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时间:2022-08-27 09:55:02

浅谈学校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本文对隐性课程内涵和特点进行论述,指出影响学校隐性课程开发的人、物的因素和其他因素。结合实际根据影响因素浅谈关于学校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这对于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隐性课程 开发 利用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203-01

“隐性课程”在上世纪60年代被正式提出,对于隐性课程的研究也日益发展起来。研究源于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危机和“反理性文化运动”两方面的推进。在我国,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现阶段,对于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研究者也给予了大量的关注。这对于当前我国的新课程改革的贯彻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隐性课程的涵义及其特点

(一)隐性课程的涵义及特点

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自发课程、非正式课程。1968年由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教育家、课程论专家菲利普•W•杰克逊在其专著《课堂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的概念。陈伯章认为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它随教育的产生而产生。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及学校领导风格等。这些因素看似无形,但却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施良方认为隐性课程界是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关于隐性课程的特点,张华认为隐性课程的特点有:弥散性和普遍性、持久性,隐性课程的教育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隐性课程的内容既可能是学术的,也可能是非学术的特点。其他学者认为隐性课程具有暗示性、多样性、无意识性、长期性的特点。

二、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各种因素

(一)影响学校隐性课程开发的人的因素

影响学校隐性课程开发的人的因素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教师作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者和传授者,必须做到“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只有严于律己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严格要求自身的学生;校长作为学校的核心人物,他是学校的“神经中枢”。校长应该时时关注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积极协调师生关系、组织研发校本课程、关注学校隐性课程的建设;学生对于隐性课程的参与程度。学生通过隐性课程获取经验的时候,含有有意识与无意识的两种心理活动,而且是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统一。

(二)影响学校隐性课程开发的物的因素

学校所处的物理因素涉及到学校建筑形态、学校周围的文化因素;校舍的大小,校园、教室的空间安排;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校徽、校服等,它们是构建学校隐性课程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积极地利用其有效的一面,充分发挥学校隐性课程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影响学校隐性课程开发的其他因素

学校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科学民主化的教学管理是影响学校隐性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开发存在于学校制度中的隐性课程,有利于引导学生合理的行为预期,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行为取向。在合理制度的建设中,形成学生自由、民主的意识,构建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

三、学校隐性课程开发与利用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师生素质,优化隐性课程的人的因素

随着新课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它要求教师不仅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要有高尚的育人品德。提高教师队伍道德素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让教师明确其自身道德品质对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隐性课程;必须对教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并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言行。

(二)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外在反映。校园环境作为隐性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硬件设施和所体现或折射出的文化底蕴、美学情境是其他隐性课程所无法替代的。例如,“小草青青,足下留情”,既使学生感受到保护校园环境的重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人文关怀。使学生在其中感受美、获得美、创造美,提高品质,陶冶性情。

(三)注重校本课程,关注隐性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强调以学校为基地(为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有学校成员开发相应的课程,提供学生学习之用。隐性课程是重要的因素。首先,作为学校领导与广大教师应根据实际设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活动课程,开发存在于活动课程中的隐性课程。其次,开发形式多样的综合课程,在综合课程中挖掘隐性课程的价值。最后,开发出具有本地、本校特征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实地中“触手可及”“身临其境”地感受校本课程中隐性课程带给自己的变化与改变。

【参考文献】

[1]陈伯璋.潜在课程研究[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5.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李先国,易军.西方隐性课程研究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8.

[5]盛园,苏志勇.论教师对隐性课程的利用和调控[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5).

[6]温守轰.试论中小学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J].考试周刊,2010.(4).

[7]钟启泉主编.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浅谈西方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下一篇: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大学生心理障碍识别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