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金龟子和杨雪毒蛾防治方法的研究

时间:2022-08-26 02:45:12

东方金龟子和杨雪毒蛾防治方法的研究

摘要:东方金龟子(简称金龟子)和杨雪娥是害食多种林木芽、叶重要害虫,尤其给孩杨、柳、榆树种更为严重,根据他的生活习性和危害规律,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可打到彻底消灭虫害的目的。

键词:两种;虫害;最佳;防治;方法

一、东方金龟子的习性危害规律

东方金龟子(简称金龟子)为鞘翅目金龟科林木食叶害虫,学名Maladtra orientalisM又名黑绒金龟子,黑小子,褐绒金龟子,分布于东北、华北和西北各省。除幼虫为害幼苗的根系外,主要是成虫为害落叶松、杨、柳、榆、苹果、梨等树种的芽包和叶面,是苗圃及杨柳新植林毁灭性害虫,轻者可造成苗圃或新植林缺苗断条,重者可将幼苗幼林全部吃毁报销。

金龟子体色可分黑、褐两种颜色,在辽宁省朝阳地区以黑色居多、褐色居少,成虫体长8-9mm,体背生有黑色或褐色绒毛,具光泽一年一代,成虫或蛹土中越冬、4月下旬左右开始出土寻食或藏伏在土中为害根茎芽苞,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发生为藏害期,交尾后6月中旬将卵产在10-20cm土内,6月下旬可见幼虫,7-8月初老熟幼虫入土化蛹。8月份开始羽化成虫并在土中越冬,当年不出土为害。东方金龟子为林木一大害虫,成虫喜食榆、杨、柳嫩芽及叶片。尤其在早春降雨后,常群集取食,在刮风或降雨、降温天气,则钻伏在新植林地根部或新播苗圃地幼苗根部,昼夜不间断啃食芽苞嫩苗,不易让人发现,为害轻者可使芽苞造成重伤,难以发芽成苗,重者可造成针叶树种幼苗连脖咬断,阔叶树种芽苞吃光,不能长成苗,该种虫害在辽宁省朝阳地区数量极多,2010年经在朝阳县太子、柳城、羊山和木头城子等乡镇新植杨树林地调查,平均每平方米最多达200余只,最少50余只,是杨树截干苗栽植的新植林地和苗圃多种育苗毁灭性虫害,金龟子为害方式多为偷食,特别是在刮风或阴天下雨和低温天气,很难看到它的活动踪影。其实,越是这种天气,它的为害性越严重,特别是用截干苗栽植的杨树新植林地,稍不留意,芽苞就会全部被啃食吃光,市区生命能力,如这时寻找经柜子活动为害场地,只要用手轻轻拔去新植林木或幼苗(苗圃)根部土壤,就会发现大量的金龟子曾在群集啃食待放的芽苞或嫩叶,为害状况十分猖獗。

二、最佳防治方法

防治金龟子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农药喷杀,土壤拌药触杀,苗眼灌药毒杀,人工捕杀,灯光诱杀,生物防治等不一而足,但这些防治方法不仅用药用工量大,而且还能造成土壤和环境污染,去防治效果都很差,因金龟子虫害分布分散,飞翔迁徙性强,成虫为害期间都单独潜藏在土中或草丛中,很难集中扑灭,只有雨后无风晴天才群集寻食或交尾,所以,根据经柜子这一生活习性和为害规律,采取树枝沾药诱杀,其效果极佳,不仅省药省工省资,不污染土壤和生态环境,更主要的是灭虫率高,较彻底,还可使翌年虫害明显减轻或不再发生。枝条沾药诱杀方法是在早春苗圃播种或造林完工后,在金龟子成虫出土为害初期,从已放绿叶杨树大树上割取一定数量的70cm左右长的树枝。把敌百虫用热水溶化后稀释30倍药液,随后将树枝蘸上药液,在新植林地或苗圃地每隔3-4m,插上一支,3-4天插一次,连插三次,就会引诱大量金龟子前来取食,可彻底消灭金龟子虫害。经2007、2008年在朝阳县柳城、大平房和6个国有林场采取这种插条法灭虫调查。第一次插枝,平均每枝诱杀金龟子250-300只;第二次插枝,诱杀50-70只;第三次插枝,诱杀5-10只。第三次最少,说明虫害数量已明显减少,害虫已基本被消灭,翌年采取同样方法防治,第一次插枝,平均每枝诱杀金龟子50-60只;第二次插枝,诱杀5-8只;第三次插枝仅诱杀1~2只,说明金龟子数量照前一年比已明显下降,如连续防治3-4年,即可基本彻底消灭这种虫害。树枝沾药法防治金龟子平均每百亩一次用敌百虫农药0.5kg就够了,每人每天可防治百亩,既不污染土壤和环境,而且防治效果极好。所以树枝沾药诱杀防治金龟子诱杀防治金龟子为最佳防治方法。

三、杨雪毒蛾的生活习性及为害规律特点

杨雪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昆虫是为害杨柳科林木重要食叶害虫,有名柳毒蛾,学名StiPnotiqcandida Standingey,与雪毒蛾(又名杨毒蛾)形态相似,这两种毒蛾成虫翅绢同为白色,成虫、幼虫及为害发生时间都很相似,经常同时发生。其外观特征杨雪毒蛾成虫触角主干有黑褐色与白色相间的斑纹。幼虫头部呈淡褐色,虫体黑色体毛较多,背部两侧各有一条黑色纵带,生有红色毛瘤,蛹黑色有白斑,这是两种毒蛾外观的主要区别。另外一个主要区别是杨雪毒蛾为害对象为杨、柳、榛、槭四种树种,为害特点是不下树,不分昼夜都停留在书上为害取食。杨雪毒蛾在辽宁省朝阳地区一年二代,以1-2龄幼虫在树皮缝、枯枝、残叶及石块下等处越冬,4月中旬开始上树取食为害树木幼芽、嫩叶,5月下旬幼虫老熟,在树干基部化蛹,蛹10天左右,6月上旬羽化成虫,交尾后在树干或叶片上产卵,百余粒左右,10天左右孵化成幼虫,7-8月间为第一代幼虫为害最严重期,常将整株或整片林木叶片吃光,8月初幼虫先后老熟化蛹,8月中旬出现成虫,随即交尾产卵。9月初第二代幼虫先后孵化,完成时代交替,二代幼虫只把叶片咬成白色透明斑点,为害期短,稍大后即下树寻找潜伏场所越冬。

在辽宁朝阳地区杨雪毒蛾分布面广,数量多,为害严重,而雪毒蛾则分布面小,数量少,为害较轻,主要原因是雪毒蛾天敌多,如喜鹊、大山雀、杜鹃等多种鸟类都是捕捉雪毒蛾幼虫的能手,造成这种虫害剧减,而杨雪毒蛾则用夜间上树偷食为害林木,天亮前下树潜藏,所以可躲避各种鸟类捕食,使其虫害大量发生蔓延,所以朝阳各地区每年的7-8月份经常看到成片杨树林分或公路两侧杨树绿化林带树木叶片的正式杨雪毒蛾为害的“杰作”。所以说,杨雪毒蛾是为害林木叶片的名符其实的“夜盗虫”,轻者可使部分林木树叶吃光,市区正常的光合作用,重者可将树叶全部吃光,造成林木枯梢枯干,连续两年林木即可死亡或为害后引发杨树溃疡和腐烂病,所以,雪毒蛾可称为杨树严重食叶害虫。

四、最佳防治方法

防治杨雪毒蛾方法很多,其中包括喷药毒杀,人工摘蛹卵,成虫羽化期灯光诱杀等,经实践证明,这些防治方法都不理想,主要是灭虫率低,只能起到有虫不成灾的目的,不能有效地控制翌年虫害的大发生。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树干涂环法或干茎喷洒药剂毒杀法,灭虫率可达99%,效果最佳。2009年夏季二十多个乡镇发生了大面积杨树雪毒蛾为害,为害初期(7月上旬),经采取4种方法(简称A、B、C、D)防治试验对比,10天后,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每块防治区各抽10株林木,检查防治效果,得出的结果是:A法即树冠药液喷杀法,经调查平均干基lm2处残积物仍潜伏存活幼虫13.6条。B法即干基出地面药液喷杀法,仍存活幼虫5.3条。C法即树干药剂涂环法和D法即干基喷撒药剂毒杀法分别为0.8条和2.1条,灭虫较撤底,防治效果良好,详见附表。

经过分析,不同方法防治杨雪毒蛾效果差异显著,其中C、D两种方法防治效果无明显差异,明显好于A、B两种防治方法,值得应用。

C法防治主要是用10倍机油兑1倍溴氰菊酯,虫害发生初期在树干基部涂1-1.3cm宽毒环,当幼虫上树为害时接触药环即可起到毒杀的作用。D法防治主要方法是在树干基部喷撒一定数量的20%可湿性乐果粉剂,当幼虫夜间上树为害时触及到农药,同样起到毒杀作用。采用A、B法防治杨雪毒蛾,其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往往树冠过高过大,药量喷撒不到位及虫害白天潜藏在树下,不能直接与药接触。另一个原因是虫害经常潜伏在石块,残积物下面,地面喷撒药液也不易直接喷撒在虫体上,所以,防治效果甚差。

五、结论

两种林木芽、叶害虫,根据生活习性和为害规律特点,分别对金龟子采取树枝沾药插枝诱杀法,对杨雪毒蛾,采取树干涂环法和干基喷撒乐果粉剂毒杀法,其效果甚佳,在这两种虫害多发区,指得应用和推广。

上一篇:浅谈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方法与对策 下一篇:扑向芦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