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

时间:2022-08-26 09:59:49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

【摘 要】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继承和发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取向,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

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为了谁”和“依靠谁”是分不开的。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只讲根本目的,不讲根本动力,或者只讲根本动力,不讲根本目的,都不符合唯物史观。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同时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同志说,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试金石。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已基本建立,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产生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分支学科。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理论分析框架,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以深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人学是最为接近的学科,是人学向社会生活实践的渗透和延伸。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价值就在于“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使人学最终化为现实社会生活实践中的人文精神。目前学界在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的研究中,对现代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主要表现为:对“以人为本”的涵义进行了阐释,并分析了“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体现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及具体部门和领域的人本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作了一定的阐述。为了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学科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对现代人本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忽视人性,忽视人学基础的表现

任何一种教育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人性基础之上,其人性基础是否正确,直接关系着教育活动是否合乎人性;合乎人性则能达到预期目的,不合乎人性就达不到预期目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特指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以“灌输”为主要手段,以为执政党和国家的利益以及社会发展服务的工具性目的为唯一目的,以培养无个性的“服从型”的“听话人”为主要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从人性基础方面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于强调人的“社会性”中的整体性,忽视现实的个人丰富多彩的“个性”

第一,教育方法上,过分依赖单一强制性的“灌输法”,使教育对象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第二,内容上,过于强调教育内容目标要的一致性,用统一的理想化的标准来要求和塑造一个人,忽视了人的差异性,使思想政治教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教育目标上,过强调培养整齐划一的“听话型”和“服从性”人格,忽视和抹杀了不同教育对象之间的丰富多彩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不利于教育对象个性化人格的培育。众所周知,时代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也应有所不同,与时俱进是思想政治教育永葆青春的法宝。因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用人性的眼光来正视现实的个人的个性,用真诚的态度来培养受教育者的个性,培养他们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以自己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来发展和张扬自己的个性。

(二)过于强调人的“社会性”中的“阶级性”,不承认人有“共同的特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普遍的共同的人性体现在具体的、现实的、特殊的人的个性之中,不包含任何共性的个性是不存在的。这里,所谓人性的普遍性就是指“全人类”所共同的“特性”,即人区别于动物的、人之为人的基本特性。它反映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别。同时,人性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中的人,有着不同的人性;在阶级社会中,个人总是从属于一定阶级,即个人总以一定阶级中的个人表现出特定的人性,所以人性又具有阶级性。那么,作为属于某一特定阶级的个人的思想、观念等意识形式必然是从该阶级的状况出发,反映该阶级成员的需要,即打上该阶级的“烙印”。阶级性是人性的特殊性,反映的是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的人们之间的区别。由此可见,阶级性只是人的社会属性当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特性,但决不是唯一的社会属性。然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曾经出现过一个严重偏差,这就是没有全面科学地理解人的社会性,而是把人的社会性简单等同于阶级性,时时以阶级的眼光”来审视一切,不承认人类存在共同的人性。

(三)过于强调人的“精神性”,忽视人的“自然性”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着过于强调人的“精神性”,有意淡化人的自然性,不重视人的物质利益的偏差。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精神性”主要是指高度的革命性和理想性,用生活中英雄人物的完美形象来要求教育对象,这显然是高于当时的社会实际和人们的思想现实状况,具有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的特点。这就造成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人们的自然性需求和物质性需要,从而把“人”看做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物,不可避免地对每个人都提出了“做圣人”和“做完人”的至高至纯的精神属性方面的高要求。这也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弊端之一。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然性的论述表明,物质需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人的自然性使得人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物质利益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离开衣、食、住、行、用等物质资料,人就无法生存和发展。人的自然性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关注教育对象的物质需要为实践起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教育对象物质利益的合理满足。否则,就会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于理想化、政治化和形式化,使本来生机勃勃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毫无生机,更无实效可言。

三、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正确的人学取向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尤其是以人的思想、精神世界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人的主体性,从而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与“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全一致。因为“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作用,承认人的力量和能动性,立足于以人为根本”。简而言之,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潜能智慧的信任,对人的自由和民主的追求,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然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理性和实证性日益凸显,实用功利思想颇受重视,人的整体价值渐趋冷落,导致“人的缺位”。因此我们必须在反思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人性的缺失而导致的工具化、功利化、机械化的倾向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借鉴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立足于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现代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模式,呼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向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人本体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对进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对进一步建构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并提高其实效性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全新的教育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类的两大根本任务,即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且能够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它的建构和完善可以从研究内容和方法论上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朝着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即“只有以此(马克思主义人学——引者注)为指导,以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为出发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才能在当前多种学科发展取向中,扬各家之长,避各家之短,融合提炼,自成一家,建设起有中国特色的、有相对稳定性和坚实理论内容、并为社会认同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同时还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加强其针对性,提高其实效性,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我们深入学习、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陆庆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邱柏生,张怡.思想政治教育新解[J].思想教育研究,2002(9).

[3]仓道来.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上一篇:秦岭国家植物园温室馆景观工程设计 下一篇:辽宁省大学生“网瘾”状况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