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创新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时间:2022-08-26 10:50:00

浅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创新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粉笔+黑板”的方式,在教室配置一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视频展示台、计算机、数字投影仪、VCD或DVD、功率放大器、音箱、话筒、无线接受器、大屏幕等),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集画面、声像、视频于一体,实现图文并茂、声画并举,甚至模拟现实创设课堂教学情景。课堂信息技术运用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文字或简单挂图呈现教学信息的形势转变为多媒体形式,从而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呈现教学信息过于抽象的问题,而以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虚拟情景,把抽象的信息内容转变为具体的形式再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实现轻松愉快地学习。下面就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粗浅认识列举一二,以飨读者。

一、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往往与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卢梭亦如是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研究学问的方法。”如此看来,要取得理想成绩,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欲罢不能的求知欲,自觉自主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以指导学生写“美丽的植物世界”为例。当学生观察了教室里窗台上摆放的花草后,教师很自然地用一句过渡句:“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植物,不信大家来看这儿!”笔者打开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无数种植物。学生顿时眼前一亮,面对一束束花、一丛丛草,教室里沸腾了:“啊!我们的家园竟然有如此多的花草!”,“太有趣了!”教师紧接着问:“想不想把看到的写出来给大家作个介绍?”“想!”学生的表现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这时笔者因势利导:“请大家按老师刚才讲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然后选一种各自最喜欢、最熟悉的花草写出来。”鲜明生动、声情并茂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学生想写的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出自古今中外名家之手的经典著作,是用来提高学生鉴赏水平、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极好材料。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生动、和谐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积极主动地学习。

例如,笔者在教学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这篇文章时,先用大屏幕展示一幅文章中描写的“空中楼阁”画面,配合山水音响,让学生通过丰富的视听感受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一个诗情画意的山水环境。至此,水到渠成,配音朗诵《我的空中楼阁》课文内容,学生通过看画面、听朗诵,已对课文内容略知一二,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反复熟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那么,作者笔下的丰富意境以及所要表达的涵义学生就了然于心了。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启发学生由眼前的景象,联系生活想象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加深对眼前事物的认识,丰富观察的感受。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是作者散文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将描写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景物之美,并借月夜荷塘的美景来抒怀。它立意含蓄,意境幽深,节奏和谐,语言精炼,想象丰富,结构严谨。其中文眼的确立、线索的安排、情景的交融、比喻和通感的运用以及从独特意境的描绘中反映出作者的思想矛盾等等,都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在教学中怎样能让学生感受到超然的意境之美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作了如下设计:开头设计的是动画的图片,目的是把学生引入荷塘月色的意境。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很难让学生体会文学作品的意境,也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难以进入状态,这就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荷塘月色》课件一开头,随着《春江花月夜》柔和的乐韵,荷叶荷花渐渐变暗。天黑了,一轮圆月冉冉升起。看着荷塘上如水的月光,仿佛思绪已在荷塘月色中漫步……学生进入了意境,接着介绍作者在那血雨腥风中的内心感受,把学生的心由舒缓引向紧张。重点分析时,再次进入作品那“月下荷塘”、“塘上月色”的优美意境,听着那抑扬顿挫的朗诵,感受着大自然的恬静和幽雅,更感受到朱自清想逃避现实而最终无法逃避的无奈。情感上的或喜或悲,心理上的或舒缓或紧张,形成了课堂情绪的起伏,最后用与开头相呼应的意境幻灯图结尾,节奏美自然显现。

四、运用信息技术,将大大提高语文复习课的有效性

随着先进的信息技术给教育的现代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革新,积极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将大大提高语文复习课的有效性。因为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容量大、立体感强等诸多优点,它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丰富的教学内容,丰富课堂信息,增加课堂的容量;它还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习的主动性。进入复习阶段后(尤其是高三备考阶段),学生进行套题训练,内容多、信息全,如果单凭教师古老的讲解分析,往往事倍功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可以把一份卷子的各类题型投影到屏幕,学生一目了然,教师讲解也相当轻松。

最后,在语文学科运用信息技术的实践中,我们要明白:多媒体技术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但它终归是一种提高语文能力的辅教学手段,只是为学科课程服务。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让它凌驾于语文学科之上,要看到它的优势与不足,让它与语文学科相得益彰、有机融合,互为一体,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该论文系甘肃省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规划课题《课程改革与创新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DX〔2011〕GHB12

(魏健康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大城学校743000)

上一篇:演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下一篇:浅谈自主性学习的活力作用