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智慧校园”落实“新三基”思想

时间:2022-08-27 10:56:15

创建“智慧校园”落实“新三基”思想

一、谋划“智慧校园”,理解“新三基”教育思想

“基于脑的教育,基于网的教育,基于‘小班’的教育”是南京市提出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想,简称“新三基”。“新三基”的提出,是南京市教育管理者对教育突破自我的一种反思,是对教育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一种发展定位,是对教育重新回归本质的一种创新性落实。

为什么这样说呢?“新三基”思想的本质,是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虽然以往的教育改革及新课程改革,也提出要以学生为本,但是,这些以学生为本只是所谓的“理念”而已,而“新三基”是以学生为本的落脚点,是对课程改革或教育改革思想的创新与深化落实。

“新三基”思想是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改革与发展设计的一条有效路径,因为它不再是空洞的理念与口号,而是将理念落实到位的具体措施。它找到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信息技术;它找到了一个强劲的动力,这就是从立脚点到技术到形式三位一体的方法与路径。也就是说,“新三基”是强调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方法与路径。基于脑的教育,是把学生的内在潜力与潜能开发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立脚点;基于网的教育,是把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动力;基于“小班”的教育,是把师生关系的最和谐状态和学生学习环境的最佳状态作为构建教育理想生态的最好模式。

“新三基”教育思想的基础是物质基础与技术环境,也就是说,“新三基”思想是立足于强大的教育技术之上的。技术是推动改革与进步的动力,“新三基”教育思想,正是强调与突出了这个前提。那么,如何来落实“新三基”教育思想,使它真正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动力呢?

二、举旗“智慧校园”,领会“新三基”教育思想

贯彻“新三基”教育思想,必须有落点、实施方法和评价指标。而其中“基于网的教育”,可以说是“新三基”中其他“二基”的基础与载体。在信息社会,基于“小班”的教育离不开“网”,基于脑的教育也离不开“网”。“基于网的教育”与其他“二基”,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所以,“新三基”要抓好三个物质基础建设,才能使其得到稳固的落实。这就是坚实创新地推进“数字化校园”“书香校园”和“科技校园”的建设。这三个方面可以统称为“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就是以“新三基”教育思想为指导,通过开展“数字化校园”“书香校园”和“科技校园”建设,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智慧的学生创造优质的物质条件,使教育的实践过程与实践水平,在“数字化校园”“书香校园”和“科技校园”环境下,变得更为“智慧”。

中学理科和小学科学课程,是国民教育最基础、最核心的课程,是国民科学素养提升、国家文明和谐发展基础的基础。实施科技校园工程,要以国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青少年科普活动纲要》为指导;要以《小学科学和中学理科课程标准》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依据;以提升中小学理科和科学课程的优质实施为目标;以理化生和科学学科建设为内涵;通过“理科和科学实验室”的高标准、高水平建设,科技实践与活动场馆的特色建设,科普教育及科学探究性学习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形成高水平、软硬件平衡发展的理科或科学教育与科技实践活动的优质办学条件。通过“科技校园”创建活动,推动理科或科学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和科技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阅读是培养中小学生所有能力的基础,是人终身发展的奠基。推进“书香校园”工程,就是围绕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培养,从物质上给学生提供优良的读书环境,使阅览室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场所,而让整个校园都成为一个阅览室。让学生随处可取书,便捷取书;让学生随处可读书,快乐读书。同时,让纸质图书与数字化图书双翼齐飞。创建“书香校园”,把“大树底下好读书”变成现实,可以推动学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南京市缺的不是硬件,而是应用。从全国“数字化校园”硬件建设水平与软件应用水平来看,南京市在整体水平上是领先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均衡:农村与城市不均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不平衡,教师的应用水平不平衡。而且,这个不平衡,在短时期内难以消除。一方面,南京市“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建设是无止境的,需要在淘汰更新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升;另一方面,南京市的硬件装备完全可以满足当下的应用水平。所以,“数字化校园”建设,只有加强应用,才能落实“新三基”教育思想。南京市教育局几年前提出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法,建网、建资源、建队伍,不仅不过时,而且应进一步落实,强化“建资源”与“建队伍”。所以,“数字化校园”建设,应从“建资源”“建队伍”来继续完善,淡化硬件建设的指标考核,突出数字化应用能力与水平的考核与评价,强调学校的信息化水平与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从基础管理平台、学习与教学资源建设和学科信息技术应用三个方面,推动学校“基于网的教育”的实现。

三、创建“智慧校园”,落实“新三基”思想

以“数字化校园”“书香校园”和“科技校园”为内涵,创建“智慧校园”,只有明确内涵与方法,才能真正把“新三基”思想落实到位。其方法是实施“数字化校园”“科技校园”和“书香校园”三项工程。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大潮中,南京市不能随大流,而要充分立足现有基础和发展目标,注重在淘汰、更新中完善、提升硬件的质量与水准,不能突出硬件设施的大规模提升。要充分从应用的角度提出要求,通过对应用水平的考核与评价,提升学校数字化应用水平。要加强四个方面的软件建设:基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数字化学习与教育资源建设、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建设、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运用能力。

数字化校园工程包括五个方面:(1)建成学校“多网合一”的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的校园,有标准化的网管中心,有适合学校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存储设备。(2)实现教室班班有多媒体显示终端,实现网络资源、电视视频、电话音频三合一与多媒体显示整合的高效教学显示系统。(3)实现无线学习手持终端的普及,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工具。(4)建成1~2个数字化录播专用教室,并建设学校课堂教学绩效管理平台,使教师的课堂教学绩效管理有工具与平台。(5)具备较为丰富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学科学习资源,如美术、音乐等艺术教育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理科仿真实验,类似Discovery的科学学习资源。通过五方面的建设,为各类课程的实施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提供丰富的数字资源。

上一篇:立足课堂实践 落实“核心概念” 下一篇:挖潜补憾 让山花更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