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证治分析

时间:2022-08-26 03:49:5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证治分析

【摘要】目的:综述近年来中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证型及治疗方法,了解中医治疗本病稳定期的现状,发挥中医优势,探索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治法;现状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571-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这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目前仍没有任何疗法可根治,西医在本病稳定期药物治疗包括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疫苗接种等,以减轻气流受限的程度,减慢疾病发展。

1 中医对COPD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主表卫外,故外邪每多首犯于肺,导致肺气宣降不利,上逆为咳,升降失常则喘,久则肺虚,卫外失职,六淫之邪反复袭肺,诱发本病的发生。若肺病及脾,子耗母气,则脾失健运,水湿运行不利,痰饮化生。肺虚及肾,肺不主气,肾不纳气,则气喘、呼吸困难加重,动则更甚。肺与心脉相通,肺气辅佐心脏运行血脉,肺虚治节失职,久则病及心脏。肺、脾、肾虚则导致津液的化生、转输及蒸化异常,则痰浊潴留,痰热化生。痰浊(热)蕴肺,肺气郁滞,不能治理调节心血的循行,心脉失畅则血郁为瘀。综上所述,慢阻肺的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本虚是指肺、脾、肾及心虚;标实是指痰浊(热)与血瘀相互胶结。

2 COPD稳定期中医证型及治疗方法

COPD稳定期患者虚邪夹杂,虚以肺脾肾虚为主,邪为痰瘀兼杂。病情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简单到复杂。脏器的演变由肺到脾、到肾、到心,由经脉演变到络脉病变。常见的正虚有气虚、阳虚、阴虚。

2.1 肺气虚证:用补肺法。应用补肺汤治疗肺气虚证哮喘和慢支患者,疗程21天,结果肺气虚证哮喘组临床总有效率84.37%,慢支组82.25%,两组免疫功能均有提高。陈斯宁等观察应用利金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对照组予氨茶碱治疗,治疗组予利金颗粒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28%,对照组77.14%,疗效优于对照组(P

2.2 肺肾两虚证:用调补肺肾法。毕小利等认为COPD与肺、肾相关,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肾之阴阳为全身各脏阴阳之根本。“金水相生”,肺阴虚损,久必及肾,而致肾阴亦虚;肾阴虚,不能滋养肺阴,亦可致肺阴虚,最终均可形成肺肾阴虚。故治宜调补肺肾。陈宪海等认为COPD稳定期以本虚为主,提出了调补肺肾法,常用药物:西洋参、冬虫夏草、茯苓、枸杞子、女贞子、淫羊藿、山茱萸、五味子、丹参等。焦丽杰在COPD稳定期辨证分型中提出证属肺肾气虚者,治宜补益肺肾,方选参蛤散加味;肺肾阴虚者,治宜滋补肺肾,方用百合固金汤加减。

2.3 肺脾肾气阳虚证:用温补肺脾肾法。叶焰认为COPD稳定期患者以肺、脾、肾脏气虚为主,应用金匮肾气丸为主方治疗COPD稳定期256例。结果:主要症状明显改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亦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4 气阴两虚证:用益气养阴法。季红燕等认为COPD患者全身和呼吸系统局部免疫防御功能降低,使肺部感染反复发生,不易控制,通过益气养阴法(药物组成:半夏、茯苓、川芎、炒谷芽、炒麦芽、百合、山药、沙参、佛手、山楂、金沸草、浙贝母)调理脾胃,增进食欲,改善营养状况,可降低病死率,延长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用益气养阴中药颗粒剂(人参、黄芪、山药、防风、麦门冬、苇茎、丹参、桃仁、全瓜蒌、浙贝母)治疗COPD稳定期33例。每次20 g,每日2次,6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3个月和6个月,CD3、CD4、CD4/CD3较用药前明显增高,CD8则降低(P< 0.01) ;免疫球蛋白(Ig)G、IgA、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P< 0.05 )。结果显示,COPD稳定期存在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以及细胞因子的异常,益气养阴法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2.5 痰浊瘀血证:用化痰活血法。刘小虹等[17]观察具有活血化痰功效的中药汤剂对痰瘀内阻型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随机将60例痰瘀内阻型且病情分级为Ⅰ~Ⅱ级的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长效茶碱(舒氟美)口服,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具有活血化痰功效的中药汤剂(药物组成:陈皮、法半夏、莱菔子、紫苏子、浙贝母、北杏仁、桃仁、茯苓、毛冬青、白芥子、甘草)结果显示,活血化痰中药配合长效茶碱能稳定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王胜全等以毛桃合剂(毛冬青、桃仁、枳实、厚朴)治疗COPD39例。结果:显效30例,好转7例。证明活血化瘀、行气消痰、降逆平喘中药对气机壅塞、痰浊蕴肺、血液瘀阻的COPD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3 中医COPD稳定期优势

中医治疗慢阻肺有优势:1、改善营养状况。健脾中药可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抑制氧自由基产生,阻断自由基对核基、蛋白质的影响,促进细胞对糖的利用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改善COPD患者的整体营养状况,增强呼吸肌功能,改善肺通气,降低由缺氧导致的一系列损害,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通过改善营养状况,也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了疾病反复发作。2、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药理研究证实,人参、黄芪、白术等药物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气体的抵抗力,促进蛋白质和核糖核酸合成等作用。 3、抗炎、解痉、止咳、祛痰作用。4、慢阻肺的发病机制表明TNF-α、IL-8的过度释放为其发病关键环节之一,故阻断TNF-α、IL-8的不恰当释放,将有助于病情的改善。采用补虚、化痰、逐瘀、解毒、通络等方法,通过中药多靶点、多途径作用于整个细胞因子网络,对其进行调控,从而达到间接降低TNF-α、IL-8的目的。这种作用不同于激素对细胞因子网络的全面抑制,也不同于细胞因子抑制剂的单一抑制作用,为中医药特有的优势。慢阻肺Ⅲ级、Ⅳ级稳定期患者,病深复杂,既有肺部的慢性炎症,又有肺外的全身不良效应,病变累计多脏,多脏同病,与西医吸入激素局部治疗比较,中医强调整体观,辨证论治,多脏同治,多靶位、多部位同时治疗。

4 慢阻肺稳定期中医治疗现状的不足

慢阻肺稳定期目前中医治疗的不足主要表现为:温补有余,解毒不足。众贤皆认为稳定期邪已去,当应补虚。但痰瘀热毒始终贯穿慢阻肺的整个病程,这与现代医学的“炎症”学说是相吻合的。

全国名中医李建生教授认为: COPD久病咳喘,痰生、气滞、瘀阻、化火、津伤、化燥。燥因邪生,邪因燥变,阴伤邪恋,久病络瘀。痰瘀热毒胶结,病邪更难解除。临床习用的健脾化痰、温肾纳气、理气化痰之品多辛温走窜,更易耗阴损津,以致化燥,热毒滋生。COPD急性发作期反复应用激素和抗生素,激素性似附子,大温大热,久用必伤津耗液,燥热滋生;抗生素为苦寒之品,苦寒伤津耗气,久用津枯热燥、元气衰败。痰湿、水饮、瘀血因燥热变得粘稠难出,堵塞气道、血脉。使病情变得复杂、难治。

综上,在临床应用中,医务工作者要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病因病机、既往治疗情况及患者的体质,正确辨证与治疗,发挥中医优势,发挥中药多脏同治,多靶点、多部位同时治疗作用特点,探索出一条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新思路、新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沈宁,蔡柏蔷,姚婉贞.支气管舒张剂联合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10):766―767

[3]邓伟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探索[J].上海医学,2004,12(12):879-881.

[4]董滟.中医治疗COPD稳定期的优势评析[J].中医药学刊,2004,22(1):155-156.

[5]徐锡鸿,李君,柴秀娟.补肺汤对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研究,1998,14(1):20-22

[6]陈斯宁,黄美杏,古立新,等.利金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35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2006, 27(4):369-370.

[7]要全保.慢阻肺从脾论治初探[J].中医研究,1999,12(6):4-6

[8]洪广祥.论呼吸肌疲劳、营养障碍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中医药通报,2006,5(2):4-6

[9]冯学祯,姚惠青.健脾补肺法结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36例临床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06,3(9):82-83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腰腿痛98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胸部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