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海海西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时间:2022-08-27 01:22:37

浅谈青海海西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Mongoloid Folk Song of Haixi Prefecture,Qinghai Province

Liu Pin

(青海省海西州民族歌舞团,德令哈 817000)

(Qinghai Province Haixi Prefecture Nationalities Song and Dance Ensemble,Delingha 817000,China)

摘要: 青海海西蒙古族民歌的构成要素和特点。

Abstract: The article presents compon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ongoloid folk song of Haixi Prefecture, Qinghai Province.

关键词: 狩猎歌曲 牧歌 赞歌 婚礼歌 宴席曲 短歌 长调与短调

Key words: hunting songs;pastoral song;paean;wedding song;banquet song-dance;ballad;long song and minor

中图分类号:J6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301-01

0引言

青海海西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间音乐,尤其是蒙古族民歌,其数量和种类甚多。民歌是歌唱艺术,而每一种民歌形式是用音乐手段(不仅是歌词)反映生活,表达感情时则往往表现是自身的特殊性。

1狩猎歌曲

狩猎歌曲是属于蒙古族原始艺术范畴的歌唱艺术,狩猎劳动时歌唱的一种民歌体裁。

在古代,蒙古族人民的祖先曾以狩猎业为其主要生产方式。因而蒙古族的原始艺术(包括狩猎歌曲)与当时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分不开的。现流行于海西地区的部分狩猎歌曲如:《白河滩的兔子》《阿拉腾杭盖的阴坡上》等就属这类范畴。虽然经过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沿袭和改造。但这很大程度上保留着蒙古族原始艺术的特点,保留着原始狩猎歌曲所特有的粗犷、质扑的风格。

2牧歌

牧歌是我省蒙古族人民在草原上放牧时歌的一种民歌体裁。它产生于蒙古族劳动人民的长期游牧生产劳动,是随着狩猎生活转变为牧畜业生产劳动,草原牧歌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生产和发展起源,而且随着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变化,岁月的流逝,牧歌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逐渐取代了古老的狩猎歌曲。与蒙古族民歌的主民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民间音乐的典型风格,给予蒙古族民歌的其它形式及器乐曲以很大的影响。

其特点,一般表现为音调高亢,节奏自由,气势宽阔,旋律起伏大;具有鲜明的华彩性与内在的抒情性。

牧歌是蒙古族人民游牧生活的一面镜子,他们反映的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歌唱草原,赞美骏马是牧歌中最常见的题材。

3赞歌

赞歌是我省蒙古族人民群众在那达慕大会或其它集会,庆典节特定场合演唱的民歌体裁;其情感庄严肃穆,音调高昂激越,带有迷信色彩。

赞歌按其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赞美勇士和那达慕盛会的;二是赞美我国历史名域,古刹寺庙的。

它的歌词和曲词较稳定,音调简洁有力;节奏较整齐鲜明,少华彩性装饰音,旋律平稳豪放。这与赞歌音乐的豪放雄壮气质是相适应的,是蒙古族人民以真挚的感情赞美赖以生存的草原和河流;体现出蒙古族人民热爱家园,热爱生活,勇于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

4婚礼歌

婚礼歌是我省蒙古族婚礼仪式上说唱的祝词、赞词,是蒙古族人民传统的习俗歌。

婚礼歌有固定的格式,有完整的情节和场面。大体上包括以下五个组成部分:迎宾曲、敬酒歌、欢乐舞曲、母女对唱和送宾曲。可以说是一部完整的声乐套曲。这些歌曲数量大、难度高、风格多样。而且礼仪性很强,说唱时先后次序上不得有差错。所以婚礼仪式上,人们往往要聘请那些善于说古道今,谙熟韵律的有名望的职业歌手或半职业歌手来演唱。

婚礼仪式歌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它在蒙古族民间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和生产状况,也反映了他们淳朴的风俗习惯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婚礼歌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深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5宴席曲

宴席曲俗称酒曲,是我省蒙古族人民群众在饮酒、宴筵和欢迎宾客时说唱的特有民歌体裁。其内容诙谐感人,富有趣味性和舞蹈性。

按音乐的不同特点,内容及形式的各异,可划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热烈欢快的带有舞蹈性的宴歌,即:在饮酒宴筵的场合或独唱或男女对唱或边歌边舞,以至相敬酒的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另一种是悠扬潇洒的带有抒情性的宴歌,即:在欢迎宾客仪式上以独唱或主宾对唱或男女青年边歌边舞为客人献上哈达敬上美酒这一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其内容主要以颂赞,祝福为前提,格调清新高雅,有时代感。

6短歌(情歌)

短歌亦称短调,是指近百年来我省蒙古族聚居的半农半牧(乌兰、都兰、格尔木)发展起来的民歌体裁。短调民歌短小精悍,抒发感情细腻亲切,语言朴实流畅。

它的特点:一般表现在曲式结构上大多是问答式上、下句所构成的乐段结构。比牧歌简炼紧凑、规整,生动活泼,易学易唱,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因此,人们称之为短歌或短调民歌。

爱情歌曲在短歌中占有极大的比重,有许多爱情歌曲深刻反映了蒙古族男女青年的纯洁爱情;表达出他们反抗封建势力的禁锢,热烈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美好生活。

7长调与短调两种风格的划分

根据音乐风格上的不同特点,人们往往把蒙古族民歌划分:

所谓长调风格,是指那些曲调悠长、节奏自由、曲式结构较长,带有浓厚草原气息的民歌。从体裁上讲牧歌、赞歌、宴歌以及一部分婚礼歌均属于长调风格的范畴。

所谓短调风格,是指相对来说曲调短小、节奏整齐、结构紧凑的民歌,古代狩猎歌曲,近现代短歌,叙事歌以及一部分舞蹈性的宴歌,婚礼歌均属于短调风格范畴。

在海西地区,这两种风格不同的民歌分布情况:一般的说,长调民歌多分布于格尔木以西的乌图美仁草原。在这里长调民歌最为集中、典型。

短调民歌主要分布在海西以东蒙古族与其它民族杂居的半农半牧;其中以乌兰、都兰的短调民歌最为集中典型。

从海西蒙古族民歌的发展趋势来看,长调风格与短调风格之间的关系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历史阶段:①以狩猎歌曲为代表的古代短调民歌风格。②以草原牧歌为代表的长调民歌风格。③以近届年来蓬来的新型短歌与叙事歌为代表的短调民歌风格。

由此可见,蒙古族民歌划分为长调与短调民歌风格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本身只有相对的意义。比如:有些地方,他们虽然基本上已脱离游牧生活,却依旧还传旧着祖先传留下来的草原牧歌。反之,在草原牧区长调民歌固然占有主导地位,但是那里的民歌也绝不是长调民歌一种风格。生活在草原牧区的牧民同样也创造了不少轻快活泼、节奏鲜明的短调民歌。这些民歌只是数量较少,不足以代表草原牧区民歌的典型风格罢了。总之,蒙古族民歌的基本风格是随着人民生活不断发展而变化的。

上一篇:斜坡路堤沉降计算方法 下一篇:宝鸡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循环农业的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