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堂让课改牵手高考

时间:2022-08-27 02:45:23

我的课堂让课改牵手高考

新课改的号角早已吹响,2009年,河北省区也加入课改的队伍。一时间,老师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和“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全部被颠覆,老师们有些不知所措,感觉一切都和以前大不同,在课堂上反而成了新嫁娘,既不敢违背新课改的思想,又不知具体怎么做,显得腼腆又羞涩。

其实,课改和老路是有所不同,但不是大相径庭。课改精神实质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在愿学、乐学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在以前的课堂模式中,最有效的课堂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激情燃烧中学习知识、掌握本领,而绝不是学生们呆若木鸡听老师死气沉沉地一讲到底。基于此,课改和老路是相同,而且是“大”同。只不过现在把它形成一种思想、一种理念提了出来,就让大家感到深奥、难以把握,可望而不可及了。其实老师们大可不必感到困惑,不知何去何从,课改的前方是高考。也许有一天,高考的形式、试题内容会发生改变,但它的意义永远不会变,永远是一种最公平、最透明、最有效的选择人才的方法。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就语文这门学科谈谈理解。在语文这门学科中,无论怎样考,无外乎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们如果不认识一个个汉字,就无从谈理解、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提高阅读、理解、表达、写作的能力,这正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这同时也正是高考所考查的内容。所以,课改和高考并不矛盾,课改和高考应手牵手,共同迈进,这样才能在课改嘹亮的冲锋号中高唱高考凯歌。

课改时期,教师角色发生重大转变,被定义为课堂的参与者、组织者,不能理解为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变得无足轻重,可以轻松地“作壁上观”,看着学生们在课堂上热闹一团。相反,对老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应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每节课也应让学生学有所得。因此,老师对每篇课文的内容特点,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每篇课文中相应的高考知识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要以适合每篇课文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走进这堂课,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学生以很强的求知欲完成课文的学习,知识的掌握。这样,就可以避免课堂上热热闹闹、风风光光,考场上大眼瞪小眼,成绩单上“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情况。

选入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时间的淘选,历久弥新,得到一代又一代的编选者、读者、教师、学生认可的文章。每篇文章都蕴含丰富深厚的文化,闪现思想精神的华彩。学生在与这样的文本的交流中,自然会受到熏陶感染,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而且能够加强学生的人格修养,使学生养成受益终身的思想性格。每篇课文在教学中又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老师在讲课文的时候,心中应有高考知识点。从每篇课文中提取高考知识,改变在学生心中“课本学不学效果一样”的观点,改变在学生心中“语文学科是亚主科”的观点。当传授这些高考知识点的时候,在新课改的思想下构建课堂,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情境,发挥学生的“自我”意识,完成每节课的学习。每篇课文应如何实现“课改”和“高考”的双重目标,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下面我就几篇课文的处理方法和大家交流。

在讲《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时候,我注意到了这两篇课文的题目,都是从题目入手带动全篇课文的讲解。例如,《祝福》,我的导入语是:“祝福”,是一个温暖词汇,本文的“祝福”指什么,是带给我们春天般的温暖吗?这样一问,同学们在好奇心的刺激下,带着兴趣去寻找答案,注意力就集中到在“祝福”中死去,没有温暖的主人公祥林嫂身上,从而积极主动地进入人物形象的分析。《装在套子里的人》,我围绕题目设置了一系列由浅到深的问题:1.套子指什么?2.套中人的具体表现?3.套中人的实质是什么?4.套中人死后人们的反应?5.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学生在这些问题中,逐步打开思路,启迪思维,发展智力和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完成文本的探究。当学生顺利地完成这两篇文章的阅读时,我继续把这两篇文章题目做足,提炼出高考知识点。《祝福》这篇课文题目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作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套中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显得生动形象,吸引人,这是题目在形式上的特点。所以,我们在分析一个题目的效果或作用的时候,应从两点入手,就是“内容”和“形式”。在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这两道试题中都可以涉及题目的作用分析,这样,就教给学生这样类型的试题一个思考角度和作答方法,答题时就不会乱写一气,最后出现写得多、得分少的结果。并且,可以以此类推,如果问词语、句子或段落的作用时,同样都是一样的思考角度和作答方法,让他们知道“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这样处理,学生在这两堂课中,既能收获知识,又能培养能力。

在讲《滕王阁序》的时候,我用故事导入,讲了王勃在宴会上写出这篇序文的过程。学生们立刻被这个背景故事所吸引,感受到了作者的少年才气,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带出千古传唱的写景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第二和第三两个景物描写的段落。让学生在参考课下注释的基础上,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出来,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当学生已初步感知景色的优美时,由“这样秀丽的景色作者是怎样描写出来的?”这一问题,上升到描写景物的手法的讲解,这也就涉及到了高考知识和学科术语。以这两个段落为范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角转换”等,为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做了知识储备。然后引导学生关注“雁阵惊寒”,在优美的景物描写中出现了冷色调,并在下一段“兴尽悲来”中得到印证,转向诗人复杂情感的解读。鼓励学生抓住蕴含作者情感和人生态度的句子,结合所学和自己的感受,勇敢说出自己的理解,践行新课改中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发挥“自我”,认识“自我”的目标,完成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自己的多重对话,最后引导学生在人生逆境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样,实现了枯文趣教、难文简教、长文短教的目的,学生由浅到深地完成了文本的阅读,学得轻轻松松、扎扎实实。

上一篇:评课刍议 第7期 下一篇:爱是教育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