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的发展如何跟随时展的需要

时间:2022-08-27 02:43:10

群众文化的发展如何跟随时展的需要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更多的人们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础,通过群众文化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的共同努力,创造文艺产品和举办文艺活动,以此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从长期以来群众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发展始终受到时代的影响,决定着其走向和需求。

关键词:群众文化;发展;时展;需求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08-01

一、时展对群众文化的影响

一直以来,群众文化的走向始终都被时展所影响。在1953年,我国真正开始使用“群众文化”这个词。当时我国社会正处在国民经济快速恢复的时期,各地纷纷建立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等群众文化机构,并开始大力进行群众文化工作。随后,文化部颁发了《关于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的工作职能与工作条例》,对群众文化进行了进一步的确定。

群众文化是在人们的职业以外,进行自我开发、自我娱乐、自我参与的一种社会性文化。其主体是群众活动,主导是自娱自教,目的是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需求。同时群众文化也是一种小型多样、因地制宜,并且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文化形态。群众文化对以群众为主题、活动为客体的社会活动进行了概括,内容十分广泛。它既包括了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也包括了群众文化队伍和群众文化活动。

二、群众文化的建设

1.发展群众文化队伍。在群众文化发展当中,首先要有稳定的群众文化队伍。在日常生活中,街道和社区的管理干部应当积极的组织和策划群众文化的发展,从群众当中寻找和挖掘群众文化人才和骨干分子,逐步发展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群众文化活动队伍。同时,应当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更加有效的与群众人员进行沟通,取得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街道和社区干部应当采取释放措施,尽量保证群众的收入达到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群众才能主动地追求精神生活,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另外,街道和社区负责人应当为群众提供和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他们能够在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潜力,促进群众文化建设,推动群众文化发展。

2.加强本地传统文化的渗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很多外来文化也在不断的影响着我国群众文化的走向。我们在吸取国外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应当坚持我国传统的文化建设。我国传统的群众文化大多是在人们长期的生活当中形成的风俗习惯,例如茶艺、灯会、游园等。

我国在坚持传统群众文化的同时,也应加强本地文化在群众当中的渗透。对此,可以采取社区论坛、知识讲座等方式,对群众进行宣传和引导。这样有利于群众对历史文化知识的进一步了解,让人们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党的基本方针和政策路线,以促进群众文化的建设。

三、群众文化的发展

1.规模化和产业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文化领域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影响下,群众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正在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在新时代之下,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群众的生活方式、审美标准、文化品味等已在不断的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将传统群众文化与良好的外来文化进行融合,积极创新,满足人们的需求。

群众文化涉及到很多方面,在时展的影响下已经演变成为一项综合性的产业,不但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能为社会创造一定的财富,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例如时下非常流行的广场舞活动,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十分积极热情的参与到广场舞的活动当中。这正是由于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有了更多的空余时间。刚开始的时候,还只是有很少一部分人参与。但是由于其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之外的精神需求,因此但目前为止,其在全国范围内都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同时,由于广场舞的兴起而产生了很多相关的舞蹈团队,满足了很多人对于艺术的追求。这正是群众文化发展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体现

2.渗透性的社会化。群众文化代表了地区文化的整体特点。在新时代的发展下,由于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开放性,群众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的群众文化相互渗透发展,相互传播扩散。使得群众文化在保有地方特色的同时,也包含着众多其他方面的文化特色,大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的内容,促进了群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群众文化是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时展的过程中,要积极营造群众文化氛围,培养群众文化意识,坚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才能使群众文化的发展跟上时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陈志文.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1(03).

[2]游楚丹.论群众文化与时展和人民需求的关系[J].青年文学家,2012(14).

[3]石岩.浅析城市群众文化工作创新[J].戏剧之家,2010(11).

上一篇:抢滩银幕的话题剧 下一篇:乡镇群众文化活动变化及文化站的重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