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套种大豆种植技术

时间:2022-08-26 01:04:08

玉米套种大豆种植技术

摘要:科技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种植技术也相应得到提高。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就目前农用土地的数量在不增加反而减少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来增加粮食产量,其中套种就是一种最佳的种植方式。本文主要探讨玉米套种大豆的种植方法,对套种情况下玉米和大豆的选种及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为进行套种的农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玉米;大豆;套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S565.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6.008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对农作物的需求量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对大豆和玉米等粮油两用作物的需求。科技的发展使得套种技术广泛推行,套种技术使土地得到了最大化利用,提高了套种两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玉米套种大豆模式可以使玉米和大豆充分利用阳光、温度、空间,扩大了根系的吸收能力,提高能量和土地的利用率,同时还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提高总收益。玉米和大豆两种作物需要养分的差异性能使土地利用和养护结合,高玉米和矮大豆的搭配可以实现互补和优势补偿,能达到提高单位产量的目的。

1玉米与大豆套种原理

玉米和大豆套种主要是采用不同作物相间种植的原理,垄台种植大豆,垄沟种植玉米。套种与传统的单种不同,套种可以节省土地,使土地Y源达到最大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产量和效益。在玉米和大豆套种的模式中,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通常大豆是玉米的一倍,两垄大豆一垄玉米,这样能充分保证大豆和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2种植环境的选择

玉米和大豆都比较喜欢日照和适宜的温度,因此,种植地要选择阳光充足、水源充沛、温度适宜、土壤肥沃的地区。

3种植品种选择

玉米套种大豆,在种植品种的选择上,无论玉米还是大豆都要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玉米的产量与地区的生产条件有很大关系,只要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玉米增产的潜力就非常大。玉米要选择生长期长的品种,这样能促进优良品种生产潜力的发挥。平原地区适宜选择晚熟品种,低洼地区适宜选择早熟品种,岗地适宜选择生长期长且中熟或晚熟的品种。

4适时播种

在种植前要对玉米和大豆的种子进行晒种、催芽处理,主要是为种植后的幼苗出苗齐全打基础。播种方法一般选用抗旱凹式播种法,主要是提高幼苗的除草效果,保证幼苗出苗齐全。播种施肥后,要利用播种机在苗带上压出一条凹槽,凹槽宽约19厘米,深3厘米。播种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过早会导致作物开花期受低温影响,播种过晚容易使作物收获期在雨量多的季节,影响收获。

5合理密植

玉米套种大豆一般情况下是玉米要密植,大豆要稀植,玉米的种植标准大概为小行距30厘米,植株与植株之间的距离为14厘米左右,大行距是140厘米左右,一亩地的平均植株数大概为4950株。在玉米的大行间种植两行大豆,行距大概为30厘米,玉米与大豆的行距大概为50厘米,每亩地种植大豆大概11000株。玉米以宽行和窄行种植为主,以1.2米开墒,宽行为0.88米,窄行为0.32米。根据地块的实际情况,每亩种植玉米4500株左右,套种的大豆种在玉米宽行内,株距大概0.5米。一般4年左右进行一次深入松地,一年轮换一次种植茬。轮换种植主要是提高前茬作物肥料的利用率,减少病虫害的侵害,提高土壤的保护性能,降低农机作业成本。

6田间管理

6.1施肥

玉米无论是种植还是套种大豆,要提高产量就需适时施肥。种植中基肥的施加是保证玉米幼苗期和开花期营养的最基本需求,基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氮肥、磷肥和钾肥等。正常情况下,玉米套种大豆是基肥每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玉米施三元肥30公斤,大豆施三元肥12公斤。追肥是在玉米定苗后每亩施尿素10公斤,10片叶期施尿素17公斤;大豆一般是在开花期施尿素4公斤。

6.2除草

除草可以帮助玉米和大豆根系呼吸新鲜的空气,帮助土壤改善通风条件。一般在幼苗期使用锄头进行除草,主要是浅除,同时要选择对玉米和大豆都安全、效果好的除草剂,这样可以在播种后出苗前彻底消除杂草与幼苗争抢养分。还可以利用人工除草,主要目的是除掉一些杂草,防止杂草与玉米、大豆抢营养。

6.3浇水

浇水是玉米和大豆正常生长的需要。在玉米和大豆的开花期进行浇水是玉米套种大豆高产的关键。在开花期进行浇水可以满足玉米和大豆对水分的需求,利于玉米和大豆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6.4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玉米、大豆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对于玉米套种大豆的病虫害防治主要是防治地下害虫及地上害虫。在玉米和大豆播种后要及时浇水,以保证出苗齐全,对于玉米螟的防治主要是出苗后3天,选用农药进行防治,在出苗后30天,每亩施加20公斤左右的尿素提苗生长,同时进行出苗后的第一次浇水,除草主要选择对玉米和大豆都安全的药剂进行喷洒。旱季要特别注意玉米蚜虫的侵害,一旦发现玉米蚜虫要及时施加对应农药。防治玉米黑穗病主要是对玉米种子进行相应农药包衣。对大豆侵害比较严重的害虫主要有食心虫、蚜虫。食心虫可以用敌敌畏熏蒸,也可以用农药进行喷洒;蚜虫可以用氧化乐果乳油等进行喷洒防治。对于大豆,可适量补充微量元素,以增加其抵抗病毒的能力。

7结语

我国农业在不断发展,农业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加大推广力度,玉米套种大豆的技术也越来越完善。一些地区玉米套种大豆的成果在种植过程中不断创新,已研究出更先进的玉米大豆套种高产栽培技术。土地的合理应用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只有在现有的土地上种植更多农作物,提高产量,才能为农民带来更多利益,达到改善农民生活,发展农业经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文钰.发展玉米套种大豆 确保旱年减灾增收[J].大豆科技,2010,(03).

[2]雍太文,杨文钰,向达兵,张亚飞,徐礼华.玉/豆套作模式下玉米播期与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2009,(03).

上一篇:红岭矿在创新中提高物资供管水平 下一篇:关于干部人事档案集中管理发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