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体育素质教育

时间:2022-08-26 11:48:28

农村中学体育素质教育

摘要:

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锻炼身体,更应该将体育课作为一种工具,通过素质化的综合教育实现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既能掌握健身强体的方法,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又能培养协作和竞争意识,形成勇敢、拼搏、进取的精神意志。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几点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方法。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素质教学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在我国中小学施行多年,但在多数农村地区,受限于教育资源与教育意识,以及长期以来体育学科在教学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在实际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学指导思想依然存在应试教育的束缚,并未完全实现素质教育。

一、农村中学体育素质教育现状

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全面人才,强调社会的适应性和人才的全面素质性。在中学教育体系中,体育学科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其可以实现对学生生理方面的培养,另一方面还可实现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培养。对本地区的农村中学进行抽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中学都开设了体育学科,均能够实现业余训练,但在体育教学基本需求的器材设施与教师队伍方面较为匮乏,多数学校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成绩考核与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大量问题。

二、农村中学体育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社会及家庭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不够

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改变必然会对体育教学观念产生影响,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进发生变化,这就使得体育教学具备了一定的时代性和可变性特征。在农村中学中,体育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多数农村家庭认为体育学科可有可无,对体育学科的教育功能认识也较为单一,认为平时的农业劳动也可起到体育教学的作用。此外,农村社会意识上同样缺乏对体育学科的重视,认为中学教学应以中考的主要学科为主,体育教学可有可无,无需占用正常课时。社会、家庭甚至学校的这些偏颇的认知,使得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举步维艰。

(二)体育教学设施及场地存在局限性

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场地、器材及设施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这也是长期困扰农村中学体育学科实现素质教育的难题。经调查分析发现,多数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场地较小、器材严重不足、体育教室数量不够。操场多为一圈只有一百多米的土场地,体育教学设施多以简陋的足球场、篮球场、石板式乒乓球台、单双杠、沙坑等为主,缺少实心球、哑铃等室内体育设施。此外,农村中学进行体育教学的场地有限,体育教师有限,但学生人数却很多,无法做到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甚至无法开展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体育教学设施的配备多以考试目的为主,缺乏丰富性,这也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体育学习兴趣。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对体育素质教学的认识不够,二是农村中学的教学资源投资缺乏。

(三)评价体系

在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引导体育教学方向的主动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保证。目前,多数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评价指标只有一项,即考试成绩,并且考试成绩的评价仅局限于短跑、跳远、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考试相关项目,缺乏综合素质的考察。对体育教师的考核评价也是建立在学生成绩考核的基础上,缺乏对学生健康素质、健康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核。另外,在相关体育教师奖惩机制方面,农村中学基本没有系统化的机制,没有体育人才培养输送等方面的激励机制,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四)师资队伍

体育教学离不开体育教师,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十分不健全,体育教学素质不高,没有扎实的文化学科素质与专业知识,对体育与健康的区别认识不到位,没有体系化的体育教学知识与技能,甚至有些农村学校没有配备专职体育教师,存在体育教师为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的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为长期以来的体育教学观念与认识,另一方面为体育教学资源投入不足。

三、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建议

(一)转变体育教学传统观念

观念是引导力和内动力,是保证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实现全面素质化的基础,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在社会、学校、家庭方面形成统一的现代、科学的体育教学观念体系,以学生体育教育为基础,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从意识上认同和支持体育教学的素质教育观,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之外,全面培养责任感、团队感、竞争感、创新感等,并正确引导学生面对竞争的胜利与失败,达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结合的目的。

(二)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基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学生主体性和内发性,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要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才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愉快教育的核心精神。在教学方法的使用方面,教师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适当采用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活动教学、社会教学等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良好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另外,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需要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减轻教学负担,保证主体性教育,使体育教学能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获得更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三)改善体育基础设施

体育基础设施的匮乏是造成目前教学现状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学校要改善体育基础设施,增加体育器材,改善场地条件,从学校层面提升认知,适当增加投入,以此提升学生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学校还可在有限的体育器材条件下,鼓励教师开展多样化体育教学,充分利用现有器材创新教学方法。总之,素质教育需要较为宽松的教育环境,需要学校给体育学科足够的自由度,明确体育学科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和地位,这样才能实现农村中学体育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韦木芳.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4(3).

[2]刘雨仁.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7).

[3]王宏梅.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浅谈[J].学周刊,2011(9).

作者:陈斐 单位:甘肃省庄浪县杨河中学

上一篇:高职教育营销的必要性 下一篇:农村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