享受“泼水节”的快乐,去种西瓜大户的园中采摘西瓜,让自己的眼睛一饱眼福,让自己的嘴巴一饱口福,让清凉在心里流淌;金色的秋天,黄叶打着旋儿从树上飘落下来,秋风一吹,树叶在树下打着旋儿画着美丽的图案,让孩子们踩着缤纷的落叶去欣赏金黄色的田野,稻浪一层一层地起伏着;冬天大雪纷纷扬扬,孩子们可以堆雪人、打雪仗,还可以吟着关于雪的诗篇,欣赏雪中美景。让学生的视、听、触等多种感官有机结合,从而体会动植物的形状、颜色、声音甚至味道等多种信息,只有掌握了多种信息,才能把看到的景物活灵活现地落实在纸上。比如游览了海安的七星湖公园后,可以让孩子们充当导游为外地游客设计一条游览线路,画出路线图,就重点的景观进行详细的说明。孩子们就湖边的观景台、湖中的荷花以及湖边的游乐园进行介绍,很多孩子都详细地介绍了游乐园,因为孩子们特别喜欢这里,喜欢刺激的孩子就重点介绍摩天轮、攀岩、空中客车、冲浪等景点。富有创意的语言设计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奔腾,在笔间喷涌,具有灵动的生命气息。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教会学生观察的顺序,比如由整体到局部,由远观到近处欣赏。要让孩子在游玩中做到详细观察和走马观花相结合,对于要详写的景点就要像摄影一样,用眼睛拍摄特写镜头,对景点进行放大观察、重点欣赏,学生就会观察得更加认真,收获也会更多。引导学生描述的时候,还要用上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从而让表述更加生动。这样在润物无声的境界中教书育人,从而让学生享受玩耍和习作无缝对接的快乐。

上一篇:打造智慧课堂 激发积极情感 下一篇:无为批语:作文教学的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