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间剪纸走进课堂

时间:2022-08-27 08:50:36

让民间剪纸走进课堂

作为一所普通农村中心小学,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素养以及体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求?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在美术教学方面,我们选择了剪纸手工课作为学生的美育目标,主要原因有几个:1.剪纸工具简单,材料便宜又易找,门槛低,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满足农村孩子学习艺术的愿望,称得上是一项因地制宜的教学活动。2.剪纸是集审美与创造于一身,剪纸是一项民间艺术,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能了解乡情风俗,增强知识;它需要动手,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剪纸又是一种创作,有利于增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从而陶冶学生情操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3.我校通过几年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积累了一些经验,指导教师又是农村出身,有一定的剪纸基础。为开展校本课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们认为挖掘剪纸这一民间艺术蕴含着的丰富资源,不仅能丰富补充美术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同时,它还是小学艺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综合性的课程建设应该以自己的民族艺术文化作为基石,这将会对弘扬民族艺术文化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校在2011年将剪纸确定为校本课程,由我一直担任剪纸的教学实践工作,以此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我针对剪纸课堂教学的特点和方法做了一些初探。

一、提高学生对剪纸艺术的认识、增强文化内涵

在剪纸课程计划中设置了较为广泛的剪纸相关知识。内容涉及到; 剪纸的渊源;各具特色的地方剪纸;剪纸与民俗活动;剪纸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等。另外,在每节剪纸技法课的第一个环节中,我都设计了介绍我国民间剪纸传统纹样的固定模式,这些珍贵的纹样是伴随着我国民间的风俗活动和仪式一代代相传下来的,对追寻我国远古文化的渊源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认为现在的学生很有必要去了解。通过一段时期的尝试,使学生认识了不少剪纸珍品,了解了不少伴随于此的民间传统仪式和习俗,提高了对剪纸内涵更深层的认识。

二、由浅入深,步步推进,引领学生学会创作

剪纸艺术发展至今,以自由、丰富、充满感情的平面装饰向大家展示着她独有的魅力。我将剪纸教学方法归为两种:一种是教师画好剪纸样子在黑板上,学生再照一摸一样的画在纸上,然后剪刻出来。另一种方法是直接把网上的剪纸图片下载打印出来,学生在现成的图样上进行剪刻便成。我认为,这两种方法在一定的阶段都可以使用,但长期以往,一成不变的进行就使剪纸失去原有的意义了。原因是:如在第一种方法里,每个班里的大多数学生没有绘画基础的现象较为普遍,所以跟着教师花样子似乎是唯一的方法。但这里难易程度不好把握,对于高年级学生,图形简单了会让他感到幼稚,不会重视。如果画一些完整成熟的范例图样,学生便无从下手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自信心、和个性发挥。第二种方法里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通过现成的图样进行剪刻虽然可获得很好的效果,学生也会因为很快得到旁人的赞叹而兴奋,也能锻炼学生耐心、细心的做事态度和使用工具的成熟度,但我认为不能停留在这个阶段。这样长期的机械剪刻会使学生创新能力受到束缚。在提倡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培养的是具有高素质和具有创新精神得时代新人。所以,创作能力的培养在艺术教育领域中是最终的目的。我认为,在剪纸学习过程中不论我们采用何种途径,最终还是要以引导学生自由想象,培养一种创作能力为目标。我把握着这个原则,通过一段时期的摸索和实践,获得了一些经验。我将剪纸的学习分为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由浅入深、培养兴趣

在学习剪纸技法的入门阶段,我以蝴蝶为基础纹样教学生进行剪纸的初步创作。蝴蝶外形简单,那一对大翅膀可以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学生掌握了外形后,接下来让学生尝试用学过的水滴纹、锯齿纹、月牙等纹进行自由装饰。

第二阶段,循序渐进、提高要求

有了几课时的练习,学生对工具的使用已熟练、对蝴蝶花的大轮廓和组合形式已能较好的把握。此阶段仍然可以把蝴蝶作为装饰载体,但蝴蝶的纹饰就提高了要求。我在为每次作业练习都确定了一个装饰主题,因为难度增加了,我建议学生用局部临摹和仿临的方法进行纹饰。要求作品画面完整、丰富、整体布局要原创。通过边学边练,学生头脑里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可以较稳定的进入创作状态。

第三阶段,反复锤炼、自然天成

通过蝴蝶花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对蝴蝶无论是外形轮廓,组合构成方式还是蝴蝶翅膀细部的装饰刻画都已能做到心中有图画。学生通过剪蝴蝶的训练,已掌握了许多剪纸技巧和规律,这时再接触其它的形象就容易多了,于是植物、动物、人物我们都开始涉及。这时学生对于创作已基本能够独立,我要求他们在剪刻时要做到 修改――观察― ― 再修改―― 再观察通过反复锤炼达到理想效果。

三、设置丰富有效的评价方式

评价是剪纸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可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我在教学中分为了两部分进行:一是课堂评价,在这一阶段的评价中,根据不同的内容要求进行有侧重的评价,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创造能力,同时兼顾学生剪纸的基本功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认识自我,促进学习。另外,我将评价延伸到课外,组织课外展评和比赛,具体做法是:统一在各班教室外墙布置一块剪纸栏,定期进行作品展示。最后由教师和学生以班为单位评出奖次。这种方法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构成良性循环。

四、课程开展取得的初步成效

现在,我校大部分学生拿起剪刀都可以剪出难易不同程度的剪纸作品。另外,我已经完成了剪纸教材《走进剪纸》及相关材料体系的编写,这套教材体现了新课程的主要特点,改变了剪纸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了学生自主探索与实践。从2011年起,我校将学生作品中的剪纸佳作汇聚成《学生剪纸集锦》。通过以上做法来显示学生的剪纸才能、宣传我校文化特色和素质教育的良好状况。

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剪纸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长期的努力。从发展传统文化艺术的需要来看,如何使剪纸课程在学校内进一步深化,与各学科整合,体现出教学的多元化,教师的一专多能,这需要长期努力和探索。

上一篇:“厚、薄”可变,一目了然 下一篇:如何突破小学英语在教学中的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