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岗位基本功训练 夯实人才队伍发展基础

时间:2022-08-27 01:40:12

实施岗位基本功训练 夯实人才队伍发展基础

摘要:开展岗位基本功训练活动,有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练硬功、强技能”的浓厚氛围,可以引导员工立足本职岗位学练技能,提高业务水平。本文在此主要介绍了岗位基本功训练的实施原则、步骤、主要内容、要求以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岗位 基本功 人才队伍 发展

为加强在岗员工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与提高,形成“练硬功、强技能”的浓厚氛围,需要针对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技能操作人员分别实施岗位基本功训练,并以岗位为依托开展练兵比武活动,从而实现“提高技能,锻炼队伍,夯实人才队伍发展基础”的目的。

一、实施原则

岗位基本功训练,需要与岗位职责相结合,涵盖各个岗位所需要的技能;需要与岗位技能标准相结合,推进岗位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需要与未来对岗位技能的要求相结合,要有创新性、前瞻性;需要与企业其他人才培养活动相结合,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企业整体岗位基本功训练活动总方案。各用工部门(单位)负责制定本部门(单位)各岗位的具体实施细则,细化训练内容,明确考查要求和考查形式。在此基础上,上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审核备案,并在全企业范围内进行广泛的宣传与动员。

第二阶段:岗位基本功训练。各用工部门(单位)根据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中规定的具体训练内容和考查要求,认真组织、积极协调,广泛开展训练达标活动,并做到与企业整体进度、日常工作、岗位职责相统一、相结合。

第三阶段:考查达标。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牵头,各用工部门(单位)配合,按照动员部署阶段各部门制定的实施细则中所明确的训练内容以及考查要求,对所有在岗人员进行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考核(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各占相应权重),并在给出是否达标结论的基础上根据掌握熟练程度,认定级别(例如企业同类所有岗位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一级最低,三级最高)。同时根据考查结果,对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三、训练内容

在基本功训练阶段,按照“立足岗位、全员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对业务职责和岗位技能的梳理,根据业务性质的不同,有重点分层次地训练不同的业务能力。其中对从事科研开发工作的员工,应重点考查其基础科研素质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从事实验技能操作工作的员工,应重点考查其各类常用实验标准的掌握程度、技术标准的起草能力以及实验设备操作技能;对从事工程技术服务工作的员工,应重点考查其对现场生产工艺与流程的掌握、现场技术服务主要技术手段的应用以及现场技术服务过程中典型问题的处理;对从事管理工作的员工,应重点考查其对管理制度、流程的掌握程度。

四、整体要求

1.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岗位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意义。企业领导层应当站在推进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总体水平的高度,结合企业当前及今后一定发展时期内的战略方向,审时度势地提出并开展这一活动。各用工部门(单位)要深刻理解企业领导层的决策意图,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多种方式,搞好思想动员,统一认识,层层发动,人人动员,营造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员工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2.加强领导,明确岗位基本功训练的责任目标。各用工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活动的开展,切实加强对本部门(单位)岗位基本功训练活动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制定符合本部门(单位)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活动细则,明确岗位基本功训练的责任目标,从而使企业上下以“求真务实,真抓实练”的态度推进活动的开展,以防止活动走过场,流于形式。

3.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岗位基本功训练涉及到各个方面、每个岗位,各用工部门(单位)在加强领导、明确分工的基础上,一定要建立起协调顺畅的运行机制。岗位基本功训练达标活动要与人才培养、专家选拔、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重要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效整体。

五、保障措施

为保证岗位基本功训练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对于职工个人,应使岗位基本功训练达标活动的考核结果对其年度个人考核具有一票否决权。如其最终活动考核不合格,则其年度考核不合格。对于各用工部门(单位),应将岗位基本功训练活动考核结果与该部门年度考核成绩挂钩。例如某用工部门(单位)不合格人数超过该部门(单位)总人数的5%,则该部门(单位)年度考核得分应扣减相应分数。

综上所述,有效实施岗位基本功训练,可以夯实企业人才队伍发展基础,帮助企业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具有竞争力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从而使企业形成管理与技术创新的主体与团队,并最终推进企业人才强企战略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宁世显.加强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J].中国电力教育,2003(2)

[2]杨发明.以技术比武为形式,大力提升员工的技能素质[J].中国培训,2011(2)

上一篇:网络信息安全中密码算法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军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