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8-27 04:08:39

浅谈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076-01

磁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全县总耕地面积约71万亩,常年冬小麦种植面积在4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6.3%,对我县小麦产量的稳定和提高有着重大意义。然而目前我县小麦在生产上仍有一些制约产量稳定增长的因素,通过多年的工作理论和工作经验,总结出了当前我县小麦在生产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探讨制定了相应对策,以期保证小麦的丰产丰收,为我县小麦实现持续稳定增产提供参考。

一、当前小麦生产上存在问题及困难

1.播种时间偏早、播量偏大

部分麦田播种时间偏早,10月初国庆节时即播种,这样易形成冬前旺苗,受冻害。小麦在适播期内部分麦田播量超过17公斤,麦苗出现旺长。小麦播量偏大造成基本苗多,生长拥挤,群体过大,通风透光不良,单株光和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不足,麦苗细长,嫩而不健壮,冬季容易冻害死苗,春季如果过早追肥浇水,群体太大,无效分蘖过多,小麦单株基部节间生长过长,尤其是第一、第二节间生长太长,容易后期倒伏。播量偏大,病虫害容易发生,尤其是小麦白粉病和纹枯病等病害发生较重。

2.化肥施用单一

自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部分农户习惯使用二胺作底肥,二胺氮元素含量低,尤其是秸杆还田地块种小麦,秸杆与麦苗互相争夺氮肥养分,如果底肥施用的氮肥量不足,就出现苗黄、苗弱现象,影响小麦壮苗的形成。长期单一施用无机化肥,有机肥不施或少施,施肥方法和时间不当,作物需要营养时营养供应不平衡等问题,导致小麦减产。常施化肥,形成土壤板结,降低土壤的保水能力和土壤中的空气含量,阻碍了有益的微生物群落的繁殖,导致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的降低。

3.浇水不合理

一是春季浇第一水偏早。全县小麦春季浇第一水时间普遍在3月20日前,有的地方小麦刚返青在2月底3月初浇水,这时气温低,地温低,浇水量过大,影响地温上升,延缓小麦生长。春季小麦浇水追肥偏早,对小麦根、茎、蘖和叶片都有不良影响。二是中后期浇水不及时。水是农业的命脉,小麦整个生育期应浇3―4次水。目前在小麦生产当中普遍存在抽穗扬花水浇的不及时,浇水时间延迟,第一水和第二水间隔时间太长等问题普遍存在。

4.麦田禾本科杂草发生严重

现在麦田禾本科杂草发生普遍,呈上升趋势,发生严重,由于化学防治成本高、部分农户不拔除或拔除不及时,麦田禾本科杂草除治效果不理想,尤其是节节麦、野燕麦在部分麦田已经泛滥成灾。

5.小麦冻害死苗问题比较普遍

造成冻害死苗原因有:一是部分地块小麦播种浅,小麦分蘖节在地表,遇到冬季冷风易被冻死;二是部分地块麦田旋耕后土壤疏松,没有镇压,浇冻水过早,小麦透风跑墒严重,越冬时麦苗受冻引起死苗;三是部分地块冬前旺长苗,消耗养分过多,冬季遇强冷空气,出现严重冻害死苗情况。

6.小麦除草剂药害较多

小麦药害主要是由于农药使用剂量不当或施药时间和方法不当,农药中的化学物质渗入植物体后,植物新陈代谢发生变化,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外部形态出现畸形,甚至死亡的现象。常见的药害主要是由于不正确的使用化学除草剂引起的。

二、解决对策探讨

1.适期播种与播种适量

小麦的播种期在10月5日至15日,最佳播期是10月7日至12日,此期播种温度完全可以满足小麦生长,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我县在适播期内播种,一般适宜播量每亩10-12.5公斤,秸杆还田地块可每亩增加播量2公斤左右,10月15日以后每晚一天增加0.5公斤播量。

2.分类指导,科学施肥

小麦生长需要的大量元素是氮元素、磷元素和钾元素。小麦施底肥有两种;一是每亩底施二胺20-25公斤,每亩再增加尿素7.5-10公斤和氯化钾5―7.5公斤;另一种是每亩底施三元素复合肥50公斤左右。由于秸杆还田后,秸杆在土壤沤制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氮肥,所以要比不还田的地块多增加氮肥用量,一般每亩多施15公斤碳铵。春季追肥,一般是在小麦起身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17.5公斤尿素,施钾肥少的地块每亩增加5公斤氯化钾。对壮苗麦田,促控结合。土壤肥力较差的,可在起身期结合浇水重施起身肥;土壤肥力较高的,推迟浇水追肥。对晚播麦田,以促为主。其中苗量较小、个体较弱的,应在小麦返青期趁墒追施氮肥。冬前分蘖较足的,若土壤地力较差,肥水管理的重点在起身期;若土壤肥力较高,则应狠抓拔节期的肥水管理。对旱地麦田,由于没有水浇条件,春季管理要以保墒增温为主。也可在早春土壤化冻后,趁墒情较好开沟追肥,或下雨时追肥。

3.浇水要合理

一般麦田冬前是1―2水,即蒙头水和冻水,春季是2-3水,即起身拔节水、孕穗水和扬花灌浆水。秸杆还田地块由于土壤疏松不塌实,冬前要浇水2次,春季第一水一定不要浇的太早,根据历年小麦苗情,春季第一水一般在3月25日至4月5日浇比较好,这时小麦正处于起身拔节期,墒情好群体适宜的麦田要在拔节期浇水追肥。

4.科学除治麦田禾本科杂草

近年来,在我县推广麦田禾本科杂草秋冬防治技术,取得一定成效。具体措施是在11月上中旬,小麦3-5叶期,杂草2-4叶期,选择对路农药,防治不同种类的禾本科杂草,防治效果好。在节节麦发生严重地块可亩用3%世玛(甲基二磺隆)油悬剂30毫升均匀喷雾,以野燕麦为主的麦田可亩用6.9%骠马60―70毫升喷雾。

5.小麦春管和生育期的田间管理

在管理上,以促为主,促控结合,要突出一个“早”字,做到早宣传,早发动,早组织,以科学施肥,病虫防治为中心,促进苗情转化,因苗制宜,分类管理,全面提高小麦春管质量。各项栽培管理措施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大于其他农作物,因此种植小麦必须精耕细管,彻底改掉以往粗放管理的不良习惯。群众常说“高产不高产,全在科学管”,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把先进适用的技术落实到田间地头。根据小麦生育期间气候、苗情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调节群体结构,以保证穗、粒、重得到最大限度的平衡发展。

6.小麦药害的预防与补救

一是选用合适的除草剂,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的农药。二是用足水量,均匀喷施。要根据小麦面积,确定用药总量,用水量不低于30kg/亩。三是避开低温,一般应掌握在日平均气温10℃以上,天气晴好、无风天气施药。一旦出现除草剂药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补救。常用的解毒农药如赤霉素,有条件的可以灌一次水,增施分蘖肥,以减缓药害的症状和危害。

上一篇:大小青椒病虫害的防治 下一篇:不用膨大剂照样生产优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