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水资源开发保护的分析及可行性建议

时间:2022-08-27 05:14:24

浅谈对水资源开发保护的分析及可行性建议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世界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世界经济水平的提高,由于发展经济导致的水污染以及其它水资源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因而,水资源的保护问题也就成了一个焦点话题。水资源的保护是一个系统化的课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水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我国水资源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相关保护策略的分析。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合理利用

Abstract: Water is the source of life, to the human world development plays a vital role, but as the world economic level improved,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leads to the water pollution and other problems of water resources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therefore, the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problem has become a focus topic.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be worth us to study deep.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were analyzed, in view of our country water resources problems, relevant protection strategy analysis.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present situation; rational use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当前水资源现状

1.我国水资源总量匮乏,但水资源浪费巨大。地球上的天然水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占地球表面的71%,但在这71%中有近97.5%的水是咸水,而只有2.5%是淡水。具体到我国,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四分之一。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用水量也急剧上升,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在农业方面,灌溉大多采用漫灌的形式,用水效率低下。生活用水中供水设施终端跑、冒、滴、漏现象相当严重。特别是我国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大量工业设备陈旧落后,因此绝大多数工业单位用水效率极低,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2.我国水资源短缺与粗放低效利用的状况并存,而水资源的粗放低效利用,又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程度。目前,农业灌溉用水约占全社会用水量的70%,但由于输水方式、灌溉方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很低,渠道灌溉区只有30%~40%,机井灌溉区也只有60%,和一些发达国家(达80%)相比有很大差距。同时,我国目前农业用水利用效率也很低,每单位净耗水的粮食生产效率不足1kg/m3,和一些发达国家单位净耗水2-3kg/m3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目前黄河流域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2%,大约有4/5的面积是大水漫灌,节水灌溉面积仅2276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20%。我国西部地区普遍缺水,特别是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农业生态环境脆弱。但现状是农业用水浪费严重。

3. 长期以来,我国的很多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使我国的淡水资源遭受了严重的污染,近期水污染的趋势虽然有所缓解,但是整体污染严重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好转。据相关统计表明,全国七大流域城镇污水80%以上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使我国主要江、河、湖受到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治理污染、保护水源已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

4. 地下水资源超采现象严重,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低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干旱区域比较多,工农业用水的需求比较大,在地表水缺乏的情况下,只能过度开采地下水,而很多地方对地下水的开发忽视了地下水补给的客观规律,不注重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规划。例如,在我国的济南、天津、北京等大城市的地下水位都出现了明显下降,并引起了一系列的地质环境问题,可以说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有效的规划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二、水资源保护的相关创新举措分析

1.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水资源管理要想实现一体化,就必须有相应的管理体制作为前提,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管理体制非常不合理,这就造成了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出现许多问题。概括来说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现象明显;(2)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政策对于形成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机制比较难,同时水资源管理也缺乏一定的积极性,这样显然是不利于节水的;首先,必须将保护水资源的思想深入人心,使得每个公民有节约用水的理念。另外无论产业结构布局或是结构调整,还是各项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政府都必须考虑到有关水资源的制约因素,从而建立节水型社会。在管理方面,改变原有的管理方法,由供给管理转向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有机结合,进而逐步实现需求管理。

2.加强农业用水监测及管理

对小型灌溉工程采取承包、租赁、拍卖及股份合作等形式;在大中型灌区推行SIDD(自主管理灌排区)管理模式;加大灌区用水者协会、农村供水协会、农民合作社等各种群众组织参与灌溉工程管理经验的总结推广和规范力度。 广泛吸收用水产参与灌区经营管理,明晰产权,合理确定灌区专管机构与用水产协会的责、权、利,改革运营机制,以充分调动与激发用水产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在农业用水中还可建立农情信息监测网系统,如灌溉用水水情监测网信息系统、节水农业技术与示范系统、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等。我国农业缺水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节水予以解决,加强对我国节水农业技术的研究,以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建立与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将成为促进我国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

3.调整水费政策,以成本定水价

按照引水量计征水费,对浪费用水罚款或加价收费。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和管理体制,确保地表水、地下水及降水联调机制顺利实施。对于河水灌区,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充分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适当提高地表水资源价格,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比价足以刺激地下水资源开发为限,对于地下水资源匮乏而地表水资源丰富地区,可以适当提高地下水资源价格,确保地表水资源合理利用,保护地下水资源。

4.有计划地抓好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如果要使一个地区的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就应当重点抓好重点污染源的治理,有计划地个个击破。而对每个重点污染源而言‘由于其治理任务重,建设工期较长.应当制订年度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施工日期和施工质量,而对治理难度大的企业,则应从工艺人手加以改造,减少排污量。对那些效益差的重点污染源应当坚决予以关、停、转处理,不能以珍贵的环境为代价,换取微薄的利润。

5.推行全社会多元化投入,鼓励公众参与和保护水源活动。

加大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创造条件,形成社会对水利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强各地区之间的支援与合作,同时积极利用市场机制扩大水利建设资金的多渠道来源,鼓励社会资金投向水利建设。建立用户参与管理决策的民主管理机制,用水户直接参与水的利用,无论是农业灌溉、居民生活、工业企业用水,他们都掌握着比行政管理人员所掌握的更充分的信息,不必依赖固定的分水规定。

三、结束语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物质,但水资源的状态和使用方式是可以替代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仅要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也要考虑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不可能像能源等通过寻找替代来解决其贫乏危机,水资源的可持续道路有其自身特点。水资源的高效与可持续利用是包括水工程安全、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水资源利用与合理配置、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必须时时刻刻地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为了我们自身健康、快乐、高质量的生活,为了给后人留一方净土、留一杯清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胡和平,雷志栋,杨诗秀《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2008-06-11.

[2]陈志恺.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中国水利,2000(8)

上一篇:在梦想实现之后 下一篇:策论固网运营商今后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