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企业与张家口旅游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战略思考

时间:2022-08-26 11:30:02

文化企业与张家口旅游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战略思考

摘 要:在文化日益发展和繁荣的社会环境下,文化产业发展始终与文化企业有着紧密的紧密关系。旅游文化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文化企业的创意和打造,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文化企业是在借助旅游产业突出旅游的文化意义创造和推广,从而实现双赢,张家口旅游文化一方面要重视文化企业的集群开发,立体打造具有文化创意、品牌塑造、形象宣传特点的文化企业,让这些企业服务于文化旅游产业,从而实现双赢。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产业联动

张家口市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地域文化和人文文化,为将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该市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路,认真做好文化企业建设和文化产业有效对接工作,并且在政策环境、资源整合、整体谋划、合理推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初步形成了以阳原泥河湾、张北元中都、桥西大境门、涿鹿黄帝城、怀来鸡鸣驿等诸多珍贵历史遗存为资源基地,整合蔚县剪纸、康保东路二人台、以及一大批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张北草原音乐节、涿鹿“三祖文化”;蔚县剪纸文化艺术节、崇礼滑雪节、宣化葡萄酒节等文化艺术品牌,截至到目前,张家口市已经谋划完成了150多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其中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就有17个,正式实施的建设项目已经达到了65个。整个张家口市的文化产业总投资达1041亿元。

一、文化企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基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张家口市作为后开放时代区域,自然与前期开放的城市有着一定的发展距离,但是张家口区位优势是任何一个城市无法替代的,这就为张家口的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旅游文化作为第三产业的新兴力量,伴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人们消费意识的转换,逐渐显现出各种文化要素联合发展的必要性。文化企业在改革之后不得不寻找新的突围路径,而旅游文化资源也需要有一个让人们知晓和认知的出口,这样的现实环境恰恰为文化企业与旅游资源的联合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因此,文化企业当仁不让地主动接近文化资源,以寻找到最佳的契合点和获益点,凭借其雄厚的资金、人才、宣传、创意等优势融入旅游文化产业的建设争当中,在双方结合的过程中,使旅游资源成为文化企业实现效益增长的依托,而文化资源通过文化企业的运作提高知名度,进而使一个自身无法获得效益的文化资源转化成能够实现效益的旅游景点。文化企业与旅游资源的相互融合,能够促进共同发展,这是由文化深层次的经济和社会原因所决定的。

1.旅游资源需要解决三个问题才能催生效益。

第一是解决好对媒介的依赖性。旅游文化产业是以满足消费者文化精神层次的需求来获取最大的效益,这就决定了旅游资源属于隐性的经济形态,所以,旅游资源必须依靠文化企业的策划。创意、包装以及推广和宣传才能增强吸引力和受众率,进而拉升旅游对象的兴趣点,也即是说要善于借助文化企业这个载体将旅游资源的内涵外现化、有形化,例如:河北蔚县的民间艺术《打树花》,这是一个纯歌舞类节目,文艺工作者通过长达一个半小时歌舞节目《代国情》的打造,将古代蔚县在代国时期的民俗民风得以展示,歌颂了蔚县人民勤劳善良、忠诚爱国的风尚,增强了旅游者对蔚县历史文化、人文历史的了解。通过文化公司的运作,蔚县不仅形成以剪纸为主轴,同时串联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暖泉古镇的各种旅游资源、古代县衙以及现代旅游景区小五台山和空中草原度假村等旅游文化资源,利用文化企业的优势开展旅游品牌打造、推广和宣传,结合各种文化艺术互动将旅游文化产业推向全国市场,据蔚县旅游部门统计的数字显示,仅2012年一年,蔚县通过文化企业运作,吸引旅客33万人次,蔚县的剪纸年创产值1.3亿多元。整个蔚县的旅游收入占到了30%。

第二是要解决好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问题。对于一个文化消费者来说,无论休闲娱乐的满足感还是观赏景观的愉悦感,这些因素都关系着人的消费理念,因此,作为文化企业要认真考虑文化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取向,用满足消费者兴趣的文化,提升文化资源的品位以及服务性,实践已经证明,一个好的旅游产品只要符合消费者的心里需求,自然会受到旅游消费者的欢迎,同时通过人际间的宣传和推广,让产品更具有吸引力和消费性。因此,文化企业是旅游产品的设计者和建设者,要重视产品的文化性和人文性,认真打造符合消费者心里的旅游文化产品,才是文化企业实现效益的正途。例如张家口盛景河山文化传媒公司与首都连环画博物馆合作积极开发张家口旅游产品,开发了以涿鹿三祖文化为原型的大型动漫连续剧《三祖传奇》,这个项目已经全部完成,张家口古钱文化发展公司在开发产品时,把握张家口文化底蕴,独具特色地开发了《中国古钱五十珍》礼品,成为旅游者青睐的纪念佳品。此外该公司开发的《中华合符坛》《熔古铸今》等系列反映张家口旅游文化的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和喜爱。

第三是要解决好产业领域的综合性问题。旅游产业属于覆盖范围较广的综合性产业,其中的“吃、住、行、游、购、娱”显现出了旅游文化的特点,涉及到了一、二和第三产业的多个领域,这也决定了旅游文化交叉性和重叠性。旅游产业的价值在于其内在的文化性,因此文化就成为了旅游的灵魂,不管哪一个旅游资源如果缺失了文化,那么不管是景点,还是纪念性产品自然不会拥有发展的生命力。旅游产业要想有一个持续的发展动力,就离不开文化内涵和品位的打造和提升。文化企业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承担着塑造、传播和传承的责任,如果拥有一个好的旅游资源,文化企业就拥有了发挥其功能的平台,加快旅游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从而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企业的优势互补,相互之间在发展中能够为彼此提供强大的后劲。我们可以认为,旅游如果失去了文化的赋予,那么就会缺光少彩,根本不会引起旅游消费者的关注和支持。仅有文化而缺少旅游资源的支撑,那么文化就不会产生出新的活力。

二、文化企业与旅游产业联动发展要遵循的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市场导向决定文化企业发展的方向,因此,文化企业一定要在开发旅游产业或者旅游产品之前要对旅游资源进行详尽的调查和研究,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优势结合企业自身实确定与市场有效对接的对策,要争取国家或者政府对文化产业支持的政策,在资金、信息人才等方面寻求一系列支持,从而实现文化企业与旅游资源开发的有效联动。

2.文化企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性原则。文化企业不能闭门造车,应该打开山门寻找更多的突破,要充分吸纳文化要素加入到旅游文产业的建设当中来,通过吸引外资和融资的形式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打造上进行合理投入,形成互动联合体,文化企业要协调和依靠各种力量介入到品牌建设中,使旅游产业形成联动发展的格局。文化企业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具有针对性的活动,如举办文化论坛、摄影采风、项目交易会、投资洽谈会等形式,积极推进旅游资源与文化企业的互动,让文化企业形成优势互补、市场共享的局面。

3.坚持效益统一原则。任何企业都与经济效益是相联系的,文化旅游产业也是如此,因此,作为文化企业要认真对待每一个项目建设和受益个体,对各个参与建设的文化企业要有明确的受益分配原则和目标,同时要作出年度发展计划,按期完成项目建设和产品开发等。

三、文化企业与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对策

旅游产业要想发展不能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去拓展市场,而是要依托文化企业的人才优势做好有效的互动,才能是旅游资源发挥出较好的效益。因此要建立文化企业与旅游资源的互动合作机制,建立与国家政府以及地方机构的协调合作机构,让互动成为旅游产业做强做大的基础。

1.打造文化企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的复合型产业链。文化企业要依托旅游风景名胜区来吸引客源,就需要文化企业充分拓展旅游资源的文化元素,并且要集中优势力量在开拓文化市场,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上下功夫,让旅游产业链条得以延伸。在文化企业内部要积极强化文艺形式的旅游文化展示,邀请国内外著名作家、文艺家、摄影家、美术家来采风或者举办活动,通过文化的形式塑造旅游文化品牌,要积极利用文化企业的优势出版与旅游相关的书籍,强化旅游资源和文化企业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形成文化企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的格局。

2.积极引进先进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文化企业具有国家政策掌握全面,文化信息先知先觉的能力,因此要结合旅游文化是,大力改进传统的产品开发模式。例如张北中都草原度假村,在每年的草原音乐节开始后,旅游者来自全国各地就能在这享受具有草原风情的文化娱乐活动,骑马驰聘、骆驼观景、影视拍摄、工艺美术品制作等,这些活动均已经转化为了旅游产品,在“旅游资源+创意文化+科技”的新型模式下更具有吸引力,推动了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

3.打造旅游品牌,走联合化和品牌化道路旅游文化产业路子。旅游品牌的塑造和宣传推广十分重要,在文化企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联动上,文化企业要主动出击,多方合作,注重地方特色文化的开发与弘扬,用创新的理念、精巧的布局去发展文化旅游项目,并且要有发展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文化企业要主动与政府合作寻求支持,在品牌的打造上要注重文化特色的独特性,旅游品牌的精品型,服务质量的高端性,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享受文化带来的愉悦。

参考文献:

[1]石德望.对中西部地区发展民间文化产业的认识[J].新西部,2007(20):25.

[2]罗奕.产业融合理论及其经济效果[J].时代经贸,2007(61).

[3]袁朝阳. 文化资源跨越式开发的原则——以旅游开发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08(2):63.

[4]康小明,向勇.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1.

本文位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文化与旅游融合研究》成果论文,项目编号HB13JL059。

上一篇:初探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 下一篇:小城镇建设的问题与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