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应加一点理趣

时间:2022-08-27 12:26:00

记叙文写作应加一点理趣

理趣,是指文章中的某些语句或段落富含深刻的道理或哲理,这些道理和哲理能够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理趣是文章的灵魂。由于理趣在文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高中又是学生思维成熟发展的阶段,高考作文对文章的理趣也有了要求,强调文章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观点要具有启发性,因此学生在作文训练时要注重增加理趣。

一.增加记叙文理趣的重要性

(一)能够升华主题,体现文章价值

所有的文章都有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是作者的思想,也是这篇文章的主题。文章中的内容只有赋予它们灵魂,才能使文章更有生命力,枯燥和没有深度的陈述只会使文章变得暗淡无光,毫无价值。理趣作为文章的灵魂,只有道理深刻、精细、高超,才能引人深思,成为有价值的好文章。比如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作者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使人们逐渐形成一种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极具理趣美。如苏轼的《石钟山记》,作者提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告诉人们下结论之前要进行亲身实践,不能人云亦云。再如高考作文《云儿与小河》,文章描写了云儿与小河先是羡慕对方的生活,继而发现对方的生活不适合自己,又换回各自生活的故事,这则寓言看似简单,实际蕴含道理,作者通过云儿与小河的行为映射出人生的位置,最后点名主题:“人生本就有个属于自己的位置。不必怨天尤人,不应自视渺小,在各自的位置上奋发努力,价值也就孕育其中。”小故事见大道理,文章富含理趣。

(二)能够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写作能力是需要在不断的训练中逐步提高的。写作来源于生活,同样一件事,有心的人就能发现事情背后的道理,无心的人只关注事情本身。因此,写作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也有要求,认知能力高,认识问题就更透彻,认知能力低,不但不能深刻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还有混淆是非的可能。认知能力的高低与学识的多寡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学识越渊博,认知能力就越高,思维就越成熟。因此,要想使文章富含理趣,就需要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认知能力的提高是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经验总结,进行淘汰删选后,留下精辟的观点。只有经过不断的锤炼和筛选,才能得出精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积累了理性观点,在增加记叙文理趣的过程中,又巩固和增长了知识,认知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如何加强记叙文写作的理趣

(一)文章的主题要富有理趣

高尔基曾经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的,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文章的主题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没有实际生活经验,就不能在经验中形成自己的思想,没有独立的思想,文章就没有了灵魂,立意就不可能富有理趣。统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大多数都是在亲身的实践和经历中主动思考,积极领悟,才得出了超出常人思想的见解,写出的文章就更有理趣。从主观层面来说,文章的主题是作者对事物的认知和评价,是作者思想的结晶,在这些认知和评价的形成过程中,作者的主观思想必定会融入到客观事物中去。如果作者的道德情操高尚,那么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就是积极奋进的,对读者有积极影响,反之有不利影响。古往今来的作家对自身的素质和修养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就是所谓的“仁者见仁”。因此,要想使文章的主题富有理趣,就必须提高自身修养,并且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从小细节中领悟大道理,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文章的主题就会富有理趣。教师要在课堂上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认知方式和思考方式;在对文章的讲解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对描写人物的文章可以分析人物形象,对描写事情的文章可以评价事情的结果,使学生在锻炼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学生学习写作方法不仅在于“学”,更在于“用”,学生学会分析作者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在自己写作时,能够举一反三,结合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情表达自己的见解,使文章的主题更富有理趣。

(二)巧妙运用写作手法来增加理趣

写作手法有很多种,不同的写作手法有不同的作用,共同的作用就是深化文章主题,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增加记叙文的理趣可以利用各种写作手法,达到升华主题的效果。

1、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记叙文中修辞方法运用的比较多。以理性为内容,修辞为外衣,能够使文章在优美的同时富有深意,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比如作文《我心飞翔》,文章开始采用了拟人和排比的手法,引用蜗牛、小溪、绿叶的话,后又用项羽、刘邦、约翰举例,层次分明,叙事、抒情融为一体,使文章生动活泼,结尾的大量感叹句点明主题。

2、通过举例对比,彰显主题。对比举例能够更好地点名主题,更深刻地反映事实。比如在描写人物时,通过对反面人物的细节描写才能够更好地映衬出正面人物的形象之高大。

3、在抒情中渗透道理。文章含有丰富的感情,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样的文章蕴含的哲理容易被人们接受。比如作文《站在车站的门口》,每个人都有面对离别的时候,小时候是父母离开我,长大后是我为了求学远离父母,作者描写了离别车站的情景,这是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能够引起读者共鸣。

4、注重细节的描写。细节的描写包括用词的准确、多角度描写、生活细节的描写等,从小入深,也能升华文章主题。如文章《那鱼・那鹰・那人》并没有讲述曲折离奇的故事,只是道出了自己高考失败后的经历,着重描写了心理的变化,用细节描写和语言描写增强了感染力。作文《孝心无价》中,作者通过对小女孩想买蓝宝石项链曲折的过程,加入了细致的人物描写和语言描写,层层深入主题。

5、灵活运用议论。记叙文需要抒情与议论想结合,但议论不宜过多,如果有题记的话可以用议论为题记,能够起到明确文章主题的作用。一般记叙文不赞成在文章开头表明主题,但可以巧妙地用议论的方式,使读者迅速把握主题;文章的中间可以用议论句过渡,承上启下,使文章连接得更加紧密;文章的结尾以议论为主能够使文章整体意味深厚,给人以启发。比如作文《掬水留香》,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就以议论的形式表明观点:“在人生起跑线上,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起点,也会有一个终点”,无论是记叙还是议论都让人回味。

记叙文的写作首先应该能够清楚完整地表达文章中心,这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如果文章中富含哲理,发人深思,这就是一篇好的记叙文。因此,记叙文的写作要加一点理趣,让文章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从而达到升华文章主题、体现文章价值的目的。

温丽升,教师,现居广东封开。

上一篇:如何执教以爱情为题材的课文 下一篇:品味诗韵 怡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