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低价手机的败笔

时间:2022-08-26 05:14:14

联通低价手机的败笔

自2005年年中,为了扭转CDMA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的颓势,联通开始大量集中采购超低端CDMA 手机。

一年过去了,回顾一下联通超低端手机战略对于CDMA市场份额提升的效果如何:2005年CDMA手机全年销量仅为684万部,相对2004年下降了33.14%。2006年第一季度 CDMA手机销量虽然较上一季度环比增长8.35%,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下降29.8%。同时,CDMA每月手机销量占手机总销量的份额,较2005年初下降了5个百分点左右。显然,联通超低端手机战略对于提升CDMA市场份额未能奏效。

原因很简单,CDMA超低价手机对于目标用户群缺乏魅力。超低价手机用户群主要以学生、乡镇居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居多。 对于这几类人群,手机和话费价格当然是首选考虑;其次是手机外观、配置(如屏幕是黑白还是彩色,电池配几块等)和品牌;然后是运营商品牌; 最后是手机支持哪些数据业务。

移动GSM和联通CDMA在价格和手机外观、配置和品牌方面可以说不分伯仲,但移动在品牌方面显然占了上风,联通唯一可打的一张牌就是数据服务。超低价手机目标用户的普遍特点是一方面空闲时间多,生活单调枯燥,需要与他人沟通,需要有刺激的消遣活动打发时间; 但另一方面收入低,没有条件过多接触网络和电脑(尤以农民工为甚),因此低成本的手机数据业务就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 在这批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月的手机花费不多,但花在短信数据服务上的钱占相当的比例。

在数据业务中,联通和移动在满足基本通信需求的短信方面不相上下,谁能在非短信类数据业务中独占鳌头,谁就能赢得低收入用户的心。笔者观察到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在七八百元以下的手机市场,卖得最好的手机并非是最便宜的手机,而是性价比最好的手机。

中国移动似乎已准确把握市场脉搏,除了充分发挥其品牌优势外,还在超低端GSM手机的多媒体数据业务上下功夫。反观联通CDMA表现,大部分超低价手机在降价的同时也对手机本身的功能做了削减,变成了一款只能打电话和发短信的“”机,完全没有发挥CDMA在数据业务上的优势。此乃联通低价机之败笔。 因此,用户对低价低质的CDMA手机不买账也就不足为奇了。

联通应该把准超低价手机市场的脉搏,在发挥CDMA手机在数据业务的优势方面下足功夫,弥补自身品牌的不足。一味追求低价是没有出路的。

上一篇:危矣!缺乏技术脊梁的中国彩电产业 下一篇:你的团队最佳人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