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达莫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30例

时间:2022-08-26 08:06:30

银杏达莫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30例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329-01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指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AMI之间的临床状态,包括除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初发型、恶化性劳力性心绞痛和各型自发性心绞痛。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合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其中UA是ACS中常见类型,UA如未得到积极的治疗及控制则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而引发各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引起猝死,威胁患者生命。因此,为了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应积极主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现将我院应用银杏达莫治疗不稳定性

心绞痛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临床病例,选用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例60例。此病例诊断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心绞痛发作3个月内进行性加重,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并且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至少15分钟,有缺血性ST段压低。心肌酶学无异常变化,除外孕妇及慢性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4―68岁,平均41.5±19.7岁。对照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0―70岁,平均43.4±21.6岁,两组病例性别、病情变化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与治疗组病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治疗组应用银杏达莫25毫升+0.9%生理盐水150毫升,日1次静滴,疗程14天,治疗过程中及随后2周严密监测心电图等,并观察患者症状变化情况。

1.3 疗效判断:治疗2周后:如患者心绞痛完全消失、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等伴随症状完全消失,心功能恢复正常。观察2周后无复发为显效。(2)如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显著减少,但未完全消失,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等伴随症状明显减轻但未消失,心功能恢复60%以上,观察2周无反复,为有效。(3)如果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无改变,,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等伴随症状无明显减轻,心功能无改变,观察2周反复发作或有加重,为无效。

心电图判定标准:(1)心电图恢复或大致正常,早搏消失为显效(2)ST段下降治疗后回升0.005MV,但未达正常水平,主要导联T波平坦变直立,或倒置的T波变浅达50%以上,早搏明显减少为有效。(3)心电图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x2检验,P<0.01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讨论

不稳定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糜烂和破裂、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凝血系统激活形成血栓,同时伴有血管痉挛、收缩,进而导致血管腔明显狭窄或闭塞,引发不稳定性心绞痛。因此,对不稳定心绞痛而言,给予扩冠、活血,增加心肌供血、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银杏达莫是一种复合制剂,包含银杏总黄酮和双密达莫。银杏总黄酮扩张冠脉血管、活血,增加心肌供血;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降低血粘度、降低血管壁通透性,改善水肿等症状。双密达莫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高浓度可抑制血小板释放,作用机制可能为:(1)抑制血小板、上皮细胞和红细胞摄取腺苷。(2)抑制各种组织中磷酸二酯酶。(3)抑制血栓烷素A2形成。(4)增加内源性PGE2的作用,经临床观察,银杏达莫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治体会 下一篇: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